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醫生指導下,服用孕激素類藥物,如黃體酮、炔諾酮、氯地孕酮等,也可注射甲羥孕酮。服藥目的在於抑製下丘腦-垂體分泌促性腺激素,以停止第二性征發育及月經來潮;預防骨骼因過早閉合而導致身材矮小。少數由於腎上腺或甲狀腺疾患引起性早熟的孩子,亦可進行相應的激素治療。若性早熟是由於腫瘤引起,一旦明確診斷,即應盡早進行手術切除。
(1)特發性中樞性性早熟的治療
①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類似物(GnRHa)。這是目前首先選用的治療方法。治療效果較好,不但可以明顯消退已經發育的第二性征的發育,還可以抑製骨骺的提前閉合,減輕對成年身高的損害。不過,其性成熟抑製作用隻能維持較短時間,停用後症狀可逆。因此,一旦使用就應堅持到正常性發育的開始。
②甲羥孕酮口服或肌內注射,目的是延緩性發育的快速進展。
③醋酸氯地孕酮,可拮抗促性腺激素和雄激素,適用於男童,不良反應相對小於甲羥孕酮;醋酸羥基黃體酮,可拮抗雌激素,適用於女童。
(2)繼發於顱腦疾病的中樞性性早熟治療:如果是垂體腫瘤,如微腺瘤,應該及時到神經外科就診,根據病情決定下一步治療。有些顱內病變(如腦炎後遺症)無法消除,可用上述藥物阻遏其性早熟進程。
(3)外周性性早熟的治療:關鍵應消除原發病變。
①卵巢或腎上腺腫瘤盡量爭取及早手術切除,並采取相應的藥物治療。
②McCune-Albright綜合征。這是基因缺陷所致的疾病,故無特效治療方法。隻能根據臨床表現對症治療。該病等待發育成熟後一般不再發展。
③外源性激素接觸或攝入。脫離汙染環境,斷絕外源性激素與孩子的接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