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春秋亂世(1 / 2)

春秋,是中國曆史上的一個極其混亂的時期,在這接近250年的混亂中,有43名君主被臣下或敵國殺害,52個諸侯國被滅,大小戰爭480多起!這是一個硝煙彌漫的時代!這是一個人才輩出的時期!

有句話說的好,“亂世出英雄”!春秋既然是個大亂世,自然而然會出現大英雄!大豪傑!然而在春秋這個時期,有五位國君是這段曆史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英雄!豪傑!

這就是我們所熟悉的春秋五霸!

春秋五霸不僅僅代表了春秋這段曆史中的英雄!豪傑!可以毫不誇張的說春秋五霸還代表了整個春秋的曆史!舉個最簡單的例子。讓你說幾個春秋時期的人物,你的腦海中肯定最先想到的就是春秋五霸,其次就是我國曆史上兩位偉大的思想家,老子、孔子。

所謂“春秋五霸”,單從字麵上就能看出,是春秋時期的五位霸主。而是哪五位霸主呢?大致有以下八中說法。

第一種說法,春秋五霸分別是: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秦穆公和楚莊王。

第二種說法,春秋五霸分別是:鄭莊公、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和楚莊王。

第三種說法,春秋五霸分別是: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閭和越王勾踐。

第四種說法,春秋五霸分別是:齊桓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和越王勾踐。

第五種說法,春秋五霸分別是: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楚莊王和吳王夫差。

第六種說法,春秋五霸分別是:齊桓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和吳王闔閭。

第七種說法,春秋五霸分別是:鄭莊公、齊桓公、晉文公、秦穆公和楚莊王。

第八種說法,春秋五霸分別是: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夫差和越王勾踐。

春秋五霸的說法較多,但目前最為準確的說法是第一種說法。

在亡靈講述春秋五霸前,還是先讓亡靈把春秋的一個大背景大致講一下!

我們知道春秋是東周時期裏的一段時期!東周分為兩個時期,前期是春秋,後期是戰國。東周前期之所以叫春秋,來源與大聖人孔子所寫的一本書——《春秋》。後來人們就把孔子在《春秋》裏所寫的那個時間段就叫春秋。

春秋是東周裏的一段,而東周又是周朝裏的一段曆史。在東周前麵還有個西周。

西周自周武王建國,共傳位十二位國君。西周最後一代國君叫周幽王。周幽王有位美人。這位美人就是中國曆史上四大妖姬之一的褒姒。

周幽王非常寵愛褒姒這位美人。寵愛到什麼什麼程度呢?已經寵愛到到把原來的王後廢了,立褒姒為王後。這還不夠!周幽王還把原來的太子廢了,立褒姒的兒子為太子!這就是我們常說的愛屋及烏。周幽王把褒姒立為王後,這下周幽王是該高興了,可是,這也為他的以後埋下了一顆定時炸彈!因為原來的那位王後不是好惹的!原王後是申國國君的女兒!當申侯聽到自己女兒被廢的消息非常氣憤!申侯更無法接受周幽王廢長立幼的行為!於是聯合其他諸侯還有西戎一起功向鎬京!周幽王寡不敵眾,最後被西戎所殺!為何周幽王會寡不敵眾呢?按理說,周幽王是諸侯的老大,老大被別人追著砍,做小弟的怎麼不去救他呢?這裏有個故事!這個故事就是諸侯們為什麼不去救周幽王的原因。

這個故事就是——烽火戲諸侯。褒姒雖然很美,可是她是個冷美人,不愛笑。周幽王呢,又很想見到褒姒笑。就讓身邊的大臣給他出主意,怎樣可以讓褒姒笑!周幽王身邊有個大臣就出了一個烽火戲諸侯的主意!烽火一點燃,諸侯見起了烽火,都以為王城有危險,都帶領自己的軍隊,向鎬京“狂飛”!

可是到了,發現什麼事都沒有,傻眼了。一個個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當褒姒看到諸侯們傻頭傻腦的模樣,果然,笑了。這褒姒笑了,周幽王心裏是樂開了花!於是隔三差五的來這麼一出。這時間長了,來的諸侯就越來越少了。終於,有一天鎬京真的出事了,就是亡靈剛才講的申侯那段。再次點燃烽火後,來的諸侯可真的是寥若晨星!

周幽王死後,姬宜臼即位。這就是東周的第一代王——周平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