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還不喊我師叔?(2 / 2)

唐朝之前的紫陽真人也知道,所以劉昊就講了個大概。這裏紫陽真人倒是給劉昊補充了不少後世曆史上沒有的或者被掩蓋的史實。大唐朝前期的曆史更像是紫陽真人對劉昊講課一般,讓劉昊對他學過的的曆史書籍誹謗不已。

李唐後期的曆史就完全變成了劉昊的課堂,紫陽真人認真的聽著,偶爾會有疑問和不同的見解。

幸虧當年劉昊初中高中曆史學得好,而且自從上大學學了書法後,更是買了一套《二十四史》細讀,對曆史上的大事基本上都能說個大概。就連劉昊的書法老師也曾說假如他畢業找不到工作,完全可以去找個學校教曆史課。

劉昊歎了一口氣,現在倒是不用教曆史課了,說不定老子還要親手改造曆史呢。

“大宋以文治國,雖然民富,但是國力羸弱,就連對一個小小的西夏也俯首稱臣,書生誤國,此話果真不假。大元疆域遼闊,戰力之強怕是曆史上的大秦可與之能比,但是一群目不識丁的蠻子,能治家已是不易,怪不得國力最強盛的大元朝隻堪堪維持百餘年便煙消雲散。貧道可以不客氣的講,大唐朝兼顧此兩朝所長,說不得曆史自你來到大唐而改變。”

紫陽真人不愧是活了一百多年的老怪物,在劉昊講完元史準備起身去外屋拿水的時候,一針見血的點評道,頗有點百家講壇的意思。

找了一壺涼水和兩個水杯,兩人一人幹了兩杯。劉昊接著說起了明史,老家夥或許是跪坐太久累了,一手支著腦袋斜躺在榻上,哪還有一絲出家人出塵的氣息,那神色分明就是一個將行就木的老人。

劉昊裹著皮裘,盤腿坐在他對麵,像是許久未見徹夜長談的老朋友一般,一個說一個聽,氣氛倒也融洽。

等劉昊把明朝曆史說完,紫陽真人又開始了例行點評:“世間之事,一啄一飲皆有定數。明太祖其人疑心太重,或許是因為其窮苦人家的出身,殺貪官殺了幾十萬人。從龍功臣一個也沒放過,這也造成了朱棣造反時,朝中無人可用的局麵。至於朱棣,打著共富貴的旗號居然騙得軍力最強的寧王共同造反,但是坐得大寶之後,寧王依然是寧王,連封地也被遷到了貧瘠的江西,得以依仗的朵顏三衛也被朱棣奪走,真是賠了夫人又折兵。這也為寧王後人在百年之後的造反埋下了禍根,但是寧王的後人有皇帝的野心,卻沒有當皇帝的實力和命運,隻留下些許談資供人消遣。”

紫陽真人坐直身體,接著說道:“倒是這個內閣製可以借鑒,嘉靖和萬曆兩個皇帝幾十年不上朝,但是朝綱並未崩斷,甚至民生更有長足的發展。此兩人幾十年不上朝,但是皇權並未旁落,足見這兩人的心術不是一般之高,也說明了內閣製確有可取之處。隻是一個皇朝,居然建立了錦衣衛、東廠、西廠三個諜報機構,這種怪異的組織致使官員人人相防,怪不得最後朝綱崩斷,皇帝無力回天,也致使你說的那些遠超他國的科技之術湮沒於曆史中,想想還真是可惜。”

“確實可惜,當時已經有了先進的火槍技術,但是……唉!等我講了清史你就知道了。”

這時候天色已經開始放亮,他站了起來,從懷中掏出一大一小兩個牌子遞給我,看上去都是黃金做成的,靠!發財了!大的那個正麵印著一條張牙舞爪的金龍,反麵印著“如朕親臨”四個字,下麵墜的流蘇已經變色,看來有些年頭了。小一點的牌子正麵與大的一樣,反麵隻有一個“曌”字。

“大的那個是太宗皇帝賜予師兄的,我也有一塊。師兄的後來一直由我保管,現在給你了。小的那個就是上次我硬闖皇宮,武皇給我的,說是讓我隨時可以麵聖。一個娘們兒貧道也沒心思跟她嘮什麼,也沒去過幾次皇宮。這兩個牌子雖然在我看來也就能換酒用,但是兩個皇帝一共也沒賜出幾個。你保管好,以後隻要不做什麼大逆不道的事情,就算當朝皇帝都別想輕易動你性命。你對曆史了解很多,而且總有自己獨到的見解。想來你能來到大唐必是我師兄所為了。今晚先講到這裏,剩下的明晚我再過來聽。”

“道長就不怕我利用這兩個牌子造反?”劉昊把玩著兩個牌子,好奇地問。

紫陽真人瞪了劉昊一眼:“臭小子,還不喊我師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