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瓜期不代(五)(1 / 1)

平日裏高高在上的齊襄公覺得很沒麵子,便責令專門負責看管鞋子的費太監趕緊把鞋找回來。

費鼓起勇氣原路返回,朝著野豬出沒的方向搜索前進。可是,他(“他”字用在此處其實不很妥當,這是個有性別色彩的詞彙)沒能在荒山野地裏找到齊襄公跑丟的鞋,隻得空手而回。

齊襄公還在為之前的失態而懊惱,於是把晦氣全部撒到了費的身上,抓住費一頓鞭笞,打得費血肉模糊後,又把費趕出行宮,讓他找不到鞋就別回來。

遍體鱗傷的費不敢抱怨,踉踉蹌蹌地走出了宮門。然後,他呆住了。

隻見四麵刀光劍影,一彪叛軍正在潛近行宮。費來不及閃避,就被叛軍抓了活口。當得知叛軍的來意後,費表示願意投靠叛軍,並主動為叛軍出謀劃策:“且無入驚宮,驚宮未易入也。”

叛軍不相信。費當即解開襤褸的衣衫,露出滿身駭人的鞭痕,恨恨地說:“我剛被他打得死去活來,又怎麼可能幫他抵禦你們呢?”

叛軍也認為一個人倘若遭受如此慘烈的毒打,應該會對施暴者恨之入骨,於是相信了費的話,並讓費先行回宮複命,以查探宮中虛實。

費依然沒有找到齊襄公的鞋,但這一次並非空手而回,他把叛軍已經包圍行宮、即將衝殺進來的消息一五一十地告訴了齊襄公,讓齊襄公迅速找個地方躲起來,這已是沒有辦法的辦法了。

稍作安置,費一天之內第四次轉身走出行宮。當走到宮門口時,費忽然做出了一件讓人熱血沸騰的事,他隨手操起一件兵器,挺起胸膛,義無反顧地擋住了大門。

叛軍錯愕地看著費,他們實在不理解這個連身體都不完整的人為什麼能擺出這樣一個堅挺的姿態。

然而,錯愕是短暫的,叛軍很快就明白自己被費玩弄了,他們暴怒地向一夫當關的費發起集團衝鋒,然後踩著他的屍體湧進了行宮。

行宮裏的人拚死反抗,但未能阻擋叛軍前進的步伐,紛紛倒在了叛軍的刀劍之下。

當叛軍踏著血淋淋的腳印衝進齊襄公的居室後,一眼就看見臥榻上躺著一個人。他們不問三七二百五,立馬將這個此時此刻竟然還有心情安睡的齊襄公殺死。

殺完以後,個別平時喜歡讀黨報黨刊的叛軍兀地發現,這個死鬼與報刊上齊襄公的光輝形象不一樣,搞了半天隻是個替身,而真正的齊襄公已不知去向。

這就怪了,行宮又不是迷宮,齊襄公也不是葫蘆六娃,屁大個地方,難道讓他給跑了不成?叛軍四下裏一打量,正準備開展拉網式排查。

忽然,他們看見打開的門扉下麵露出一雙人類的後腿,而且帶有明顯的抖動。顯然,那裏還躲著一條漏網之魚。

叛軍把門合起來,門扉後的人就順著牆壁軟趴趴地溜到了地板上。叛軍再把他拎到光下細細一看,正是齊襄公的肉身,這回再也不會弄錯了。於是乎刀斧齊下,齊襄公命赴黃泉。

齊襄公死後,公孫無知當上了齊國國君,連稱和連妹妹應該也得償所願了吧?

齊襄公的另一個庶弟呂糾擔心公孫無知搞大清洗,就在師傅管夷吾和召忽的陪伴下,一起逃到了魯國。這場鮑叔牙預料之中的大動*亂似乎就此落下了帷幕。

公孫無知坐在高高的殿堂上看著群臣朝覲如儀,心中充滿了新鮮而刺激的快感。

可是,就在下麵跪拜的大臣裏,有一個叫雍廩的人決定讓公孫無知永遠保留這份新鮮的感覺,並給他來點更刺激的。雍廩的意思是,他要把公孫無知送到齊襄公那裏去報到。

雍廩萌生的殺機背後,有一個複仇的想法,隻不過不是為了給齊襄公複仇,而是為了給他自己複仇。

雍廩是公孫無知的老部下,過去公孫無知仗著齊僖公的寵愛,飛揚跋扈,魚肉下屬,沒把雍廩當人使喚。雍廩不堪受虐,但又無法擺脫,隻好咬牙堅持,表麵上逆來順受,暗地裏卻對公孫無知恨到了極點。

公孫無知弑君篡位後,民心並不歸附,雍廩決定立即行事,如果遷延時月,等公孫無知站穩腳跟後再下手,那就難了。

公元前685年春,雍廩殺了公孫無知。公孫無知僅僅當了一個多月的實習國君,付出的代價卻是整整一條性命、還有一個齊前廢公的諡號。

過把癮就死,果然無比新鮮,無比刺激,無知倘若地下有知,是不是要氣得活轉過來?

不過公孫無知大可不必覺得自己死得很冤。一個人的運數是上天早已注定的,得誌的時候逞一己之私,異日就難免有不測之禍。

更何況,齊國的曆史舞台上還有一個比他更大牌的演員,正在等待曆史的召喚,去創造一個光耀千古的輝煌時代。公孫無知,你走得恰是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