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恨天奪我四十年(2 / 2)

張九齡?

劉昊有點懵了,他上下打量著張九齡,眼神中多了幾分崇拜。

張九齡號稱大唐最後一位賢相,敢於直言納諫,與魏征是同一類人。認死理,不懂變通。就拿剛才來說,你等陛下氣消了再說效果不是更好麼?偏偏他趕在李隆基火氣更大的時候說話。這不是打臉麼?相對於張九齡,張說和蕭嵩就聰明了許多,兩人都是靜靜的坐著,根本不理其他人說話。

劉昊站起身來打圓場:“陛下,臣有個辦法,能讓軍校迅速有一批讀書人組成的軍隊。或者可以說是招一批參謀。但是這個辦法,若是傳出去,怕是很多人會對我軍方進行攻伐,而且若是投軍的文人過多,還會影響戰鬥力,所以這個方法一直沒說。”

李隆基一聽愣了,整個教室的朝臣全都抬起了頭。剛才張九齡還說此事難辦,張說雖然沒說話,但是一臉的苦相也說明了此事不易。這轉眼功夫,劉昊居然說怕投軍的文人太多,這不是開玩笑麼?

所有人都聚精會神的看著劉昊,等著他出醜。高適和呂嶽也是一臉擔心的看著他,生怕劉昊說什麼大話。特別是高適,他也是混在文人圈子的,知道那些人的尿性。門口的李鬆已經站進了教室,他等著劉昊再次給自己個驚喜。

李隆基一臉不信的看著劉昊:“說吧,正好朝臣都在,行不行都能得到驗證。”

劉昊拱了拱手:“這是一首歌的歌詞,但是臣不會唱,我還是寫出來吧。諸位都看看。”

說完劉昊上了講台,開始擦黑板。

台下的李瑁已經開始笑了,他知道劉昊的歌詞,全都是情啊愛啊之類的。假如靠一首歌吸引書生投軍的話,也太看不起那些十年寒窗的讀書人了。其他了解劉昊的人也是一臉的失望。但是不一會兒,他們雙眼都瞪大了。

劉昊拿起粉筆,開始在黑板上書寫起來。當年上學的時候學校推廣過三筆字,劉昊的粉筆字完全拿得出手。隻見他寫的是:

君不見,漢終軍,弱冠係虜請長纓;

君不見,班定遠,絕域輕騎催戰雲!

男兒應是重危行,豈讓儒冠誤此生?

況乃國危若累卵,羽檄爭馳無少停!

棄我昔時筆,著我戰時衿,

一呼戰友逾十萬,高唱戰歌齊從軍。

齊從軍,淨胡塵,誓掃胡虜不顧身!

等劉昊寫完,下麵坐的人已經全都站了起來,每個人眼中都閃著淚花,顯然被劉昊這首歌詞給感染了。不管是看不起劉昊的李林甫還是李瑁,這一刻都雙手緊握拳頭,怒目圓睜,恨不得現在就奔赴戰場,殺掉那些侵犯大唐邊疆的異族!

李禕哭了,這首詞完全將他當年的心境給寫了出來。本是宗室子弟,他也曾向往過那種錦衣玉食的生活,他也曾在花前月下吟詩作對。但是身為宗室子弟,他又不得不奔赴戰場,為了大唐的安危,在軍中操勞了一輩子。看到劉昊這首詞,他突然有種和劉昊是知己的感覺。盡管老淚縱橫,但是李禕心裏卻是在笑。大唐軍事,後繼有人了!同時李禕在心中暗暗發誓,以後劉昊不管做什麼打算,隻要他不造反,就一力支持他!

李隆基擦掉眼中的淚水,心裏不由得想到,若是劉昊早來二十年,大唐怎會如現在這邊,看似風平浪靜,實則步步危機。不過這首詞也激發了李隆基心中的豪氣,自己還不老,依然還能再為下一代拚二十年!

他看著講台上的劉昊出聲問道:“誌才,這首詞叫什麼名字?”

劉昊沒想到眾人會有這麼大的反應,當即沉聲答道:“知識青年從軍歌!”

“知識青年從軍歌?好!好!這首詞一旦推出,但凡有點兒血性的讀書人都不會坐視。誌才,你有心了!軍校就交給你和朕的大兄來打理,不管做什麼,朕就有一個要求,那就是讓外族人一旦看到我大唐的鐵騎,就伏在地上瑟瑟發抖!”李隆基一拍桌子,給軍校重新下了定義,不過,這正是劉昊願意看到的心目中的帝王!

在座的眾人,出了李禕等幾個老將,全都是文人出身。但是不管是誰,他們心中那些文人情懷和這首詞想比,都遜色了太多。眾人小聲的讀著這首詞,仿佛看到了千萬的書生奔赴邊疆的場景。

連已過古稀之年的張說這時候也是長歎一聲:“恨天奪我四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