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逸,你丫的這個時候還沒起床呢?”
感覺到像是有人一腳把門踹開,隱約間聽到有人叫自己的名字,張逸醒了過來,翻了個身,揉了揉惺忪的眼睛。
有些愕然的看著四周,窄小隻有十多平米的宿舍,靠宿舍右邊牆上放置著兩個鐵架子的高低床,床對麵是四張刷著紅油漆的木桌子,還配著四張小凳子,頭頂上吊扇吱呀吱呀的轉著。
自己正躺在宿舍最裏邊的低鋪床上,旁邊唯一的窗戶,陽光正透過玻璃照進來,晃得張逸眼睛有些睜不開。
看到這一幕,張逸猛的坐了起來,自己不正在實驗室裏忙著攻關項目的試驗嗎?怎麼會出現在這裏?
晃了晃有點暈沉的腦袋,張逸有點懵,這裏怎麼看都像是他上大學時候的宿舍。
張逸大學是在江城大學讀的,學的是礦業工程專業。
在上世紀末,大學生的住宿條件跟後來沒法比,更不可能出現空調熱水這些設備條件,這破破爛爛的宿舍也隻是出現在人生中的大學階段。
看著眼前熟悉又陌生的身影,張逸嘴巴張了半天,傻愣著問道:“你是......華仔?”
李國華愣了一下,“你小子是不是發燒了?怎麼說著胡話呢?”
李國華越想越覺得有這個可能,這小子早上就沒有去上課,他都上完上午課,洗完衣服回來了張逸還躺在床上呼呼大睡。
這不像這小子的風格啊,這小子都不怎麼曠課的,平時還被大家戲稱為模範大學生,在大學裏像他這樣不曠課的極品學生實在是太少了。
李國華把手裏裝著剛洗好衣服的盆子往旁邊桌子上一扔,快步走到張逸床前,用手背在張逸腦門上定了定,喃喃道:“這也沒燒啊,會不會是變智障了?這個校醫院不知道能不能看啊......”
“去你的!”看著李國華一副痛心疾首的樣子,張逸一巴掌拍掉李國華放在自己腦袋上的手,故作鎮定地笑著道,“你丫的才智障呢!”
雖然表麵上張逸沒什麼變化,但此時他心裏已經掀起了滔天巨浪。
從現在出現的宿舍場景,還有麵前這位已經在自己世界裏消失多年的老朋友突然的出現,都讓張逸不得不想到一個可能。
那就是,自己穿越了!
他記得很清楚,大學畢業後,李國華去了偏遠的山區工作,後來轉向做行政工作,在一次跟一個老同學的聊天中,還知道李國華似乎在官場混得風生水起,30多歲就當了縣委辦主任。
他自己則在江大讀完碩士後就去了澳大利亞的昆士蘭大學讀了博士,後來還攻讀了博士後,博士後出站後就留在了昆士蘭大學當助教,直到最近才回到國內,在江城中科院的礦冶研究所安定了下來。
所以,他跟李國華已經有18年沒見了。
最讓張逸篤定的是,自己和李國華的樣貌和穿著跟大學時期一模一樣,就算這些場景能夠重現,但是人怎麼可能還是原來的那個樣子。
沒想到,居然回到了大學的時候,隻是不知道現在是大幾?
回過神來的張逸對著李國華問道:“華仔,今天是幾號?”
那會兒可沒有手機,不像現在想看日期時間直接手機點開就可以了,那時候看日期得靠牆上掛著的日曆,看時間主要還是靠手表。
他也不好意思問是哪年哪月,不然真的要被當成智障了,隻是從李國華現在的穿著、室內溫度和窗外的樹木景色判斷,現在正好是江城的五月或者六月份。
“7號,你就睡吧,連今天幾號都不記得了。”李國華看著張逸也沒啥事,就端著盆子到走廊晾衣服去了。
7號,張逸在心裏默念了下,剛才他在觀察宿舍的時候,在桌子上看到了礦山機械原理、選礦概論、礦物可選性研究這幾本書。
這些書都是專業書籍,是在大三的時候才會用到,通常不常用的書室友都會把它們放到抽屜裏碼起來,桌麵上隻留下上課要用的書。
也就是說,現在是本科大三的時候,也就是1998年!
從床上下來,在桌子上隨手拿起那本礦物可選性研究,張逸輕輕的翻了幾頁,看著字裏行間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文字,張逸的眼眶竟有些濕潤。
這是室友的書,這本書他也有一本!
書是學校發給學生使用的教材,不過並不是原版的,而是用原版書複印了之後再裝訂而成。
書的作者是國內礦業界的開山鼻祖,1995年國家第一次評定院士時當選為國家工程院院士、科學院院士的盧光濟教授撰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