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賣給所有宋人補腎藥(2 / 2)

五位大叔研究發現,到了南宋時期,北方的女真式文化對南宋也影響得厲害。

南宋臨安人竟然能“靜夜十百為群,吹鷓鴣,撥胡琴,使一人衣黑衣而舞,眾人拍手和之,翩然隨之,行人道路聚觀,便同夷路”,這簡直成為街頭群眾集體娛樂的一種形式,不就是廣場舞嘛!廣場舞原來是女真文化啊!

當然,他們百分之百沒有音響設備了,應該不算太吵人吧。

這個就太好辦了,隻要你大宋不是上下一體,鐵板一塊兒,竟然敢把文化搞成多樣性發展,竟然敢任由異族文化公然存在,那麼,我們這些少數境外敵對勢力可就敢打入了------

這偽裝的第四重點就是日常行為,飲食起居之類的事情。

這些更不重要了,五位大叔共同認為,大宋竟敢走一條允許文化多樣性存在,而且不殺文科生------不,讀書之人的邪路,不搞我大清的各種統一性,和各種形式的**的那一套,那麼,他們絕對有信心有能力深入到大宋群眾中去,為創造一個和諧的大宋而服務,順便也要帶頭先富起來。

當然,也可能帶動宋人群眾富起來,這一點要看他們願不願意團結在我們的周圍了。

五位大叔也把那時的一些食譜看了看,表示簡單明了。

宋人生吃螃蟹,喜歡剁成塊,加桔子汁;女真人生吃蔥、蒜和韭菜;蒙古人手撕刀割羊肉。

這都不算什麼,但是張國安偏要深入研究一下。

結果他發現了宋朝皇帝的著名十道菜。

這是庖廚向宋朝皇帝推薦的這十道勸酒菜,名為勸酒菜,實為迎合皇帝縱欲的補腎造精之菜。

這十道菜為:江瑤炸肚、江瑤生、蝤蛑簽、薑醋香螺、香螺炸肚、薑醋假公權、煨牡蠣、牡蠣炸肚、蟑蚷炸肚、假公權炸肚。

張國安認為這十道菜反映出南宋社會的幾個方麵:

第一,南宋宮廷因都城從汴京(河南開封市)遷到臨安府(今杭州市),“南北交融”,其宮廷菜肴的原料結構、風味等都出現了較大的變化和形成了新的特點;

第二,南宋是在中國飲食文化中正式引進了“三陪(陪唱、陪吃、**)”的性內容;其次,打破禁忌,豬牛羊等下水雜碎正式納入宮廷食材之選。

這些表現,正如人們所說的,當一個時代的文化牽引力比較弱的時候,也是各種另類文化思潮洶湧而來之時。飲食文化更是如此。

南宋是中國南北飲食文化大交流、大融合、大創新的輝煌時代。

張國安說:“從這十道菜勸酒菜,我們還可以看出南北融合體現在海河鮮的食材選用比例;而且食材大多選用補腎造精之物,滿足了皇帝的食色縱欲的需要;另外下水的使用,使得食材選用麵更為廣泛,滿足好吃是美食的第一要素。

這個庖廚向皇帝推薦的這十道菜實用性強,明為勸酒菜,實為皇帝行色的補腎造精之食。

我相信這十道菜就是當時最前衛時尚的宮廷禦膳,絕對深受擁有三宮六院的高宗皇帝的歡迎和讚賞。

從這十道的食材分析,有五道菜用了肚子輔料,這絕對不是廚師的疏忽,而是得益於唐代發達的醫學發展和傳播。

他們開始認為吃哪補哪兒了------在宋之前,貴族是不吃下水的,甚至是鄙視下水的,孔子不是牛逼哄哄地說過,‘割不正,不食’嘛。

這就好,這就好。”

宋子強這時候剛剛才完成了一個波次的采購,回來後,津津有味地聽著。

他問:“什麼好?你想賣皇帝補腎藥啊?”

吳大鵬若有所思地說:“我們更應該把補腎藥賣給所有宋人------”

宋子強說:“那我們不就發財了?”

萬士達和王德發相視而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