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9章 偏食與厭食症(2 / 2)

(2)嬰兒期應及時添加輔食,嚴格遵守逐漸添加的原則,從少到多,由稀到稠,由細到粗,由一種到多種,促進消化功能發育。

(3)合理的食物構成,食物的成分包括三大營養物質,維生素、微量元素、膳食纖維等。其構成要符合不同階段小兒的生理需要,與小兒消化功能相適應。

(4)培養良好的飲食習慣,做到定時進食,不挑食,不偏食,不吃零食,進食時細嚼慢咽,專心致誌。

(5)提高進食的興趣,可通過改善烹調方法,多人一起進食,讓小兒認識食物的重要作用,從鼓勵和教導中培養小兒進食的興趣,不一味遷就或強迫孩子進食。

4.一般治療

科學喂養、飲食調整、精神鼓勵、合理用藥。

(1)尋找原因,治療原發病:對於疾病引起食欲減退,不應單憑增加食欲,而應該以治療疾病為主要目的。疾病治好了,食欲也就恢複了。

(2)糾正不良的飲食習慣:定時、定量給孩子進食,減少兩餐間的零食、飲料等。增加膳食烹調品種和花樣,刺激孩子增加食欲。應注意葷素搭配,並以清淡食物為主(如米、麵、蛋、奶、蔬菜等),脂肪食品為輔。過於油膩食物會影響消化功能。養成不挑食、不偏食、吃得雜、吃得全的習慣。

(3)增加運動:增加運動可以促進胃排空,增強對食物的消化。吃飯時,要為孩子營造一個和諧氛圍,保持精神舒暢。既不要在飯桌上嘮嘮叨叨,訓斥、批評以致打罵孩子,也不要逗孩子過分說笑。

5.心理治療

主要通過表揚、鼓勵、疏導、教育,讓小兒認識厭食行為的錯誤,並自覺克服厭食行為。

(1)行為療法:即“饑餓療法”。根據行為矯正法的原理,消除小兒厭食行為,小兒不吃飯或不好好吃飯時,給予冷落,不滿足其任何要求,不哄喂,不給零食,待其饑餓時自然要求進食,而當其進食有一點點進步時,就要及時給予表揚和鼓勵,並根據情況逐步提出要求,慢慢養成按時進食的良好習慣。

(2)支持治療:主要是通過疏導教育等(比如通過卡片的識讀等),幫助小兒擺正飲食的態度,多了解食物營養學方麵的知識,以對自己的身體健康有更正確的認識,逐漸消除厭食行為。

6.西藥治療

藥物治療主要是改善小兒的消化功能,增進食欲,以達到治療效果。消化酶類,如胃蛋白酶、多酶片。胃動力藥,如嗎丁啉可促進胃腸排空,使胃腸張力恢複正常。調整腸道微生態藥物,如媽咪愛、金雙歧、培菲康等。厭食症常伴有鋅、銅、鐵等微量元素及某些維生素的不足,應給予適當補充維生素與微量元素。對於合並營養不良者,輕度營養不良,在食欲改善後盡早添加含蛋白質和高熱能的食物;中重度營養不良者,必要時可靜脈支持,待消化功能改善後予以進食。

7.中藥治療

脾運失健者,宜予調和脾胃,運脾開胃,方藥選用不換金正氣散加減;脾胃氣虛者,應健脾益氣,佐以助運,可選用異功散加減;脾胃陰虛者,治宜滋陰養胃,健脾助運,方用養胃增液湯加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