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亞洲發達國家農產品物流實踐經驗及其對我國的啟示(1 / 2)

亞洲發達國家農產品物流實踐經驗及其對我國的啟示

文化論壇

作者:張旭

摘 要:本文以日本為例,通過對其農產品物流發展實踐經驗的分析和總結,結合我國基本國情,對我國農產品物流發展途徑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農產品物流;亞洲;啟示

近年來,隨著我國農業的發展,農業的產量在逐漸升高,而農產品物流發展就成了製約我國農業可持續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發達國家在國際農產品市場中占據著重要的影響地位,結合我國國情,借鑒亞洲發達國家農產品物流經驗,對我國的農產品物流條件加以改善,並完善和改革其運作模式,是促進我國農產品物流發展和進步,解決現階段農產品流通問題的重要途徑。

一、亞洲發達國家農產品物流發展特征

1、多樣性和高效性

日本的農產品流通主要以內流通和外流通兩種批發市場渠道構成了其流通市場模式,相應的也餓建立了內物流和外物流兩種物流渠道。市場內物流主要是指農產品經由市場經銷商以及中介組織或者各批發市場,在市場進行集散和交易,並形成價格賣給農產品加工企業、消費團體以及零售商等組織中,再由這些組織將農產品賣給消費者,這個過程由於具有較多的買賣環節,因此使農產品流通的成本大大提高。市場外物流與內物流相比取消了批發市場物流環節,直接由市場經銷商與農協等大型商社進行溝通,並通過他們將農產品轉移給零售機構或者大型消費群體,這可以說是一種農產品直銷方式。

2、全麵完善且信息化程度高的物流基礎設施

日本從其人口和國土等基本國情出發,建立了拍賣和網絡電子交易兩種交易方式,並配套建設了高速公路網、沿海港口設施以及海運網絡等一係列物流基礎設施,在全國範圍內建設和改造了沿海港灣設施、航空樞紐港、海上高速網絡、新幹線鐵路運輸網等各種基礎設施,對物流運輸體係和儲存體係進行了完善,同時還設立了一大批專業物流基地、集裝箱碼頭以及大型流通中心等設施,這些基礎設施的建立為日本農產品物流的發展提供了堅實的硬件保障。另外,日本還非常重視信息技術在農產品物流中的應用,在這個基礎上,日本建設了綜合性的農業經營支持係統,比如充分開發食品、水產品以及木材流通這三個領域的信息係統,通過貿易港口手續的電子化以及車輛衛星定位係統在物流配送網絡化中的應用,極大的提高了日本農產品物流發展的現代化進程。

3、完善的法律體係

日本在農業發展方麵製定了較多的法律法規,主要是為了給農業的發展提供一個良好且規範的環境,其中關於農業物流方麵的法律也有不少,比如《新綜合物流施政大綱》、《食品流通結構改善促進法》以及《物流法》等,由這些完善的法律法規所構建的體係,為日本農產品的流通和物流發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使日本農產品物流能夠走得更穩,走得更遠,滿足了具有持久效應的可持續發展。

二、亞洲發達國家農產品物流經驗對我國的啟示

現在就發達國家而言,農產品物流模式主要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以美國為代表的歐洲農產品物流發展模式,一種是以日本為代表的亞洲農產品物流模式,我國也是亞洲國家,具有亞洲農業發展的一般特點,從這個角度來說,以日本為代表的農產品物流模式對於我國農產品物流發展更具有借鑒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