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後他去了馬賽,“我”有很長一段時間沒有再見過他,直到“我”因為機緣巧合踏上南太平洋群島中的塔希提島時,才發現思特裏克蘭德在嚐試過各種顛沛流離的生活之後最終來到了這裏。“我”通過這個島上的其他人,了解到思特裏克蘭德在這個島上的生活:這個島可以算作是與世隔絕,有著與文明社會不一樣的價值觀,他在這個島上可以隨心所欲地進行著自己的繪畫。他還娶了一個島上土生土長的妻子愛塔,並且有了兩個孩子,他的妻子無條件地支持著他的創作,即使在他患上麻風病之後依然對他不離不棄,毫無怨言。他的病越來越嚴重,他的眼睛甚至都開始看不見了,但是他仍然沒有放棄繪畫。在生命的最後時刻,思特裏克蘭德在自己的木屋裏畫了一幅表現伊甸園的偉大作品,在逝世之前他卻命令妻子將它付之一炬,使得後人為之歎息。之後,思特裏克蘭德的畫作的價值得到肯定,世間一幅難求。
“我”記錄下與他相識的過程。在朋友親人的眼裏,他也許是一個偉大的人,但也絕對是一個惹人嫌的人,因為他一直遵循自己內心的選擇,堅持著自己的生存方式,完全不被這個社會所影響和同化,他對所受的苦沒有任何怨言,也不會感激別人對他的幫助,更不會考慮周圍人的想法和需求。他是一個為繪畫所生的人,他的生命的所有價值都將在美術的世界裏得以實現。
這部小說就是毛姆的作品《月亮和六便士》。
教育良方
美術的美極具衝擊性,那些絢爛的畫麵,那些生動的雕塑,那些小巧的工藝品,都會讓人讚不絕口,這樣的美應該如何讓孩子領略到呢?
和孩子一起感受“美”
美術最重要的,是要帶給孩子“美”的感受。欣賞水準較高的藝術作品是較為重要的方法之一。對藝術品的初步印象,是孩子進入美術欣賞的第一步,父母必須把孩子鮮活的個人體驗放在優先位置,因為這是孩子未被修正過的最原始最真實的直覺體驗,它伴隨一種創造性知覺活動和思維活動,是孩子產生審美愉悅的重要源泉。如果父母製止、批評甚至訓斥孩子在看到美術作品時表現出的各種態度,就會挫傷孩子的積極性,妨礙他們良好的情緒體驗和審美心境的形成。所以在孩子欣賞美術作品的時候,父母應當支持、鼓勵和激發兒童的表現欲,給他們一定的時間來表達自己的感受,還可以和他們一起做出真實的反應,拉近與孩子之間的距離。
幫助孩子加深對生活的感受
孩子在美術方麵反映出的基本都是生活中的內容和感受。如果孩子的生活有較多的限製,或者說父母忽視了對其感受方麵的引導,孩子表現出來的內容往往會比較單一。這樣其實對於發展孩子在美術方麵的能力相當有害。所以在平時,父母需要多豐富孩子生活內容和感受,包括多帶孩子出去走走看看,鍛煉他的觀察力和記憶力,適當地提示他加強對於自身感受的表達,這樣對提高孩子的美術素養會有較大的幫助。
給孩子一個自由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