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代社會裏,電視讓人們能更好地了解社會各種信息,給人們的生活帶來許多快樂,電視已成為每個家庭不可或缺的東西。對於兒童來講,除了能從電視中得到一些知識,也可以獲得快樂,同時有可能成為代替父母與夥伴,成為許多孩子的主要生活同伴。在日常生活中,兒童比成年人更依賴電視,他們會因為電視忘記了吃飯、睡覺,不願意與人交流,也不願意參加體育活動。兒童生活在現實社會中,對其道德的認知發展被動接受多於主動選擇,除了受家庭、學校、同伴影響外,社會因素也是一個不容忽視的方麵。兒童階段是是非、善惡、公私、獎懲、分享、公正等道德觀念形成的主要階段。電視多樣的製作形式及多元化的宣傳內容很容易影響兒童道德觀念的發展,滲透到兒童道德認識的形成過程中,對兒童健康的影響應該引起關注。兒童看電視需要加以正確的引導,家長采用一些靈活的限製措施,限定看電視的時間及所看的內容,電視對兒童的智力發育是有益無害的。
1.電視對兒童學習的影響
多數電視節目,尤其是兒童節目、教育節目,圖文、語言、行為、趣味等,更容易吸引孩子興趣,也更容易讓孩子理解,給兒童提供娛樂,提供大量的知識和信息,使孩子能學習及掌握大量在課堂上學不到的知識和信息,對兒童認識社會及智力發育有很大的好處。電視節目比學校課程更吸引人,更有趣味性,絕大多數自製能力差的兒童,難以抵擋電視的誘惑,常因為看電視占用了學習時間,也會影響學習注意力及學習能力。看電視是一種被動的學習行為,隻能通過聽和看學習一些知識,而且學習的知識範圍也有局限性。因為圖像比文字更容易理解,也無需動腦筋,不利於培養兒童主動思考。對電視嚴重依賴的兒童,他們的語言能力、抽象思維能力,特別是掌握數學符號體係的能力也會減弱。看書學習,可以通過刺激大腦,促進大腦發育,促進兒童的分析思考能力。如果沒有這樣的能力,就會影響兒童主動思維。長時間看電視,戶外活動的機會減少,使兒童失去了很多與實際生活接觸的機會,妨礙了兒童對自然物質的真實感知及活動能力,而且缺乏與其他人語言的交流,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兒童的言語表達能力。根據兒童的年齡、心理特點、理解能力來選擇合適的電視節目,合適的時間,並且同孩子一起看電視,針對電視節目中出現的人物、事物、景物等加以講解,讓孩子從正麵學習,也可以提出一些問題讓孩子思索回答,了解兒童對電視節目的看法,從而培養孩子的思維和語言表達能力。如果將電視學習和書本學習相結合,可以引導孩子聯係自己的實際情況和周圍的生活具體來談,可提高孩子辨別是非的能力,將會收到更好的效果。作為家長,應以認真負責的態度幫助孩子選擇收視內容。要知道,孩子的好奇心、模仿性都比較強,對於電視中的一些節目片段,他們分不清是非時會盲目接受,電視中不健康或不適於幼兒看的節目會對兒童產生不良影響。所以,在每天看電視的時候,家長最好能抽出一些時間和孩子一起收看,並幫助兒童選擇一些適合他們看的集知識性、趣味性、娛樂性為一體的少兒節目,盡量不要讓孩子在無人監護下看電視,最好不要在孩子房間安裝電視。總之,看電視如同一把雙刃劍。我們不僅要引導兒童有目的地觀看電視節目,同時也要防止負麵影響,才能收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2.電視對兒童心理的影響
兒童的心智尚未發育完全,對社會上的是與非分辨不清,對電視節目缺乏理智的選擇,有許多內容還不能理解,有些不健康的內容可以影響孩子的上進心,受暴力及低級下流內容的影響,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兒童的心理早熟、語言和行為越來越成人化。兒童對愛情、婚姻根本沒有任何概念,他們過早地接觸表現愛情的電視劇,很難理解成年人談論的話題,讓他們本來天真的心靈過早地成熟,對他們將來的發展勢必造成不好的影響。經常看武打凶殺片、驚險動作、戰爭等電視節目,對於年齡小的兒童,他們陷入緊張、恐懼狀態,影響身心健康發育;一些暴力的鏡頭會使孩子脾氣變得暴躁,叛逆性很強。暴力節目還會使兒童對社會產生消極的觀念,認為這個社會就是人與人之間互相爭鬥的社會,現實世界也像電視上呈現的那樣充滿危險,他們也就開始不再相信任何人,缺乏安全感,最終會變得憤世嫉俗、對周圍的世界充滿疑惑,進而養成說謊、戲弄別人的習慣。兒童具有強烈的模仿傾向,“英雄主義”的迷惑,容易使孩子產生好奇心,進行模仿,導致孩子攻擊與冒險行為增多。
3.電視對兒童生活的影響
電視對兒童的誘惑較大,占用的時間較多,以致改變了兒童的正常生活。看電視時,大腦需要大量的血液,人在吃飯時,也需要有消化液和血液幫助胃腸消化食物。如果邊吃飯邊看電視,就會影響食物的消化與營養的吸收。睡覺前看電視,不僅會占用睡覺時間,影響睡眠規律,同時也容易做夢,影響睡眠質量。不同年齡孩子看電視的時間應該有一定的限製。3~7歲的兒童,每日看電視的時間應限製在30分鍾至1小時;7~12歲的兒童,每日看電視應限製在1個小時;12~15歲兒童,每日看電視應限製在一個半小時;16歲以上的青少年,每日看電視應限製在2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