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了一番周折,民警找到了第二個保姆,遺書中所說的蘭蘭。蘭蘭離開以後小區裏再也沒人見過她,留在公司的電話已停機。李國亮說這個保姆有一個兒子在春苗小學讀書,應該不會立即轉學。再說外來人員的孩子轉學更加難辦。於是調查組迅速趕到學校,從班主任那兒要到了一個電話號碼,找到了蘭蘭。
蘭蘭姓劉,31歲,湖北省保康縣人,離婚,帶著一個七歲的兒子長期在武漢打工,以做保姆為業。聽到噩耗,她先是壓抑著哭,繼而號啕起來,把心中的委屈一股腦兒吐了出來——
2013年6月,喬娜在家政公司挑中了她。出門前,經理悄聲告訴她,說喬永勳為人古怪,要她見機行事,看在工錢高的分上,靈光一點。而她進門之後見喬永勳冷冰冰的樣兒,不禁心裏直打鼓,幹活小心翼翼的。盡管這樣,喬永勳仍然沒有給她好臉色。
到了第三天,喬永勳居然笑著主動找她講話,問她是哪兒人,做的飯怎麼這麼好吃。聽說她是保康人後,喬永勳興奮了,說自己七十年代初下放到保康縣,呆了六七年。七九年高考恢複,他考上大學才離開。他談起了保康特產黑木耳、野菜蒸肉,很神往。正好劉蘭蘭從老家帶了一些,於是給他做了一頓保康菜肴。他吃後連說就是這個味。後來她不時做一些保康特色菜,喬永勳吃得津津有味。因為喬娜對她說爸爸愛呆在家中讀書看電視,但時間長了不好,容易老年癡呆,讓她有空跟他說說話聊聊天。所以每天晚上她也看新聞,以便第二天和喬永勳有話題可聊。喬永勳進進出出不喜歡換鞋。劉蘭蘭也不說他,地麵弄髒了毫無怨言地多擦拭一遍。
慢慢地,她和喬永勳處得很好。到後來她出去買菜,喬永勳也要跟著去。他拎籃,她看菜。一對兒女過來,他也誇劉蘭蘭不錯。於是喬娜把她的工資漲到2000元。後來喬永勳還把每月的生活費直接交她安排。
他們之間的關係改變發生在2013年8月的一天。秋老虎發威,熱得狠。喬永勳把空調開得很低,整夜不關,感冒了。劉蘭蘭趕緊給他的兒女打電話,不料他們都沒時間過來,讓她多照顧一下,這個月多付些工資。劉蘭蘭隻好帶喬永勳到醫院打針,又熬薑蒸醋,為他驅寒除菌。她的悉心照料讓喬永勳很感動,說養兒養女,到頭來還不如一個保姆。病愈後,喬永勳硬拉著她到六渡橋買了件八百多元的衣服,說是感謝她。家境貧寒的劉蘭蘭很感動。她家兄弟姊妹多,從來沒人給她買過這麼貴的衣服。結婚以後,她的丈夫也沒有買過。喬永勳是第一個真心疼她的人。
一來二去,兩人就“親密無間”了。後來喬永勳要求劉蘭蘭幹脆搬到他那兒住。劉蘭蘭很猶豫,一則擔心她會讓城裏人瞧不起;二則因為兩人的年齡懸殊太大,她比他的兒女還小,他的兒女也許會反對他們交往;三則因為她有個兒子在老家,交給她的媽媽在帶……可喬永勳大包大攬地說,這些都不是問題,他說話算數。
最終,劉蘭蘭聽了他的,和他住在一起了。
自從知道爸爸對劉蘭蘭很滿意,喬偉兄妹更少來了,一般隻打個電話問問。也許喬永勳也覺得這些事在電話裏講不清,所以一直沒有告訴他的兒女。劉蘭蘭多次提出他們不清不白地住在一起不好,但喬永勳答應她,說過年的時候就跟兒女講清楚。
那是喬永勳和劉蘭蘭非常舒心的一段日子。喬永勳甚至和她回了一趟保康。劉蘭蘭不敢帶他回家,他隻是跑到下放的地方轉了轉。而劉蘭蘭回家接到兒子,就到鎮上和他會合,一起回武漢。之後,喬永勳花錢給她的兒子找了春苗小學插班。容光煥發的他天天和劉蘭蘭一起接送孩子放學……
快過年了,一天喬娜來了,可能聽到有人嚼舌頭,一進門見劉蘭蘭的兒子在客廳玩,她立刻衝劉蘭蘭發脾氣,說他們母子膽子也忒大了!劉蘭蘭不敢作聲,喬永勳打圓場說是他同意的。可喬娜不依不饒,說讓保姆住在家裏孤男寡女的怕別人說閑話。喬永勳便說:“有什麼閑話?我準備跟蘭蘭結婚。”喬娜聽後很震驚,立即拿出手機給哥哥喬偉打電話:“你再不來,老頭就給你弄出一個小弟弟了。”沒多久喬偉來了,大發雷霆,罵父親越活越回去了,說劉蘭蘭的年紀比他們都小,他們都是在外麵有頭有臉的人,麵子往哪兒擱?
兄妹兩人還罵劉蘭蘭是騙子,看中了父親的錢等等,又罵父親鬼迷心竅。罵完,兄妹兩人拎起劉蘭蘭的行李扔到了門外,劉蘭蘭隻好牽著兒子再次回到出租屋。喬永勳氣得臉鐵青,無可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