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集 王國的曙光(上)(2 / 2)

時間不等人,因斯萊克上校派來的步兵排才報到,叛軍的進攻就開始了,大約四百多人的叛軍士兵,在遠程炮火、水麵炮艇和狼嘴上齶登陸部隊輕型迫擊炮火的掩護下,嗷嗷叫著分成幾個波次發起攻擊,意圖像攻取7號炮塔一樣一舉攻下五號炮塔,但他們很快就撞到了一堵火牆上。

這個地區原本就道路狹窄,雖然延伸到五連的前沿稍微寬了一些,卻也正好有利於五連發揚火力。喬伊少校耐著性子,把叛軍放到一百五十米的距離上才下令開火,於是由一門100毫米坦克炮、三門73毫米低壓滑膛炮和三十多挺輕重機槍的火力組成的火網劈頭蓋臉的打了過去,短短幾分鍾的時間裏就在陣地前沿留下了成片成堆的黑裏透紅的屍體。

叛軍的進攻曆來缺乏韌性,一輪攻擊被擊退後,又勉強著發動了兩輪,再後來就再也攻不上來了。

此時因斯萊克上校也認清了戰場形勢,加之望東城最新組建的六個預備兵連也已經趕來報到,於是他立刻集結了剩下的預備隊,加上預備兵三個連、各炮台的抽調兵力和狼嘴港灣上內河艇的多餘水兵(內河艇此時正受到狼嘴上齶叛軍的迫擊炮火力攻擊,與其挨打,不如登陸反擊)對狼眼地區的叛軍登陸部隊進行反擊。

因斯萊克上校其實也是個不錯的指揮官,就是有點教條,一旦認清了戰場形勢,能力也還可以。他為每個反擊分隊分配了戰術目標,然後又調來了一直舍不得使用的殺手鐧——四門120毫米的迫擊炮作為支援火力,然後一聲令下,自衛軍的反擊部隊又如同猛虎一般的朝叛軍陣地攻去。

叛軍進攻雖然失利,但依舊以為掌握著戰鬥主動權,前方指揮官也沒有及時的修建防禦工事,因此自衛軍的一個反衝擊就奪回了7連陣地,一看叛軍居然還沒對炮塔進行破壞,大喜過望,立刻派人接手,73毫米的滑膛炮再次發出怒吼,為反擊部隊增強了火力。

叛軍灘塗上的登陸部隊很快就擊潰,火力艇也被迫撤出自衛軍的有效火力範圍之外,登陸部隊主力一部分被殲滅、一部分被俘,剩下幸運的慌忙登船撤走,還有一部分登上了狼嘴上齶,和那裏的守軍合兵。

為了防止叛軍火力艇的報複,自衛軍反擊部隊在清除了叛軍的狼眼登陸部隊後,隻留下部分兵力駐守7號炮台,剩下的兵力沿著狼嘴上齶的東部山坡,繼續猛攻叛軍,以其收複3號和1號炮台。

因為是仰攻,所以進攻稍微遇到一些困難,但此時出現了一個戲劇性的場麵,其實這個場麵在剛才收複7號炮台的時候也出現過。

自衛軍的炮台,其實就是用坦克或者步戰車的炮塔搭建的火力支撐點,由於沒有車體相應設備支持,所以不會轉動,射角有限,而相對應的機械設備首先要保證內河火力艇的改造,因此除了喬伊少校的陣地受了馮楠的啟發另做打算之外,其餘所有的支撐點都是固定角度的火力支撐點。

這原本是個缺點,不利於發揚火力,但在被攻占後也產生了一個早先意想不到的優勢,那就是叛軍無法利用繳獲的炮塔調轉炮口向自衛軍射擊,即便是在自衛軍反攻3號炮台的時候也是如此,加之自衛軍有效的利用了山坡為進攻做掩護,基本沒有受到叛軍的炮火殺傷。

隨著3號炮塔的收複,自衛軍進一步增強了火力,無論是叛軍內河艇部隊還是登陸部隊,都被迫撤退。有兩艘叛軍內河艇勇敢地冒著自衛軍的火力靠岸,接走了一部分登陸部隊,成為整個戰役中叛軍不多的亮點。

至於沒機會撤走的叛軍登陸部隊,少部分負隅頑抗被擊斃,大部分做了自衛軍的俘虜,這使得戰俘營裏又增加了兩百多戰俘。

這是這次戰役中叛軍的最後一次登陸攻擊,此後叛軍就撤退了。而叛軍的152大炮則對望東城整個城區,包括客貨碼頭進行了瘋狂的炮擊,共計發射152了炮彈五十餘發,但這屬於典型的報複性射擊,沒有戰術重點,所以雖然給望東城造成了開戰以來最大的損失,卻沒有達到任何戰役戰術目的,反而堅定了望東城的與之戰鬥的決心,更促進加深了望東城和福特納王室的聯盟。

叛軍的報複性炮擊是溘然而止的,根據情報顯示是叛軍沒炮彈了,而且叛軍的152加榴炮本來就是淘換來的舊貨,在經過幾天的高強度炮擊後,先後出了故障,其中兩門徹底報廢。

此次叛軍貿然進攻望東城無論是從軍事上還是政治上看,可謂是滿盤皆輸,為此叛軍一號領導人塔博將軍事後還大病了一場,臥床了足足兩個月。

在之後的幾個月裏,叛軍的遠程炮兵雖然也會應景的隔三差五的對著望東城打兩炮,但基本已經構不成什麼大威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