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4章 有信念的孩子有動力(1 / 1)

信念是一種力量,信念也是一種堅持。如果你的孩子擁有堅強的信念,在成長的道路上,即使遇見困難,即使遇見挑戰,他也可以用良好的心態去麵對,獲得最後的成功。

在麵臨失敗或者遭遇挫折時,堅定的信念能給人以力量。信念,作為一種強大的精神動力,一旦建立起來,能夠影響孩子一生。多多給孩子鼓勵,可以讓孩子進一步樹立自信,幫助孩子在一次又一次的考驗中走向成功。

什麼是“信念”?這是一個人在還沒有成功時,對未來的一種美好願景。每個成功的人,在沒有走到這一步時,都應該有這麼一種向往。否則,連願望都沒有的話,成功怎麼光顧於他?

羅傑·羅爾斯是紐約曆史上第一位黑人州長。在就職會上,他僅提到了一個人們從沒有聽過的名字——皮爾·保羅。原來保羅是他的小學校長。在美國盛行嬉皮士文化的時代,當保羅走進羅爾斯的那所小學時,他驚訝地發現這裏的學生比“迷惘的一代”還要無所事事,他們整天都不學習,而是無休止地曠課、打架。當羅爾斯頑皮地從窗台上跳下來時,保羅迎上去對他說:“我一看你的小拇指就知道,將來你一定會當州長。”小羅爾斯大吃一驚,但是他卻記下了這句話。從那天起,“州長”這兩個字就像一麵旗幟鼓舞著小羅爾斯。他的生活也因此而改變:衣服不再滿是泥土,嘴裏不再夾雜汙言穢語。在他51歲那年,羅爾斯真的成了一名州長。在他的就職演說中,有這樣一句話:“信念是不值錢的,它有時甚至是一個善意的欺騙,然而你一旦堅持下去,它就會迅速升值。”

有一位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從小就常跟著爺爺去票友會玩,也無師自通學會了幾句。可是他有個不好的習慣,那就是喜歡在課堂上用京劇的道白怪聲怪氣念,讓小朋友發笑。雖然老師曾經批評教育過,可是他從來都沒放在心上。直到有一天,一個非常偶然的機會,爺爺聽到了他在課堂上搗亂的情況,爺爺說:“雖然你是在搗亂,可是認真一聽,你說的還真像那麼回事呢,你要是認真練,說不定是個名角呢。”爺爺的這一番話,打動了這個男孩,從此他開始認真練習京劇唱段。慢慢地,他的表演越來越好,老師也發現了這個變化,開始表揚他。他在老師的激勵下,更加認真地請教老師,認真練習。直到有一天,他發覺自己已經愛上了京劇這門藝術。他明白了自己的發展方向,一舉考入專門的戲曲學校成為一名京劇表演藝術家,後來在藝術的道路上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爺爺隨口的一句讚揚,老師的一次表揚,對孩子的影響是很大的。所以家長要給孩子一個信念,給孩子描畫一個美好的明天,繼而鼓勵他去奮鬥,實現自己的願景。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提出:“當一個人在少年時,就應該給他展示整個世界、整個人生的前景。”信念必須從小一點點培養,一點點樹立。家長應該給孩子一個執著的信念,讓他們相信自己能成功。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孩子正確信念的形成要靠家長的正確引導。家長一定要有信念,沒有信念,就沒有做好養育孩子的準備。值得注意的是,家長不要過度迷信那些崇高的理想,尤其是不要讓那些豪言壯語在孩子的意識中變成響亮卻空洞的辭藻,更不要使它們由於一再重複而變得黯然失色。家長對孩子進行信念培養時,切忌空洞的說教,而要從生活的細節之處培養孩子的信念。我們可以通過生活的細枝末節去對孩子進行信念教育,比如:閱讀、看電影,可以使孩子從中吸取精華,強化人生信念,保持積極進取的人生觀。此外,還可以引導孩子大膽地多方麵參與社會實踐,從成功的經驗中學得信念。

有一位聲樂老師,她有一個非常著名的工作室,每年許多學齡兒童由家長帶著慕名而來,找這位老師學習聲樂。原因就在於,這個老師啟蒙的許多孩子都順利進入歌舞團,把唱歌當作了終身職業,也有許多孩子獲得歌唱大賽大獎,還有一些成為了真正的歌唱家。那麼這個老師有什麼秘訣呢?原來她的秘訣就是不停讚揚孩子,誇獎孩子,每個孩子唱完一首歌,她都要從做得好的一方麵說起:“你的最後一句高音,真漂亮!把大家都帶入了青山流水的意境中了,要是你的前麵部分,音準再精確一些就好了,再練習一下,你就可以完全把握這首曲子了!你站得真好看,要是頭再抬高一點,就更神氣了。”柔和親切的對話,溫暖可人的笑容,給孩子無限的信心和勇氣。孩子們在這樣的氛圍下學習,自然是越學越好,越學越輕鬆。

有了正確的信念,就不會走偏;有了正確的信念,孩子自然會去努力;有了正確的信念,就一定會到達目的地。

在一個人的成長過程中,時時需要信念支撐。信念決定一個人走什麼樣的路。孩子有什麼樣的信念,父母起著巨大的作用。一旦信念確立,以後走什麼樣的路則基本可以預測。路是靠自己走出來的,未來的一切靠自己去完成,任何人替代不了。父母要做的就是給孩子一個信念,隻要孩子有了正確的信念,就更容易走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