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打造人才管理供應鏈(1 / 2)

——訪廣東倍智人才管理谘詢有限公司總裁 許鋒

人物故事

作者:劉喜文

2010年7月,怡安收購了全球最大的人力資源谘詢公司翰威特,7個月之後,許鋒,這位當時翰威特大中華區的副總裁帶領自己的團隊選擇“自立門戶”,創建了“倍智”。

這場人事地震在當時可謂沸沸揚揚,“權力說”,“理想說”都成為業界討論與猜測的焦點話題。如今,塵埃落定,而具有嶄新商業模式的倍智人才谘詢公司在業務上已經迅速鋪開,並在全國範圍內開始了遍地開花之勢。許鋒用事實澄清了給了先前的各種傳言,也用倍智的這一嶄新的谘詢模式給整個業界開啟了一扇未來之窗。

近日,正逢倍智北京分公司開業之際,本刊記者采訪到了許鋒,並就相關的熱點話題與他進行了探討。

記者:請您談談離開翰威特獨立創業這一計劃的由來?

許鋒:我的創業計劃可謂是由來已久,其實我在寶潔任職時就開始有此想法,但真正萌生創業的想法並感覺應該提上日程的時間應該是2009年底。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的一次高端論壇上,我已強烈地感覺到,在如今中國經濟轉型的過程中,新興產業將迎來巨大的發展機遇。而在我所從事的管理谘詢行業中,重塑新的商業模式已進入了可實施階段。

整個2010年上半年我一直都在和朋友進行商業模式的探討,到年中的時候,基本的雛形就已經形成了。7月,翰威特被怡安收購。此刻,我已意識到人生重大轉型的時機到了,於是,我和我的團隊毅然做出了離職創業的決定。

記者:請介紹一下如今倍智的人才構成。

許鋒:整個團隊包含三部分人:有跨國公司谘詢團隊,大概十幾個人;另外一部分是由我們收購的智尊測評團隊組成;另一部分是由微軟過來的整個IT技術團隊。我們核心的想法是說,我們過去這麼多年為中國最優秀的企業做過很多人力資源的谘詢服務,這種服務是蠻貴的,我們知道這些企業做得很好,我們也幫他們建立了一個很好的體係。但是我們中國還有很多的企業,重量級的企業它沒有這樣的實力去請最好的谘詢顧問幫他們做服務。所以我們希望將我們在優秀企業的實踐固化下來,IT化,把流程標準定下來,把方法論標準定下來,乃至把新的動態的人才管理模式標準定下來,然後我們就以相對成本比較合理的方式,給我們的中小企業輸出服務幫助他們成長,這是我們最核心的目的。

記者:據說新公司的谘詢模式是一個嶄新的、具有革命性的模式,請介紹一下它與傳統谘詢方式的差異所在。

許鋒:以一個企業的人力體係搭建過程為例,戰略谘詢有翰威特、美世等供應商,人才招聘有招聘門戶、獵頭公司等供應商、人才評測這一環節也有智尊等專業供應商,再到績效和薪酬標準也有相關供應商的存在。而像翰威特這樣的人才架構和機製的谘詢供應商,在完成宏觀戰略指定的第一步後,它們並不為客戶提供戰略的“落地”問題,這也意味著在接下來的人才招聘、人力評測、薪酬設計、人力資源培訓和管理等相關環節,公司客戶仍需要馬不停蹄地對接其他的專業服務機構。

而我們則引入了供應鏈的思想,打造企業的人才供應鏈,通過係統的人才管理服務,優化人才管理IT及網絡平台,對上下遊的人才供給渠道進行戰略整合,共同來實現這一目標。因此倍智將會開啟一場人才管理革命,終結目前人力資源管理服務分散而又低效的局麵。

在這個過程裏需要有很多基礎架構的工作,把我們過去谘詢以及在中國企業人才管理的各個環節中,最優秀的實踐總結出來,把它變成一個模式,這種模式可以分為不同行業不同發展階段。把這些模式變成一些模板,然後把這些模板變成一些IT的應用。那麼企業就可以通過這樣一些應用以最快的速度複製在不同階段的一些優秀企業的成功經驗。而且這些經驗是被驗證過的,在中國這個土壤上它是成功的。那麼你就可以以相對比較低成本的方式獲得這些經驗,就可以建設一個新的人才供應體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