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正向終南山頂爬去,群山擁翠,綠如濃黛,山高穀幽,古樹參差,泉水清碧,鬆濤聲喧;越往高處,雲霧繚繞,冷風透骨,懸崖峭壁處,蒼鬆翠柏,鷹翔鶴鳴,猿嘯蝶飛,風從頭頂過,雲在腳下飄,煙霞鬱麗,宛若仙境;至高之處,冰霜覆蓋著整座山峰,與天際紅日相連,霞光映襯著冰雪,晶瑩剔透,放眼彤紅。此情此景宛若仙境,在自己從小到大的夢裏曾無數次清晰的出現過,難道自己真的來過這裏,還是天意?文正十分驚愕!
等過午後,仍無人影蹤跡,文正不由自主漸生困意,倚在一棵大樹上昏昏睡去。夢中一位須發皆白,飄及腰際的道人盤坐古鬆之上,臉色如同這霞光一樣紅亮,“我早已在此等待,你終於來了?”
文正納悶,難道這位就是玄真道長,他怎麼會知道我要找他,看來真有半仙之體。文正恭敬鞠躬:“仙長,我凡心已死,請求仙長收留?”
“哎,我窮山小刹不是你最終的歸宿啊!”
“仙長,終南名山,道家至尊,您怎麼這般過謙呢?”
“你的凡塵輪回未了,貧道不敢耽誤你啊!”
“凡塵輪回?道長難道知道我凡塵的苦難?”
“豈止今世,我知你九十九世的塵世之苦。”
“啊?”文正納悶。
“貧道給你講個故事吧!”
“上古之世,九霄天外,北鬥七星天權宮內,文曲星君的兩位伴讀書童殘月子和玄月子正在院中玩耍,發現一顆智慧草在天權宮的寒風中搖搖欲墜,瑟瑟可人,九天上的霜雪隨時都可能將其凍餒而死,殘月子頓生憐憫,偷偷將其移栽到室內文曲星君的一塊硯皿上,用文房墨寶載雨露精華滋潤,曆經千年,智慧草化作人形,婀娜多姿,才華絕頂,同殘月子一樣位列仙班,然而兩人情意深長,彼此相愛,此事最終傳到了玉帝的耳朵,為仙之道,不能有兒女私情,欲將二人貶為凡人,永世不得為仙。文曲星君出麵求情,玉帝才下旨兩人要在人間經曆百世的無終之愛,方能回到天庭,而玄月子由於隱瞞真情,也被下放人間經曆百世之苦。”
“如今已經經曆了九十九世……第三世化作萬喜良和孟薑女……第十八世化作焦仲卿與劉蘭芝……第二十世化作梁山伯與祝英台……第三十八世化作陸遊與唐婉……第九十九世……”
文正從夢中驚醒,這個從小到大已經夢過多次,內容情景一模一樣的怪夢,原來文正並不以為然,可是,今天他終於明白了這個夢的含義,看來上天已經注定了一切,此時此刻,文正心灰意冷,隻求這第一百世快些到來,早日與麗惠團聚。想到這裏,文正轉身走到懸崖之顛,頭也不回,縱身而下,耳邊風聲颼颼,萬物盡覽眼底,整個身體飛翔起來,從未有的舒展和輕鬆,仿佛看見了崇山峻嶺外黃土高原上那一排排的窯洞,那黑漆漆的礦井,田壟裏童年的麗惠和自己拉手飛奔,笑聲響徹山穀,響遍大地,穿越蒼穹……身體極致的放鬆,已經輕如鴻毛,此時一隻大鶴騰空而起,馱起文正,一聲鳴唳,向西方的天際飛去……
又是一年清明時節,長生和玉林準時來到文正的墳前,當他們走近的時候,發現碑前立有一人,手捧鮮花,正是金淑賢,微風吹動她的長發,如周邊的荒草一樣,紛紛擾擾,一手俯身獻花一手掩麵而泣,旁邊跪著一個小男孩,瞪著懵懂的大眼睛看著自己的媽媽,長生幾乎驚叫起來,這個孩子和小時候的文正簡直一模一樣,而且額頭也有一個淡淡的月牙……
(全書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