過了一陣,對麵出來一隊人,手裏拿著白旗,帶著擔架,向這邊搖旗示意。
軍官們觀察了一陣,說他們要來抬屍首,讓戰士們不要開槍。
所有人把槍口收了起來。軍官示意對方過來。過了一陣兒,陣地前的屍首全部被清理幹淨了。戰場又恢複了寧靜。
此後兩天沒有什麼動靜。敵軍左冀被突破了。
中路的一些製高點立刻就暴露在中華軍的炮火之下。有很多火力點被撤消,大軍立刻搶占了這些山崗。
敵軍的防線全線崩潰,大軍發動了總攻,坦克,大炮輪番攻擊,步兵也在坦克大炮的掩護下往前快速推進,敵人土崩瓦解。
崩潰後的敵人已經沒有了抵抗意誌,當中華國的軍隊衝到跟前的時候,很多人都繳槍投降了。
也有一些暗藏的火力點拒不投降,打傷了很多衝鋒中的戰士。這些火力點很快被炸藥包送上了天。
清除完所有的火力點之後,剩下的事就是抓俘虜了。這次戰役共抓了有六千多俘虜,。
事後統計,共打死四千多人,抓了六千多的俘虜,還有近萬人的部隊放棄陣地逃走了。
此仗過後,這一帶就再也沒有大的據點了。剩下的就是周圍的土匪和天齊國留下的倉庫,軍火庫等據點。
大軍一方麵追擊殘敵,留下兩個團去掃清周圍據點。一方麵向大本營報告戰況。
聖主黃明收到戰況很是高興,帶著手下眾將還特意到這條路上轉了一圈。
回到大本營後就召開了會議,決定大力整修這個方向的橋梁道路,並在各個關卡修建鋼筋水泥的軍事設施,加強防禦。
以這個方麵的公路為主要運輸線,向前線運送作戰物資。
然後把命令送到了大軍,命令主力部隊繼續進攻,到前方與中路彙合,留下兩個團肅清周圍殘敵,並協助隨後趕到的工兵部隊六千人做好道路修整工作。並保衛物資運輸線的暢通無阻。
大軍在接到命令後立刻行動,清剿周圍敵人的殘餘據點。
這些倉庫的守衛人員並不多,有的一個排,有的一個連,最多的是一個營。半個月後,周圍山區的據點大致清理完畢,隻有兩個最大的據點還在負隅頑抗。一個是鷹嘴山倉庫,主要是糧食,還有些軍火。駐有一個營。一個是牛肥山油庫,駐有一個連。
鷹嘴山倉庫還要好打一些,隻要不要軍火了,打一陣炮就可以拿下,不過那裏地勢險要,把關口一紮,沒有路可以上去,倉庫旁有一條狹窄的山穀,有一條溪流正好從山穀流過,軍隊在裏麵住上一百年都沒問題。
所以駐守在那裏的一個營據險而守,拒不投降,還同周圍的土匪聲氣相通,相約要消滅大軍。
另一個據點油庫不太好打。
它的地勢也不是特別險要,但也易守難攻,有兩條路可以進出油庫。
關鍵是打油庫不能用炮。而且守油庫的連長口口聲聲要與油庫同歸於盡,幾次勸其投降他都拒不答應。所以油庫一直也沒能拿下來。
兩個團長一商量,認為如果先打油庫,旁邊還有一個糧庫在撐著,油庫說不定會發生什麼事。
打了糧庫之後,油庫隻剩一個孤零零的據點,就有可能性迫其投降了。
於是決定派了兩個營封住油庫的出口,逐步壓縮其生存環境,壓縮封鎖他的水源,食物等各方麵的來源,待拿下倉庫後,再想辦法拿下油庫。
然後集中兵力,主要去攻打倉庫。
用一個營帶了二門大炮沿倉庫門前的隘口擺下了陣勢,守倉庫的所有兵力都被吸引到關口方向堅守陣地。
這個營一時半會兒也攻不進去,就時不時朝關口打幾槍,有時還會派幾十人做出進攻態勢。不過也沒真進攻。通常是打到一半又都撤了下去,一個人也沒受傷。
兩個方麵的人都無法進取,但也不敢鬆懈。隻要稍有鬆懈,被人鑽了空子,就會被人消滅。
於是兩軍就一直這樣對恃著。
先派了一個偵察連翻山越嶺找到了倉庫旁邊的狹窄山穀,架設好重機槍陣地和迫擊炮陣地。
過了一陣,就看到有一隊人挑著水桶到溪邊取水。隨著一聲命令,幾發迫擊炮彈落入了人群,有的在溪中炸響了,激起衝天的水柱。
沒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