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淘寶“越拆越大”的野心(1 / 1)

旁觀者說

作者:許磊

好的分拆,越拆越大。而淘寶分拆就具備“越拆越大”的可能性。

業內有句俗話:“好的分拆,越拆越大;差的分拆,越拆越小。”分拆與合並在企業界司空見慣,但每一次新動作都還是會引人浮想聯翩、揣度動機、思考未來。最近又一起分拆事件闖進了我們的視線,這次的主角是電子商務巨頭阿裏巴巴。

6月16日,阿裏巴巴集團宣布,旗下淘寶公司將分拆為三個獨立的公司,即沿襲原C2C業務的淘寶網、平台型B2C電子商務服務商淘寶商城和一站式購物搜索引擎一淘網。準確地說,這次分拆的是淘寶,而拋開去年年底剛剛上線的一淘網,淘寶分拆的就是自己的B2C和C2C。而這一分拆可謂大勢所趨。

C2C雖然一度引領了中國網購市場初生,但之後卻增長乏力,主流地位正逐漸被B2C取代。到今天,B2C雖然總量仍不及C2C,但其高成長性和商業模式的成熟度都讓它贏得了業界更多偏愛——麥考林、當當相繼上市,京東也頻頻爆出天價融資。為此,淘寶於去年11月,推出獨立域名的B2C商城tmall.com。而這一風向也並非中國獨有,10年前,美國最大的C2C平台eBay的規模是最大B2C平台亞馬遜的上百倍,但今天,eBay的年營業額甚至不到亞馬遜的一半。

事實上,阿裏巴巴並不是第一個分拆B2C和C2C業務的互聯網巨頭,今年4月,百度旗下電子商務平台百度有啊就發布公告,宣布把B2C業務剝離給合作夥伴,並徹底退出C2C市場。

在筆者看來,淘寶分拆正和百度有啊轉型有異曲同工之妙,而分拆對於淘寶其利有三:一是應對B2C競爭,二是規避C2C風險,三是加速上市步伐。

憑借淘寶大平台的支撐,淘寶商城迅速成為國內最大的B2C平台,但它的地位並非高枕無憂。有數據顯示,淘寶商城2010年交易額約為300億元,而京東也超過102億元,其連續5年保持每年300%以上的營收增速令人咂舌,而緊隨其後的卓越亞馬遜、當當、凡客也都在各細分領域虎視眈眈。在此背景下,分拆淘寶商城可謂水到渠成,有利於其聚焦B2C的商家和用戶,進一步將產品精品化,以應對競爭。

而一直被假貨、欺詐等誠信危機困擾的淘寶網C2C業務也有望借此時機轉型,馬雲在內部郵件中已經披露,淘寶網將走“社區化模式”。曾經為中國網上零售貢獻80%市場交易規模的淘寶具有無與倫比的用戶優勢,聚焦用戶成為其未來的核心任務,聚劃算、淘江湖這樣的創新型產品將會越來越多。

最後,拆分將加速淘寶上市的步伐。從目前看來,淘寶分拆具備“越拆越大”的可能性,而能否成行就要看新生的淘寶商城和淘寶網以後如何表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