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血火淞滬 七十三 國家決策(2 / 2)

我剛剛到達校長辦公室外麵,就聽見了校長的聲音,看來校長沒有因為一時的戰敗便慌了心神,而是重新開始了戰略部署。

兩名衛兵見到我,向我敬了禮,而後打開了門。

校長的辦公室裏麵隻有三個人,一個校長,一個百裏公,另一個是法肯豪森;都是熟人了。

校長見到我,放下了手中的文件,笑著問道:“雲海,此次回家探親,探出什麼好消息來沒有?”

我敬了一個禮:“校長,此次回家,父親做了兩件事情,一件是為雲海取字定倭;第二件是父親對雲海說,倭寇一日不滅,雲海一日不準回家。除此之外,父親沒有任何交代,雲海已抱定必死之決心!請校長下令!讓雲海奔赴前線!”

校長和百裏公對視一眼,百裏公說道:“定倭,好字!好字!文成公高義,百裏自愧不如。”

校長歎了口氣:“文成公此舉,羞煞旁人也!顧問先生,你來說吧!”校長讓法肯豪森將軍向我說明政府的決議。

“歐陽團長,政府已然決議,為了打破日本軍隊在華北肆虐之局麵,政府將主動在上海發動攻擊!上海一旦發動攻擊,日本軍隊之注意力必然全麵轉移至江南,而江南水網密布,不利於裝甲部隊行進,有利於我軍行動,同時此舉將日本軍力分散,並且拉長其補給線和運輸線,加速日本的經濟和資源消耗。

同時,上海是歐洲各國租界使館的聚集地,在上海開戰,日本必將投鼠忌器,不敢肆意妄為,同時,在上海開戰可以為政府贏得內遷工業和轉移民眾的時間。”

“滬寧方麵,敵人不利於使用大部陸軍,我方應取速決主義,不宜多控製預備部隊於後方,使敵人能以少數兵力,牽製我大部兵力。平津方麵,敵人仍將集中優勢兵力,我方應取持久主義,兵力應有縱長之配置。”百裏公補充道。

校長對我說道:“雲海,我已命令八十七師集結,八十八師已然在趕回途中,一旦開戰,八十七師和八十八師是勢必要上最前線,同倭寇展開最慘烈之戰役;而你的五二四團,必然也要上最前線,這也是你所希望的;但是校長希望你,保護好自己,為了你的父母,還有令蘭。”

我陡然一驚,隨後陷入了深深的鬥爭當中,話說了千萬遍,可是真當要做的時候,卻還是那般的猶豫,過了一會兒,我堅定了決心:“校長!雲海是革命軍人!是中華軍人!軍人的字典裏,沒有保命二字,隻有保國保民四字,校長!雲海若戰死,還望校長多多照拂父親母親和蘭兒。”

我向校長敬了一禮:“歐陽雲海及國民革命軍陸軍第八十八師二六二旅五二四團隨時等候政府之命令!隨時等候奔赴前線!”轉身便走。

我沒有退路,校長沒有退路,政府沒有退路,國家沒有退路,整個民族,也都沒有退路,隻有戰,隻有戰!

時機一到,我將奔赴最前線之戰場,和倭寇展開殊死搏鬥,別無他念。

上海,這顆東方明珠,終於,也要殃於戰火了嗎?不知道一場大戰下來,會有什麼樣的結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