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天召集了所有自熊城歸返的戰俘,警告他們誰若再宣揚有熊的好處,定斬不赦,更不可以離開刑天部和葷育部。
一時之間,鬼方諸部人心惶惶,更有許多人敢怒不敢言,心生怨憤,尤其是那些自熊城歸返的戰俘,更是心生不滿,因為刑天的這命令便等於是限製了他們的自由,想出刑天部和葷育部都不可以,這在熊城當戰俘之時都不會如此,怎叫他們不怨?但這命令乃是刑天所下,誰敢不遵?
天魔一去,鬼方便是刑天做主,因此刑天的命令就是最高的行為標準。不過,當初回歸的戰俘此時也隻剩下一兩百人仍留在刑天部和葷育部,餘者要麼是其他部落的,要麼都已經領著家人降伏於有熊,這對鬼方戰士的心理打擊極大。
昆夷部也聽聞了刑天所頒布的命令,也聽說了關於有熊出兵接應降兵的消息。因此,他們本來猶豫的心都開始鬆動了,漸漸傾向於有熊。
畢竟,他們也向往安定,向往和平與幸福,此刻刑天部和葷育部無法照看他們,他們隻好自謀生路,找尋自己的歸宿。降於太昊,那是不可能的,因為彼此之間的仇怨已結得太深,而且,他們若是降於太昊的話,隻能成為伏羲氏的附庸,這是他們所不想發生的事情。而降於有熊,則可以得到平等地對待,甚至可以加入華聯盟。
事實上,關於軒轅所建起的部落聯盟的情況,早已傳遍了許許多多的地方,當然也瞞不了鬼方,何況那些戰俘更是傳遞訊息的使者,還為有熊大肆宣揚了一番。因此,華聯盟則成了弱者的天堂、強者的樂園,一片和平與安靜的樂土自是戰亂中人們所向往的。
昆夷部和嚴允部諸人自然也不例外,因此,他們決意降於有熊,但這卻是一件大事情。
這確實是一件大事情,這將關係到昆夷部、嚴允部、舌方部、林胡部,甚至是山戎部這數千子民和戰士的安全,他們不得不慎重安排一切,不得不仔細地策劃和計算。他們可不像那些小部落,隻有幾十人或二三百人,可以輕易地越過少昊或太昊布下的防線。因此,他們必須要熊城或是華聯盟作出一個讓他們感到心安的承諾,他們才敢舉族行動。
經過數番思量和商討,他們終於派遣出使者前往熊城,讓熊城想出一個能夠確保他們族人安全的方法,他們才會降伏,而且熊城還得想出一個合理的方案。
他們實在不想再去為鬼方這個爛攤子承擔罪孽了,更不想與刑天部、葷育部合作,隻看眼下的局勢就可知道,所謂的合作關係已經名存實亡。刑天和魔奴似乎並沒有將他們幾部考慮進去,而且一東一西,相隔數百裏,也難以聯係上,這是一種悲哀,但也隻有在悲哀的情況下才會作出最絕望的決定!
這也是一種賭博,究竟是贏還是輸,唯有聽天由命。
帝放剛爬上穀頂,突地一陣亂箭破空而至,如蝗雨般灑過。
帝放吃了一驚,他沒有料到,在穀頂竟然還會有人伏擊,一時之間,竟被殺得措手不及。
帝放還算了得,避過了這一劫,卻驚出了一身冷汗。與他同來的二十餘人,一時之間損失了十數人,這些冷箭確實是防不勝防。
帝放隻好向穀外撤,他根本就不知道穀頂究竟埋伏了多少敵人,但他知道,以他這幾個人的力量根本不可能完成任務。正當他欲退之時,驀地聽到葫蘆穀外一陣急促的蹄聲傳來,他還沒明白是怎麼回事之時,已是喊殺聲四起。
帝放扭頭一看,隻見一隊騎兵持槍背弓,見人就殺地衝入了他們所在的包圍圈,更殺入了他們的人陣之中。
這群騎兵所乘之物非鹿非牛,卻是清一色的戰馬。
那膘壯的健馬,那修長的馬腿,揚起了一片囂亂的塵土。馬嘶之聲四起,鹿鳴、人叫、弦響……一切的一切,都變得極為混亂。
帝放吃了一驚!
不僅僅是帝放吃了一驚,便連帝十也大大地吃了一驚,不知道這是自哪裏殺出的一隊如此裝備的騎兵。
這些人個個都是神箭手,射出兩輪箭雨之後,掛弓摘槍。
重槍長挑近刺,砸、劈、點、戳,隻殺得九黎戰士人仰鹿翻。
快鹿騎迅速迎上,但是在這一隊鐵騎的衝擊之下,快鹿騎竟也潰散。在衝擊力之上,戰鹿較之戰馬,遜色不止一籌,雖然鹿角也是利刃,但馬兒的長嘶之聲幾乎讓鹿驚得不受控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