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淮北(1 / 2)

建安九年的這個冬天很暖和,暖和的各方諸侯都趁機機會大舉用兵。黃河之北曹操大戰袁尚、袁譚兄弟勢如破竹,冀州悉平,劍指幽州,而長江之南高詡、孫權、孫賁三方在丹陽郡拉鋸混戰,犬牙交錯,一時間誰也難以打破局麵。相對來說,難得的黃河和長江之間的兗州、豫州、徐州、青州等地的人們平平安安的過了個冬,然而好景不長,身處亂世,熱血男兒誰甘願蟄伏,東海郡守昌豨見曹操遠征,而近在咫尺的伏波將軍陳登病重,自以為無人能製,那顆躁動的心,不由自主的快速跳動起來,在開春的時候按捺不住,終於再次舉起叛旗,青、徐二州戰火又起!

昌豨複叛,對於青、徐二州的廣大百姓來說是件壞事,甚至是場災難,然而對於於禁來說卻是個機會,一個建立功業的機會。這個冬天他一直宅在懷遠,頗有些悶悶不樂,平定冀州、討伐袁氏兄弟,曹操並沒有帶上自己,隻能眼睜睜地看著張遼,徐晃,樂進等人在北邊建立功勳,他們都是丞相身邊的老人,於禁也就認了,可是前兩年剛剛投效的張頜卻也在冀州攻城拔寨,招亡納叛,單單留下自己留守許都,說是委以重任,可是自己在許都並不是主將,立下任何功勳都得算在夏侯惇身上。

好在是曹操在河北布局,讓自己獨立領兵到懷遠,本以為是一件好事,可是偏偏徐州一直安然無事,而淮南廬江郡這邊汝南太守李通認為如今高詡,孫權,孫賁三方均勢,時機未到。

現在好了,昌豨反了,昌豨又反了。“昌豨你總算反了!”於禁右手習慣性的撚著自己嘴角的小胡子,仰天大笑,笑的身邊的親兵有些莫名其妙,不明白怎的有人造反,將軍大人還如此高興。

昌豨更是莫名其妙,他才剛剛舉旗,於禁已然兵到,連連攻城拔地,打得昌豨措手不及,不得不領著殘兵敗將竄入山中,他在東海郡盤踞多年,各個山頭,山澗,山路熟悉的很,本想著以此為憑借和於禁周旋到底,哪想到於禁早有準備,一天之間竟然連破十餘屯,豨眾皆降,昌豨抵擋不住,被圍一月有餘,見事不濟,隻得到於禁大營中請降。

昌豨乃是泰山四寇之一,曹操屢次征剿,都未能將他完全剿滅,如今被於禁剿個幹淨徹底,可說是大功一件,諸將皆以為當解昌豨去見曹操,然而於禁卻道:“諸君不知公常令乎!圍而後降者不赦。夫奉法行令,事上之節也”

時有親兵在側,勸道:“將軍,昌豨與臧霸等人關係匪淺,如此殺之,隻怕青徐不穩!”

於禁再次哈哈大笑道:“臧霸等人不妄動則已,若輕舉妄動,則都是我等的功績。”

親兵始解於禁初始大笑之意,盡皆拱服,於禁令人拖昌豨出去斬之,快馬奏報曹操,誰曾想正如諸將所說,曹操心憂臧霸,以致於青徐不穩,歎道:“於禁向來依法禦下,苛責甚嚴,豨遇於禁,豈非命耶!”命人去信安撫臧霸等人的同時,回書於禁:“回兵懷遠,警惕淮南,臧霸等人非昌豨可比,不可操之過急!”

於禁得書,見曹操雖未責怪於他,可是卻也沒有褒獎於他,不得不帶著心事回兵懷遠,每日心事更重,憂心匆匆的地圖前梭巡不停,這回親兵解其意,笑著道:“將軍,其實還有一處,也是莫大的功績!若是滅了此人,丞相定然會大加讚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