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一個社會的安定,是相係於每一個人的道德與倫理觀念的基礎之上的,一旦人的最低生存條件受到威脅,那麼這個基礎便會鬆動,甚至瓦解;所謂饑寒起盜心,俸不養廉,畢竟人總是想要活下去的,但是更可怕的是,加入道德的一層基石穩固不住,法律的圍牆便會跟著倒塌,社會就難以收拾了,不幸的是,當時的中國就是這種情況,這也是國民政府被扣上貪腐無能帽子的背景。
而後人所謂的美國支持中國抗戰,可以通過幾件事情看出這件事情的本質,民國三十三年,在我率軍在緬甸打的一路順風之際,史迪威竟然私自要求國內軍隊進攻雲南失地,配合張靈甫大哥的攻擊,其實我們都商議好的,這件事情是要等待國內美械軍隊整訓完畢之後的,但是史迪威竟然出爾反爾,要求國內立刻派軍隊,當時國內情況極為危險,那正是倭寇發動一號作戰之前沒有幾天了!
但是史迪威借由馬歇爾的支持讓羅斯福五電敦促校長派兵,校長態度堅決,堅決不派兵,但是羅斯福旋即以斷絕軍援為威脅,要求校長出兵,校長的態度依舊不動搖,後來何應欽出麵斡旋,說動了校長派兵,曆史無情的嘲笑羅斯福和史迪威的愚蠢與自大,軍隊出征三天之後,倭寇在岡村寧次的帶領之下,開始了一號作戰,開始了國軍抗戰史上最黑暗的一段時期,九個月,失去了數十座城池的大潰敗……
一方麵是兵敗如山倒,一方麵是雲南的連戰連捷,因為一些事情與我鬧翻的史迪威似乎借此證明了他的戰術能力,並且近而要求接掌全中國軍隊的指揮權,馬歇爾那個混蛋再次擔任了幫凶的職位,上報與羅斯福,羅斯福也不知道是老糊塗了還是病糊塗了,答應了,再次以軍援為威脅。
這是赤裸裸對中國國家以及民族尊嚴的踐踏,校長擁有堅韌不拔絕不服輸的性格,在這個時候,校長堅定了一切信念,哪怕是退出盟國獨立抗戰,也絕對不會答應這個事情,當時我已經率軍兵臨仰光,得知此消息,大怒之下立刻派兵與仰光倭寇軍隊議和,倭寇迫不及待的接受了我的條件;於是我率軍北返,準備回到國內,英軍派來質問的人被我暴揍一頓捆成了粽子丟在了原地不管不問,史迪威的質問電文被我撕毀,我率軍急速北返,準備回國解救戰局危難。
緬甸戰局震動,世界震動。
羅斯福到底服軟了,據說是美國方麵的特使赫爾利起了很大的作用,他給羅斯福的報告中說:史迪威一再表示無意與蔣先生合作,史迪威的基本錯誤思想是壓製一個人,此人領導一個革命中的國家,一支衣食不足,幾乎沒有組織的軍隊,和一個優勢的敵人做了七年的抗戰,我認為你若在此一爭議中支持史迪威,將會失去蔣先生,並且可能連中國也一起丟掉,包括歐陽雲海率領的那支二十萬人的可怕的軍隊,即使今天所有天使都讚成我們支持史迪威,也逃不了曆史的裁判。
最後,華盛頓方麵做出了讓步,召回了史迪威,派來了魏德邁接替史迪威,史迪威這個禍害於幾年後病死;而我也接到了校長的命令,攻下仰光再行回國,緬甸的局勢因為我率軍離開出現了扭轉,英軍和印軍兵敗如山倒,被壓製了很久的倭寇似乎打瘋了,不顧一切的攻擊,一連收複了很多地方。
我勒索了英國人一筆軍費,而後派出了孫立人帶領新三十八師去攻打仰光,援助英國軍隊,我本人則率領主力軍隊放慢速度,繼續北返,準備等著孫立人打完仰光之後追上我們,孫立人沒有辜負我的期望,在我們抵達中緬邊境的那一天,孫立人趕上來了,他用了兩天的時間趕回去,五天的時間幹掉了倭寇軍隊,攻取了仰光,七天的時間追上了我的腳步,以完整的軍列完整的回到了國內。
雖然最後我們貌似取勝了,但是這卻顯示了美國人所謂援助的本質和真相,他們根本就是想利用我們而已,不過無所謂,這麼些年,校長也看穿了他們,也是在利用他們而已,雙方相互利用,這就是盟國的本質,而就在一年前,德國瀕臨戰敗之時,他們就已經開始準備要重塑戰後的世界秩序了,這也隻是表象而已,真實的目的,大家都明白,隻是為了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而奮鬥而已。
十八世紀的中國,在一個二十世紀的政府的帶領下,以近乎奇跡的堅持和隱忍,最終堅持到了勝利的那一刻,這在世界曆史上,都是絕無僅有的,校長個人的性格無異在這個奇跡事件起了主導因素,校長就是這樣的人,無論你如何欺辱他,如何打擊他,就是打不敗他,就是不能打敗他,他總是會和你鬥到底,一直到死,絕不服輸,絕對不可能認輸,在倭寇兵臨獨山之際,校長甚至決定遷都西康繼續戰鬥,這就是校長。
當時的國民黨黨內,沒有人可以像校長這樣堅韌不拔,沒有人可以率領中國和那樣恐怖的敵人戰鬥,校長個人的性格塑造了中華民國的性格,處於如此逆境之下,依舊可以堅持下去,以十八世紀的國力抗擊著二十世紀的強敵,從不氣餒,中華曆史上,五千年來,唯一人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