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經濟動蕩,未來還看中國
針對目前並不十分穩定的全球經濟局勢,歐洲國家裏麵最讓人擔憂的莫過於希臘的主權債務危機對歐盟地區造成的連鎖反應。自歐洲債務危機爆發以來,歐盟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就已經同意向希臘提供兩輪共2400億歐元的救助貸款,同時要求希臘實施一係列緊縮和改革措施。約瑟夫·凱茨布蒂斯就表示說,希臘帶來的問題很可能導致的解決方案是希臘退出歐元區,他並不認為歐洲聯盟會就此瓦解,相反地,歐洲央行可能會通過歐元債券的發行等措施對於西班牙和意大利等國進行增援,但數據顯示,歐盟四季度的實際生產總值將繼續減少。約瑟夫·凱茨布蒂斯接著說,如果歐盟對此次危機進行合理地處理,更強大的歐盟體製很可能在本次危機中呈現出來,歐洲在未來的競爭潛力則將更為突出。同時,對於人們所期盼的新興市場是否能繼續帶動全球經濟更強勁增長這一問題上,約瑟夫·凱茨布蒂斯表示說如果要投資,他很可能會選擇非洲國家的債券。投資擁有不少好的資源產業的巴西也會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雖然就目前看來,其政府腐敗是一個讓人望而卻止的阻礙。馬來西亞,一個充滿了不少讓人興奮的高科技人才與新技術的國家,在新興國家裏所具備的優勢非常搶眼。而印度,數據分析印度在未來將出現周期性的經濟增速放緩,而過多的政府管製以及其高端人才過高的勞動成本讓它失去了過去可以同中國相競爭的優勢。“中國,不要忘了新興國家裏最吸引人的還是中國,這個國家仍保持著很強的全球競爭力,連我也被吸引來了。”約瑟夫·凱茨布蒂斯笑道說。
能源發展趨穩定
人類的發展離不開能源的供給,“就能源方麵,目前的石油價格並不會成為全球複蘇的障礙,但是”,約瑟夫·凱茨布蒂斯頓了頓說,“石油價格很可能出現短暫的上揚,比如達到200美元每桶,這其中包括的不安定因素就有來自利比亞,來自中東和非洲的石油供給不確定性,同時伊朗的核問題都將會是造成價格上揚的可能性因素。不過,由於來自美國、加拿大、伊拉克、哈薩克斯坦和巴西的產油量的進一步提高,石油價格在2013-2015年間,如果無大意外,應該會降低。”約瑟夫·凱茨布蒂斯分析說。中國在“十二五規劃”中指出要減少單位GDP16%的能耗,在限製石油和煤炭的產出同時大力對新能源進行發展,他認為,對於新能源的研發以及其基本的管製體係建設在美國和其他諸國在未來幾年還將處於一個比較漫長的探索過程。
如今兩位來自權威數據分析公司的創始人約瑟夫·凱茨布蒂斯和丹尼斯·奧布萊恩讓我們更清晰地讀懂簡單數據背後的深刻含義,雖然CMI的分析數據告訴我們的是曆史,但這些傲人的數據展示給了全世界中國所具備的創造曆史的能力和潛力。在約瑟夫·凱茨布蒂斯和丹尼斯·奧布萊恩如此地看好中國市場並客觀地指出我們要麵對的挑戰的同時,記者同他們一樣,對中國即將創造的下一個輝煌充滿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