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野

視野

《洛杉磯時報》Los Angeles Times

2013.04.08

美國日報業利潤十年來首次實現正增長

據美國新聞報紙協會(NAA)發布的數據,由於越來越多的消費者習慣通過電腦、平板電腦和手機閱讀新聞,借助電子發行,2012年新聞日報行業發行利潤達到104億美元,比上一年同期增長5%,自2003年以來首次實現正增長。報紙行業總利潤386億美元,相比2011年的395億美元仍略有下降。總廣告收入比去年同期縮水6%,進賬189億美元。數字和移動平台的廣告利潤增至34億美元,增幅5%;移動平台更實現翻倍收入;傳統印刷廣告利潤則下跌9%。數據顯示,傳統印刷廣告和發行利潤在報紙整體營收中的比重正在降低,傳媒新時代的商業模式業已初具規模。

《華盛頓郵報》The Washington Post

2013.04.08

推特虛假粉絲泛濫

來自意大利安全研究機構的報告顯示,市場上仍有數十家出售推特(Twitter)虛假賬戶和虛假轉發的服務。虛假粉絲通常被打包成1000個至100萬個對外出售,1000個虛假粉絲的平均售價為18美元。研究人員預計現在最多存在2000萬虛假粉絲賬號,在2.88億推特活動用戶中占據7%。一名服務商透露,他們編寫的軟件可以在5天內製造最多10萬個新賬號。推特公司已經采取措施治理虛假賬戶和垃圾轉發,如使用驗證碼確保用戶的真實性等。但與Facebook強調一個用戶隻能綁定一個賬號不同,推特允許每個用戶同時擁有多個賬號,且不需要通過有效郵箱驗證。公司發言人表示,他們會盡力嚐試打擊虛假內容,但目前看困難很大。

《綜藝》Variety

2013.04.08

MipTV上的跨國美劇新風潮

眾多新劇日前亮相戛納春季電視節(MipTV)。美劇方麵,國際化表現明顯,不少新劇為跨國之作。《犯罪心理》劇集總監艾德·伯內羅帶來德法聯合製作的新劇《越界》(Crossing Lines),演員陣容包括曾出演《越獄》的威廉·菲德內爾和《冰與火之歌》裏的湯姆·拉斯齊哈,該劇將在NBC播出並由索尼電視網麵向全球發行。AMC正式預定的《冬日斜陽》(Low Winter Sun)為荷蘭製片公司出品,改編自同名英劇,劇中扮演美國警察的是曾出演《行屍走肉》的英國演員馬克·斯特朗和萊尼·詹姆斯。另一檔由BBC發行的新劇《達·芬奇的魔鬼》(Da Vinci's Demons),主演湯姆·瑞雷等均來自英國。

《娛樂周刊》Entertainment Weekly

2013.04.04

“偉大的電影戰士”——沃納·赫爾佐格評羅傑·伊伯特

美國著名影評家、曆史上第一位獲得普利策獎的影評人羅傑·伊伯特(Roger Ebert)4月初在芝加哥病逝,享年70歲。伊伯特46年來筆耕不輟,除平麵媒體外,他的品牌在電視、互聯網上亦有深遠的影響力。而他與導演之間亦師亦友的關係一直是電影界的佳話。德國導演沃納·赫爾佐格曾在2007年的奧斯卡獲獎紀錄片《在世界盡頭相遇》中特別注明“獻給伊伯特”。伊伯特去世後,赫爾佐格盛讚他為“偉大的電影戰士”——“而且是一位多年來傷痕累累的戰士。他一直堅守在最前線的哨崗上,即便那塊戰地已經被多數人遺忘……羅傑雖然離開了我們,他的衣缽將被我們繼承下去,我也將繼續堅守這一陣地。”

這20年大家怎麼還就堅持下來了呢?能夠把中國電影推動到今天這麼繁榮?我覺得隻有一個理由,那就是這幫傻子太愛電影了!太迷戀電影了!電影的魅力太大了!”

導演協會表彰大會現場馮小剛的發言。

“曾經有前輩對我說,賺錢是你的事,出名是你的事,如果用你的能力去幫助行業和社會,你的形象才會超越金錢和成就。”

第32屆香港電影金像獎終身成就獎得主吳思遠鼓勵年輕一代電影人。

“《中國好聲音》第二季將采取措施減少廣告插播,讓觀眾看得更帶勁。”

浙江衛視營銷中心副主任張曉輝。

“在未來3到5年裏,中國上映的電影可能衝擊3億到5億美元,和現在完全不可同日而語。”

華誼兄弟傳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中軍在博鼇“文化分會”論壇上表示,國產片單片票房依然有很大空間。

“無論是商業片還是藝術片,為什麼創作,為誰創作,拍電影給誰看都是先要考慮的,但這個市場又應當細分,針對不同的群落進行不同的營銷。”

導演高群書認為“創作與銷售是一根繩子上的螞蚱”,不應該對立起來。

“從21世紀開始,短短十年間,中國忽然間成了世界第二大電影市場,濃縮了美國電影一百年的經驗。美國現在9000人擁有一個電影院,中國22萬人有一個電影院,這個市場增長空間大得不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