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我在一百軍軍長任內非常注重基層軍官素質的培養,幾年下來,若是論軍官的素質,就是英美軍對也不能和我的軍官相提並論,但是除去一百軍之外,哪怕是那些精銳的整編軍,也不能達到這個要求,所以我也和史迪威進行了一次妥協,除去勇武之外,我請史迪威安排美國軍事教官對中國的基層軍官軍事素質和責任性以及民主意識進行培養,滿足了史迪威的虛榮心和自尊心,這也算是一次比較成功的配合,而這樣的成功,並不多見。
民國三十一年五月初,我率領著軍容整齊的一百軍八萬九千餘軍隊朝著印度邊境前進,出發時的十萬軍隊,經過三個月的鏖戰,損失了一萬一千多人,但是與此相對的,我們殲滅了五倍於我們的倭寇軍隊,獲得了全勝,大量受傷士兵被我們通過空運和汽車運輸等等的方式被送往了國內雲南的野戰醫院養傷,至於戰死者,收繳名牌,火化,送入忠魂閣……鐵甲依然在……
但是就在我們準備進入印度的時候,我再次有了想殺人的衝動;對於中國軍隊進入印度,我後來得知的情況是,當時英印軍諸將的見解並不統一。印緬邊境的駐防軍司令官艾爾文不讚成一支他國的“敗軍”進入印度,大英帝國的殖民地,因為他目睹英軍敗逃入境的狼狽相,而脫胎於滿清的中國草鞋軍在歐美名聲更是一塌糊塗。
他擔心這樣一支軍隊潰散而入會給自己的轄區帶來大堆麻煩,於是上報印度總督韋維爾,準備將我手下的所謂“敗兵”全部繳械,他甚至已經命令好了邊防軍隊準備繳械,我聽說之後大怒,立刻命令部隊準備戰鬥,一旦英國人有任何繳械行為,立刻視為對中國軍隊的進攻,我們會立刻堅決反擊!我把這份聲明一式三份,一份給了印度盟軍司令部,一份給了印度總督府,一份給了史迪威。
於此同時我命令嶽雲把裝甲兵團整個兒開來,一字兒排開,軍隊於其後準備進攻,把前來準備繳械的英國佬和印度猴子嚇得屁滾尿流,結果史迪威當即趕到了這裏,立刻同艾爾文進行了磋商,而後那支敗退入印度的英緬第一師師長斯利姆,被我救過命的斯利姆也來了,他算是來報恩的,他也緊急趕來,同艾爾文進行了交流,告訴了艾爾文我軍的實際戰鬥力和戰果。
史迪威則是磋商之後直接上報美國政府,羅斯福立刻電告英國首相丘吉爾不要做出有損盟軍內部和諧的事情,對於中國軍隊進入印度受到了美國的同意和支持,中國軍隊在緬甸戰場上做出的貢獻也是很大的,英國政府如果這樣做,美國政府也感到非常遺憾,但是絕對不會坐視不理;史迪威甚至私下裏告訴我,對於英國人在緬甸戰場上的糟糕表現,美國政府內部也很惱火,如果英國人敢於拒絕中國軍隊進入印度,那麼美國政府將會采取強製措施。
其實斯利姆也進行過類似的勸說,而且他的理由很簡單,這八萬中國軍隊,足以摧毀整個印度的軍隊,不管是英國軍隊還是印度軍隊……
結果艾爾文的口風鬆動了,盟軍司令部和印度總督府也分別發來了慰問和勸說電文,一定會盡快解決好這個問題,並且允許我軍進入邊境的普拉村進行暫時的休整,之後的問題將由他們統一安排,麵對著那些英軍懼怕而警惕的眼神,我放出了宣言:當地民眾丟了一根稻草!我賠你們一根金條!
於是英軍放鬆了警惕,我們就在那兒等著艾爾文的到來,對於他們根深蒂固的思想和對我們的輕視,我做出了應變,我決定,為了迎接艾爾文,我們全軍準備一次閱兵式!彰顯我一百軍的戰鬥力!炮兵坦克兵裝甲兵悉數參加,至於步兵,就更要擇其精銳,好好的震懾一下那些混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