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夫妻雙方應培養良好的受孕心理
絕大多數青年男女組成家庭後,都會越來越感到有一種需要——孕育一個孩子來寄托他們的希望。於是,在熱切的期待中,等來了懷孕的消息,盼望中的寶寶終於來了,這是一種健全的受孕心理。持有這種心理的夫婦,當然對受孕有了積極的心理準備,成功地將情感與理智合二為一,選擇最佳受孕時機,創造最好的孕育條件,施行最積極的胎教手段,為即將降臨人間的孩子奠定良好的生理基礎。
由於工作、學習、生活等諸多因素的影響,有些青年夫婦暫時沒打算要孩子,但又未能有效地采取避孕措施,而是懷有僥幸心理。一旦懷孕,他們往往猶豫不決,“亦真亦幻難取舍”。這種矛盾的心理狀態如不及時糾正,勢必對胎兒產生消極的影響。
有些父母對懷孕持反對或排斥心理,甚至覺得懷孕改變了他們的生活,或因生活受限而痛苦不堪。一些婦女得知懷孕後變得壓抑,甚至想去做流產。顯然,這種心理對胎兒的身心健康是十分不利的。此外,還有一些父母盼子心切,一心隻想生男孩,從心理上不能接受女孩;或者是婚姻生活不幸福,想生個孩子來維係日漸分裂的婚姻,彌補精神上的空虛等。諸如此類的種種受孕心理都是不健康的,當然也就不能對孩子在心理和生理上的健康成長起到積極作用。
事實上,大多數女性得知自己懷孕後都會感到興奮和焦慮,內心還會充滿矛盾,這些情緒都是正常的,用不著對此感到不安。在你心中,最重要的是你和你先生之間的感情,為人父母使你們在人生道路上向前邁出一大步,妊娠的特殊紐帶使你們的關係更加親密,從此你們將進入一個全新角色。請記住,良好的受孕心理是胎教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未來的父母應重視這一環節,在充分的準備下,在極大的喜悅中,等待與您血肉相連的新生命的誕生。
2.女性最宜生育的年齡
優生學家認為,女性的受孕懷胎年齡在24~30歲之間最為適宜。因為這個年齡段的女性全身發育已完全成熟,卵子質量高,妊娠並發症少,胎兒發育好,早產、畸胎、癡呆兒的發生率最低,且分娩順利。此年齡段夫妻精力充沛,生活經驗也比較豐富,有利於撫養好嬰兒。
如果女性懷孕時年齡過小,胎兒會同仍在發育中的母親爭奪營養,對母親的健康和胎兒的發育都不利。而女性過晚婚育,特別是在35歲以後才懷孕,難產、剖宮產幾率增加,新生兒發生窒息、損傷和死亡的幾率亦加大,且由於婦女年齡偏大,卵子質量降低,發生畸形、癡呆兒的可能性也會加大。
3.男性最宜生育的年齡
大量研究證明,男性越年輕,產生的精子質量越低。在30~35歲之間,男性產生的精子質量較高,有很強的生命力,可將最好的基因傳給下一代。但如果男性的生育年齡過大,所生孩子中先天畸形和遺傳病的發病率也會增高。因此,遺傳優生學家認為,男性的最佳生育年齡應比女性的最佳生育年齡晚1~2歲。
4.男女雙方婚前應進行體檢
目前,我國已普遍開展了婚前體檢,實踐證明,婚前體檢是一次過篩檢查,是優生的保障,對青年男女的身體健康和婚後生活有著重要幫助。
(1)通過婚前體檢,可以發現遺傳缺陷方麵的疾病,避免“同病結婚”,防止遺傳病的發生,還可以避免近親結婚,減少畸形兒、智能低下兒的出生。
(2)通過婚前體檢,可以發現男女雙方不適宜結婚的疾病和器官功能障礙以及先天或後天的畸形、損傷等。
(3)婚前體檢是一次性知識和生育知識普及宣傳的機會,醫生可以指導婚後性生活,選擇合適的避孕方法及生育時機。
5.哪些孕婦宜做產前診斷?
對於一個家庭來說,身體或智商有缺陷的孩子的降臨無疑是一場災難,那麼,是否能阻止這些有缺陷孩子的出生呢?這就需要做產前遺傳學診斷。產前診斷又叫出生前診斷,它可以對胚胎或胎兒在出生前是否患有遺傳病或先天畸形作出準確的判斷,可以對異常胎兒進行治療性流產,防止缺陷兒出生,從而保證後代健康。產前診斷不同於平常所說的產前檢查。產前檢查是孕期婦女都要進行的常規健康檢查,著重了解母體及胎兒的健康情況,而產前診斷則是有選擇地對母體中的胎兒進行先天性、遺傳性疾病的特別診斷,並不是每個孕婦都需要做的。那麼,哪些孕婦需要接受產前診斷呢?
(1)近親婚配。
(2)有遺傳病家族史。
(3)有不良生育史。如曾經分娩過染色體異常、無腦兒、先天性畸形兒或不明原因的多次流產、早產及死胎等。
(4)高齡雙親。指母親年齡超過35歲,父親超過45歲。
(5)懷孕早期有明顯的致畸因素接觸史,如射線、病毒、化學因素及不良藥物等。
(6)夫妻雙方中有一方染色體異常。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不少遺傳病大都可在懷孕早期獲得診斷,對於診斷中鑒別出的缺陷胎兒,目前唯一的有效措施是采取選擇性流產,以終止妊娠。值得注意的是,隨著醫療新設備的普及,在實際生活中,產前診斷的範圍已明顯擴大了,一些年輕孕婦往往多次接受產前診斷。更有甚者,把B型超聲波檢查作為孕期保健的經常性措施,其實,這是完全不必要的,甚至會帶來一些不良的影響(這些在後麵將詳細介紹),希望能引起廣大孕婦及家人的充分注意。
6.應暫緩婚育的疾病
有些疾病雖不屬於法律上規定的禁止結婚和生育的範圍,但如患有這些疾病會影響婚姻質量,或者影響患者本人及其後代的健康,應勸阻他們暫不要結婚或生育,在進行積極有效的治療後再考慮。
(1)影響性功能的生殖器官疾病。患有生殖器官發育異常或疾病,將直接影響婚後性生活及生育。女性常見的生殖器官疾病有:處女膜閉鎖、先天性無陰道、陰道閉鎖或狹窄、陰道橫隔等。男性常見的生殖器官疾病有:包皮過長及包莖、尿道下裂、精索靜脈曲張、小睾丸及發育不全、隱睾等。
(2)影響婚育的內科疾病。婚前患有心、肺、肝、腎等重要髒器及血液係統疾病的患者的婚育指導,應根據以下原則。
①婚後由於生活環境的改變和負擔加重,會影響疾病的恢複或會促使疾病加重者,應勸其暫緩結婚;
②所患疾病將影響胎兒,或者懷孕後需繼續治療且所用藥物對胎兒有影響時,應暫不懷孕;
③所患疾病對胎兒雖無影響,但母體不能承擔分娩的負擔時,也應暫不懷孕;
④患有疾病的婦女在婚前和孕前都應進行婚育谘詢,妊娠後加強保健。
7.受孕宜具備的條件
如果年輕夫婦想要孩子,應盡可能在具備以下條件時懷孕。
(1)心理準備已經基本成熟。
(2)物質條件已經基本具備。
(3)夫婦雙方身體健康。
(4)夫婦雙方精力充沛,心情舒暢。
(5)夫婦雙方3個月以上均未接觸煙酒。
(6)夫婦雙方均未接觸有害射線。
(7)夫婦雙方2個月以上均未服用對懷孕質量有影響的藥物。
(8)夫婦雙方半年以上均未接觸苯、鉛、砷等有害物質。
(9)氣候適宜、環境良好。
(10)避開冬末春初疾病的高發季節。
8.最適宜的受孕時機
一個生命的形成是由無數個偶然成分構成,懷孕也是如此。
女子進入性成熟期後,每個月經周期一般隻有一個卵泡發育成熟並排出卵子,排卵通常發生在兩次月經中間,準確地說,是在下次月經來潮前的14天左右,排卵後卵子進入輸卵管最粗的壺腹部後停留,在此等待精子。
男性一次射精能排出數以億計的精子,但能成功到達輸卵管壺腹部的一般不超過200個。而在眾多精子中,隻有一個精子能和等待在輸卵管內的卵子結合完成受精過程。精子進入卵子,兩性原核融合形成—個新細胞的過程稱為受精。新的細胞稱為受精卵,又稱孕卵,是一個新生命的開始。
在受孕這個複雜的生理過程中,要受許多因素影響。卵巢需排出正常的卵子,精液中要有活動能力較強的正常精子,卵子和精子必須能夠在輸卵管內相遇並結合為受精卵,受精卵必須被輸送到子宮腔中,子宮內膜必須適合孕卵著床,就好比一顆有生命力的“種子”需要適宜的“土壤”才能孕育出健康的生命一樣。
上述的這些條件隻要有一個不正常,便會影響懷孕。卵子從卵巢排出後15~18小時受精最好,如果24小時內未受精則開始變性,失去受精能力。精子一般在女性生殖道中可存活3~5天,隻有在這段時間內才具有受精能力。所以在排卵前2~3天或排卵後24小時內,也就是下次月經前的12~19天性交,受孕的機會最高。
所以如果計劃懷孕,應掌握卵子和精子的活動規律及其特性,然後正確安排受孕計劃,科學選擇受孕時機,以確保受孕的萬無一失。
9.最適宜的受孕季節
目前,社會上流傳著許多說法,某某年不宜結婚,某某年生孩子不好,以及某某月懷孕生男孩,某某月懷孕生女孩等。其實,這些說法都是毫無科學根據的。但是,從優生優育的角度來說,選擇合適的出生季節,把溫度變化、疾病流行等不利因素降低到最小限度,最大限度地發揮利於胎兒生長發育的有利因素,卻是十分必要的。
嚴格地說,我國幅員遼闊,氣候差別較大,是不能簡單地用某個季節來劃分的。從我國大部分地區的生活、地理條件來考慮,6~8月份懷孕比較理想。為什麼呢?這是因為從醫學角度看,胚胎發育有三個關鍵時期:一是大腦形成期(受孕第3個月);二是腦細胞分裂期(受孕第6個月以後);三是神經細胞的發育協調期(受孕第7~9個月)。如果選擇6~8月份受孕,妊娠的第3個月和第6個月以及分娩期都處在氣候適宜、營養便於調配的季節,胎兒的神經係統可以得到良好的發育。隻是此時懷孕應避免細菌性腸炎對胚胎的影響。下麵具體分析一下6~8月份懷孕的有利條件:
雖然此時正值夏季,天氣炎熱,胃口不佳,但經過冬春的休養生息和營養儲備,夫妻雙方都會處於體質較好的狀態。同時,此時的胚胎還隻是萌芽狀態,所需的營養很少,不致因妊娠反應影響發育。等到胚胎進一步生長發育時,各類瓜果蔬菜、魚肉禽類等均已大量上市,為孕婦和胎兒及時攝取各種營養創造了有利條件。待多雪的冬天和乍暖還寒的初春攜帶著流行性感冒、風疹、流腦等病毒姍姍而來時,胎兒已超過了3個月,平安地度過了致畸敏感期。此時的食品供應等條件雖差些,但孕婦已“胃口大開”,彌補了自然條件的不足。接著是春暖花開、萬物複蘇的季節,又為胎教的進一步實施提供了良好的外界環境。等到嬰兒呱呱墜地時,正是氣候宜人的春末夏初階段,各種新鮮主副食品又開始充足供應,使產婦獲得全麵豐富的營養,保證了母乳的質量。同時,初生嬰兒著衣單薄,便於四肢自由活動,有益於大腦及全身的發育。孩子滿月後,時令已入夏,綠樹成蔭,空氣新鮮,陽光充足,便於室外活動。到孩子半歲該增加輔食時,又已順利地避過夏季小兒腸炎等腸道疾病的流行季節。到了孩子學習走路,開始斷奶的周歲時分,則又是春夏之交,氣候溫和,新鮮食品充足,為孩子的生長發育提供了有利的條件。
當然,這裏是就我國中部和北部等大部分地區而言。我國各地氣候條件差別很大,應該因地製宜來考慮,不可生搬硬套。如在溫差對比不強烈的南方一些地區,則可根據當地流行病發生情況及營養供應條件,選擇適宜的季節受孕。
10.排卵日期的預測——體溫測量法
受孕的實質就是男女生殖細胞——精子和卵子的結合。而卵子一經排出隻能存活24小時,隻有在這24小時內與精子相遇,才有可能受孕。也就是說在女方卵巢排卵的情況下才能受孕。
對於月經周期為28天的婦女來說,從月經的第1天算起,一般在第14天排卵。在此時同房,受孕的機會最高。但是,排卵的日期,無論對同一個婦女,還是不同的婦女都不是固定不變的。那麼有沒有一種方法能準確地掌握排卵的日期,做到心中有數呢?下麵就給大家介紹一種簡單的方法——體溫測量法。
首先,請您在每天早上起床前,用同一支體溫計測量體溫,時間3分鍾。注意,勿起床,勿活動,不飲水、進食,不說話,否則將有誤差,然後將結果逐日記錄在坐標紙上。為排除其他因素對體溫的幹擾,應在體溫表備注欄中記錄感冒發熱、晚睡、飲酒、服藥等特殊情況的時間,以供分析體溫時參考。月經周期中,如有異常感覺,也應詳細記錄。之後,把每月的坐標用線段連接起來,形成曲線。由於排卵後的基礎體溫比排卵前上升0.3℃~0.5℃,並持續14天左右,因此可以推測,排卵發生在曲線中基礎體溫上升之前的某個時刻,並於下次月經的前1天或當天下降。連續測量3個月,從中找出規律:用體溫上升日離末次月經的最長天數減去體溫上升日離末次月經的最短天數,就是可能的排卵日期。為便於觀察可製作曲線表記錄體溫。確定了排卵日,您就可以知道在哪幾天同房容易受孕。由於精子的生存時間為48小時,而卵子隻有24小時,所以受孕時間應在排卵的當天或排卵日的前1天。
11.優生優育應從孕前準備開始
夫妻雙方在孕前就開始對生理、心理狀態進行調整,做好懷孕的準備,這對於優生優育是不可缺少的。
(1)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①慎飲食。最少在孕前3個月,就要注意飲食多樣化,加強合理營養,養精蓄銳,為男女雙方生成良好的精子和卵子創造有利的物質條件。
②調起居,多鍛煉。不熬夜,早睡早起,根據自己的喜好和體質特點,因地製宜地進行體育鍛煉,如慢跑,散步等,也可以借助一些運動器材進行鍛煉,以增強體質,養成並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