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名言
貌美而無清明之心,無異發亮的玻璃眼珠,難辨世事的真假。
——布拉基
我們總要喜愛那些言論舉止都能順乎自然的人,理由很簡單,因為一個人要是不想故意給人一個好印象,便不會裝腔做勢。
——凱倫
儀容不修,舉止浪漫;如此親近你的人隻是假意而已,遠離你的人倒是正直坦率者。
——佚名
態度之粗俗,更甚於汙染美服之泥土。
——玻魯達司
華貴的衣服穿住心腸汙濁的人的身上,顯得更醜惡。
——富蘭克林
要尊重孩子,不要急於對他做出好或壞的評判。
——盧梭
狼漸漸老了,決定改邪歸正和牧羊人和平相處。於是他出發去找牧羊人說明自己的心意。他向牧羊人說:“其實,我並非天生是壞胚子,隻是肚子餓的時候才會獵殺你的羊群。隻要我填飽了肚子,我就是一隻最溫順友善的動物”。
第一個牧羊人根本不相信狼的話,拿棍子把狼轟走了。狼來見第二個牧羊人說:“我可以咬死你很多羊。可是如果你一年提供我六頭羊,我就不來打擾你的生活,”牧羊人不相信狼的話,對狼不理不睬。
狼繼續找第三個、第四個、第五個牧羊人,結果大家都不願意采用他的建議,也不相信他的話。到了第六個牧羊人的時候,牧羊人甚至拿起大木棍,棒打老狼。
惱羞成怒的野狼受不了別人的冷嘲熱諷,為了證明自己的厲害,衝進牧羊人的家宅,咬死他們的孩子和羊隻,造成無法估計的損失。
事後,後悔不已的牧羊人說:“老狼出於窘迫肯改邪歸正,可是我們這樣把這個老強盜逼得走投無路,其至不給它一個改過自新的機會,這是我們的不對。”
科學點擊
孩子犯了錯誤要讓孩子辯解,要是他的理由不充分,父母可以以理說服人,讓孩子明白自己錯在那裏,然後進行懲罰,使他的獨立人格得到了保證,孩子受了懲罰也心甘情願。如果動輒就讓孩子挨拳頭,孩子哪裏還有自我的認證。
建議
1.孩子犯錯是常有的事情,有時候孩子犯了錯父母不許辯解,一旦辯解便是一頓懲罰。這樣容易使孩子產生自卑的心理,長此下去,即使有理也不申辯了,這對培養孩子獨立的人格並沒有好處。
2.孩子犯了錯誤,父母批評是應該的。但是也應該給孩子辯解的機會,那怕他說的不是理,甚至強詞奪理,也要讓他把話說完,然後,你再說明為什麼要懲罰他,這樣孩子會心服口服。
3.父母懲罰孩子是為了讓孩子變好,應該給他辯解的機會,這樣即使懲罰了他,他還認為父母尊重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