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字不光是個人的品牌
名字不僅是一個符號,它還折射著不同家庭的思想觀念、文化素養、情趣追求等,有時還反映一個人的形象、層次和品位。“名不正則言不順”,人的名字就是代表著一個存在的生命,因此,名字是人的一生中最寶貴的財富之一,名字就是個人的品牌。
經常有人說某某人“人如其名”,這是因為,父母在給孩子取名字時,都寄予了某種期望,並把這種期望寓於名字之中。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會把這種期望告知孩子。同時,名字也會對孩子有一定的提醒作用和心理暗示,堅定孩子努力的方向和追求的目標。同時,父母因為期望孩子將來成為什麼樣的人,在教育孩子時,就會有一定的傾向性,這種傾向性常常會在名字中表現出來。
名字寄寓了一個人事業成功的希望、遠大前程的憧憬、生活富足的向往、聰明俊美的追求、健康吉祥的祝福、意誌堅強的企盼、胸懷大誌的激勵、學識淵博的神往、文化內涵的體現,因此名字不僅僅隻是一個人的符號或標誌。
姓名乃心理學、社會學、哲學、曆史、民俗學之綜合成果,是一個人形象、素質、品位之標誌。一個符合自己的好名雅號,能給人心理上以暗示和引導,給人自信,助人成功。因為姓名跟隨人一生,影響人一生。
中國象形字源於自然界的“物”,如“采”字,甲骨文中上半部分為手的象形,下半部分為樹木,意味著手在采摘果實;又如“休”字,甲骨文中是一個人背靠著樹木,表示勞動累了在休息。漢字本身具有生命之靈氣,這是西方字母文字所不具備的。當文字成為人的姓名時,常常寄托著人的企求和希望。
一個動聽響亮的名字,能使人終生感到驕傲,充滿自信,好的名字不易被人忘記,足以說明形象、好記和朗朗上口的名字是至關重要的,名字與人生的發展不無關係,有相當大的暗示力。好的名字可以催人奮進,激發向上,使人有所作為。同樣,不好的名字則使人產生壓抑、悲觀的情緒,對人生有很大的負麵影響。這一點可以從中國傳統的符咒文化上得到驗證。
有個好名字再加上父母後天的栽培,可以給子女一個好的發展空間。一個好名字不僅代表了父母對孩子深深的愛意,表達了父母對孩子美好的願望、虔誠的祝福,而且確能影響孩子一生,讓孩子健康、發達、幸福,受益終生。
姓、氏、名的產生
中國的姓氏由來已久,姓氏,是姓和氏的合稱。在遙遠的古代,這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
文字的創立是前人經驗和智慧的結晶,也是人類步人文明的標誌。“姓”、“名”等字的原始意,就很好地說明了這一點。“姓”這個字是由“女”與“生”兩部分構成的,這裏的“女”即“母”;“女”、“生”就是生母,人的命是“生母”帶來的,而人的“姓”也是要從“生母”,即生母姓什麼,子女就應姓什麼。
古代姓氏起源於人類早期生存的原始部落之中,那是一個長時期的母係社會,那時候,人“隻知其母不知其父”,同一個生母的幾代子孫生活在一起,由這個血緣關係組合成的原始集體就是氏族,“氏族”這個名稱是後人命定的,氏者姓,族即本族,氏族就是同姓同祖的大家族。
當時“母親”是最神聖的,而始祖母則是氏族的主持者和領導者,起著維係氏族血緣團結的重要作用。生活在母權製時代,姓自然與母係聯係在一起,即姓從生母的曆史根源。
各姓氏互相通婚,同姓氏族內禁婚,子女歸母親一方,以母親為姓。姓的出現是原始人類逐步擺脫蒙昧狀態的一個標誌。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母係氏族製度過渡到父係氏族製度,姓改為從父。姓和氏,是人類進步的兩個階段,是文明的產物。
在原始社會,母係氏族時代乃至上古五帝時代(父係氏族)的姓與氏,可以分支,可以重新命名,姓也並非全由其後人承繼、續傳。
上古的帝王至西周的帝王姓氏如下:
黃帝,姬姓,有熊氏,高旭氏。
顓頊,姬姓,名頊,高陽氏。
堯,祁姓,名放勳,陶唐氏。
舜,姚姓,名重華,又稱大禹、夏禹、戎禹、夏後氏。
湯,子姓,又稱武湯、武王、天乙、成湯。
姬發,姬姓,名發。即周武王,姬昌之子。
(一)古姓的來源
(1)是根據女性始祖受孕的原因而得姓。如契母簡狄因吞燕卵而生契,故商人姓子(卵);後稷母薑源因踩熊跡而生後稷,故周人姓姬。
(2)是根據女性始祖生育時的地點而得姓。《說文解字》載:“姚,虞舜居姚虛,因此為姓。”“薑,神農居薑水,因此為姓。”其他如妊、姒、媯等姓皆蘊涵“統其祖考之所自出”之內涵。
(3)姓起源於部落的名稱或部落首領的名字。此外,部落首領之子亦可得姓。夏、商時期,貴族有姓氏。姓的分支為氏,意思相當於家或族。有關周代姓氏製度,見於記載者較多。周王為姬姓,侯國之君和卿大夫有同姓和異姓的區別。雖然周代貴族有姓,但隻有女子才稱姓。當時有同姓不婚的習俗,故稱貴族女子的姓以示與夫家之姓有所區別。
姓的基本作用是明血緣、別婚姻,同姓不婚是一條重要原則。“男女同姓,其生不蕃”的說法,是古人對優生理論的正確認識。鄭樵概括說:“氏同姓不同,婚姻可通;姓同氏不同,婚姻不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