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天之事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讓人心情振奮,沒有了最重要的“祭品”,人們的心中全都籠上了一層揮之不去的悲哀,也許是仍未能自昨晚的驚悸之中回過神來。
蛟龍並沒有因為軒轅的死而高興,反而多了一分恨意,是因為軒轅的死,使雁菲菲推辭了他的婚事。他心中不明白,為什麼那該死的軒轅似乎是他宿命中的敵人,死前是這樣,死後仍是給他留下了無比恨意。不過,軒轅終還是葬身蛇腹。
軒轅葬身蛇腹,木青和白夜及竹山都不舒服,他們有些氣恨自己當初為什麼不留下與軒轅並肩作戰,身為有僑族的勇士,在最關鍵時刻卻害怕了,舍棄戰友而苟且偷生,這使得他們始終無法釋懷。
軒轅的死,自然也有人傷心,也有人惋惜,也有人說這是天意,甚至有人將之編成一種極為玄乎的神話。
蛟幽和軒轅兩人先後在兩日之中喪身於神潭,這雖然是一種巧合,但太多的巧合聚在一起就成了另外一種情況。
蛟幽喜歡軒轅,軒轅也愛著蛟幽,這是眾所周知的,如此一對戀人先後在兩天之中以不同的方式葬身於神潭,而且又是這極為特殊的兩天——祭天的前兩日,姬水之神複蘇之期。於是有人便說,這對年輕的戀人是被姬水之神召去了,他們本就是姬水之神身邊的金童玉女。
蛟幽的美麗是不容任何人置疑的,在族中,早有人說她像姬水之神一樣美麗的說法,而軒轅也不可否認是族中極能吸引女孩子的少年,那高大而矯健的體形,那張雖然不是很帥氣,卻極具魅力的臉龐,那雙深邃而不可揣測的眼睛,再加上軒轅對族長和祭司們的那番關於“神”的辯駁,而且軒轅平時的行徑與其他族人顯得有些格格不入,比如他總會在姬水之畔靜坐,這使得族人對他的傳說更多了一層神秘的色彩。
對於軒轅和蛟幽的傳說,在有僑族中越傳越真,越傳越神,眾族人想到軒轅力搏地祭司,重創妖人又救了那一群女子,這一連串的舉動,使大家不再為軒轅和蛟幽的死感到悲哀,反而慶幸,姬水之神的兩個童子竟生在自己的族中,這對於有僑族族人來說,是一種無可限量的鼓舞!
蛟夫人思女心切,她竟告訴眾人,說蛟幽托夢給她,到最後連蛟夫人也相信蛟幽就是姬水之神身邊的玉女了,於是有虢和有僑兩族便在神潭不遠處建了一座神廟,裏麵供奉著姬水之神與兩大童子軒轅、蛟幽,連那條巨蛇也成了眾人供奉的對象。不過,那巨蛇隻是姬水之神的坐騎,那一丈多長的蛇芯經過特殊處理,也不會腐爛,隻是縮成一丈二尺長,按在泥塑的巨蛇身前。
神廟完工已是八月,這還是兩族之人極力配合才得以在兩個多月中建成這規模還算比較大的神廟,這裏也將成為兩族以後每年祭天之地,不過祭天時以活人為“祭品”之舉取消了。
“阿軒,把那些柴劈了之後,去挑幾擔水來。”一個嬌脆的聲音呼道。
“哦,我知道了。”回答的是一個身材極為高大的年輕人,頭發猶如野草之根一般短而硬,豎在頭皮上,有些亂蓬蓬之感。
那年輕人的皮膚倒極為白皙,臉上卻有一絲異樣的紅潤,也許是因為太陽光線太過強烈的原因,但他似乎有一種悠然自得之感。
這裏是一處農家小院,四周都以五尺高的木樁並排圍攏成牆。
木樁一截釘進土裏,埋入四尺,地麵五尺,唯留一道出入的大門。大門兩邊的木樁極高,地麵之上高達一丈有餘,更做了一扇活門,看上去一切還算考究。
院子不是很大,一座三進的木構房子,頂棚以棕葉、茅草之類的東西蓋著,在木構房子的左邊,有一籬笆圍成的圈,裏麵是幾頭養得很肥的豬,還有幾隻雞在院中的草地上悠閑覓食。
被喚作阿軒的年輕人正在劈一堆粗木,並將之架成一堆一堆的,看樣子極為認真賣力。不過,看他掄動斧頭的樣子,以及劈成的一大堆柴片,就知道他的力氣極大。
“芸妹,今晚多做一些飯菜,會有十幾個客人來。”一個極為雄壯也極為英俊的小夥子推開大院的木門,快步小跑進入了院中,但沒有瞧阿軒一眼,徑直向後院行去。
那是做飯的地方,由兩個大樹杈吊著兩個大鼎罐,更有幾個蒸飯的大木桶。
這是有邑族族人的飲食之處,而這個進來之人,乃是有邑族年輕人中有些聲望的化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