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卷 孤軍奮戰 二百九十四 喋血南昌(下)(3 / 3)

二十九軍在華北遭受了重大挫折之後,再度於南方被倭寇重創,軍長也為此殉國,校長和我聞之,大驚不已;我隱隱約約感覺到,倭寇已經站穩了腳跟,我們收複南昌的可能性已經不大了,戰機稍縱即逝,我已經開始覺得,我們可以主動撤退了;在這樣下去做無謂的掙紮,其實是沒有任何作用的。

早在五月三日,我就在陳誠將軍處得知了薛嶽將軍發去的電報,隻是薛嶽將軍不敢直接對校長提出意見,所以就取折中之道,傳遞給陳誠將軍,陳誠將軍又轉達給了我,希望讓我來進諫校長,薛嶽將軍的原文是這樣的:“查南昌、奉新方麵之攻擊,自四月二十三日開始,已十一天。因我軍之裝備等不及敵人,而敵人之重兵器、機械化部隊與飛機等,能處處協力敵陸軍之作戰。因此攻擊頗難摧毀敵之堅固陣地。現迭奉委座電令:我軍作戰之方略在消耗敵人,而不被敵人消耗,避實擊虛,造成持久抗戰之目的。

故此次南昌之攻擊,即在消耗敵人、避實擊虛之原則下,預行設伏,采用奇襲方式,四麵進攻,冀以最迅速敏活之手段,奪回南昌。現時已持久,攻堅既不可能,擊虛又不可得,敵勢雖蹙,但欲求五月五日前攻克南昌,事實上恐難達成任務。除嚴令各部排除萬難、不顧一切繼續猛攻外,擬懇與委座通電話時,將上述情形婉為陳明。”

陳誠將軍將這份電文傳給了我,告訴我讓我和校長說一說,現在攻取南昌的機會已經不大了,所以希望校長取消攻取南昌的計劃,而我也秉持著同樣的觀念,正好這個時候得知了陳安保軍長的犧牲,我再也不能接受這樣的損失了,五月九日,我不顧一切的去麵見校長。

“校長,此次南昌作戰,我軍雖然作戰勇猛,戰術戰略製定正確,初期取得了出其不意的效果,也幾乎就要成功並且收複武漢,但是現在南潯鐵路被敵完全掌握,倭寇大軍展開反攻,我軍節節潰退,收複南昌之時機已經失去,所以,對於我們而言,以南昌防禦戰後尚未得到補充而武器裝備又遠遜於敵人的部隊,對武器裝備占絕對優勢而又依托防禦工事的敵人進行攻堅作戰,是不明智的,隻會徒添傷亡而已,所以,校長,我們是時候撤軍了!”不顧一切,我這樣對校長說道。

校長並沒有我意料之中的暴怒和痛苦,隻是淡淡的歎了一口氣,朝我擺了擺手:“去吧,去下令,自即日起,停止進攻南昌,各部隊撤至安全地區,不要再打了!”

南昌戰役,就以這樣的方式結束了,戰後統計,我們將傷亡人數精確到了個位數,為五萬一千三百二十八人,而倭寇的傷亡,根據我們的預計,在二萬四千人左右;所以此戰過後,不僅我們沒有能力繼續戰鬥,倭寇也因為損失過大而無力發動戰鬥,就等於吃了一個虧,雖然我們同樣沒有得到什麼好處。

不過在這之後岡村寧次似乎變得更加沒有安全感了,竭盡全力般想要打造一個安全的城堡,防止我軍奪回武漢,於是,他率兵北上,發動了新一輪的戰爭。

PS:今天是九月十八日國恥紀念日,從一九三一年到一九四五年,中華民國和日本帝國十四年的戰爭,也就是自這一日開始,在此,鄙人向為國捐軀的民族英魂表示由衷的敬意。同時希望世人勿忘國恥,牢記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