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章 透視相通的心態:親子心理自測的方法(1 / 3)

家庭中的親子關係是怎樣的類型

導語:

在您的家庭中親子關係如何?下麵就是一個關於親子關係的測試。對每一個問題,請考慮家庭中的實際情況,在備選答案中選出最貼切的一個畫"√",選出大致相近的一個畫"〇"。

問題:

1.孩子出去玩沒在規定時間內回家時如何處理?

A。嚴厲地斥責。

B。一晚回來就擔心發生什麼事。

C。即使回來晚了也不在意。

D。根據情況不同有時嚴厲斥責有時什麼也沒說。

E。詳細尋問晚歸的理由並告訴他最好遵守時間。

2.孩子嫉妒其他兄弟姐妹時怎麼辦?

A。責備他們。

B。認為自己管教方法不好,加強反省。

C。不太在意放著不管。

D。當時特別疼被嫉妒的孩子。

E。和藹地勸解,並讓他們了解父母沒有偏心。

3.囑咐孩子做什麼事,孩子不肯時怎麼辦?

A。不管什麼事都要照父母的話做。

B。立刻聽孩子的。

C。一點都不聽孩子的解釋,馬上生氣。

D。再囑咐孩子一次。

E。詳細聽孩子的解釋,讓他們了解應該幫助父母做事。

4.當父母知道孩子做壞事時,如何教育他們?

A。直接嚴厲地道問。

B。擔心孩子不肯說實話。

C。不特別在意孩子的事。

D。當時什麼也不說,事過之後再批評孩子。

E。平靜地批評並告訴孩子做應當做的事。

5.孩子發脾氣時如何處理?

A。無理取鬧時就批評他。

B。接受孩子的要求並安慰他。

C。偶爾為之就不管他。

D。有時斥責,有時安慰,不一定。

E。拿出時間傾聽並安慰。

6.孩子有事會找父母商量嗎?

A。根據事情的內容而定。

B。多少談一點。

C。不管父母,自己做自己的事。

D。有時會,有時不會,因當時情況而異。

E。很輕鬆地商量。

7.孩子帶異性朋友回家時怎麼辦?

A。不管誰都詳細詢問。

B。擔心這樣交往好不好。

C。不管帶誰回來都不看一眼。

D。先歡迎他們然後詳細詢問。

E。歡迎他們並一起喝茶聊天。

8.孩子考試成績退步怎麼辦?

A。嚴厲地監督使孩子更用功。

B。安慰孩子並勉勵他下次考試加油。

C。覺得沒什麼,不特別擔心。

D。父母嚴厲地批評。

E。跟孩子一起做功課,並讓他再做一遍不會的題。

9.怎樣教孩子日常生活的禮儀?

A。平常生活中就告訴孩子。

B。平時很少說。

C。連自己都不在意,孩子也隨便,不管。

D。在家裏較自由,但出外一定要有禮貌。

E。父母做示範,自然孩子也一樣有禮貌。

10.孩子房間亂七八糟時怎麼辦?

A。讓孩子一個人整理。

B。最後還是自已整理。

C。在孩子整理之前就放著不管。

D。有時嚴格斥責,大致上還是會幫忙整理。

E。盡可能讓孩子一個人整理。

11.父母常跟孩子一起出去玩嗎?

A。很少一起出去玩。

B。非常疼愛孩子,經常一起出去玩。

C。很忙,幾乎不出去玩。

D。在孩子要求下休假時出去玩,但馬上感到厭煩。

E。親子為很好的遊伴。

12.孩子的功課給誰看?

A。孩子想給母親看。

B。盡可能讓家庭教師看。

C。根據孩子的意願。

D。有時父親看,有時母親看。

E。盡可能讓孩子一個人做,不懂的再問。

13.孩子想買貴的東西時怎麼辦?

A。覺得浪費,叫他們忍耐。

B。隻要孩子一撒嬌就買。

C。想要什麼大多會買。

D。開始說不買,最後還是拗不過孩子的央求。

E。仔細商量是否是必需的東西。

14.你對自己的教育方法有何看法?

A。認為較嚴格。

B。認為較溺愛。

C。認為較輕鬆。

D。認為隨著當時的氣氛而異。

E。認為很多時候了解孩子的心情。

15.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有不同的意見時?

A。配合父親的意見。

B。母親跟孩子一夥。

C。父母對孩子的教育不關心。

D。因事不同而不一定。

E。充分討論,盡量使意見一致。

A得分最高 嚴格型:

父母非常有權威,基本上是孩子絕對服從父母的意見,有時候父母即使不說話也讓孩子覺得威嚴,對孩子言行要求特別嚴格,對功課、禮貌、遊戲、看電視等的規定也特別多。從父母方麵看也許沒什麼,從孩子方麵看,會覺得父母囉唆。而且,父母令人敬畏,就容易壓抑孩子的行為,孩子表麵上很有禮貌很有規矩,卻缺乏自己積極行動的傾向。由於無法對父母撒嬌,容易造成心理不安。在青春期階段,隨著自我的發展,也會對父母的權威反感,甚至反抗。

對孩子嚴格要求是不錯的,但如果過分而束縛了孩子也不是一件好事。應注意了解孩子的情緒及要求,充分與孩子溝通,最重要的是使孩子能輕鬆地說出自己想說的話。

B得分最高 溺愛型:

溺愛型也稱過分保護型。在這樣的家庭中,父母對孩子的話言聽計從,以孩子為中心,過分照顧,過分保護,過分關愛,滿足孩子的任何願望,過分幹涉孩子的行動。孩子的依賴性強,缺乏獨立性及自主能力,即使過了青春期,也很難形成良好的獨立性。

愛護孩子並希望他們有好的發展自然不錯,但父母也不能以支配孩子的一生為樂。應注意不要過分愛護,不要過分幹涉,應有意識地培養孩子獨立自主的能力。

C得分最高 放任型:

在這樣的家庭中,父母不喜歡幹涉孩子的事,甚至讓孩子自由地做自己的事,一點也不關心,父母有父母的生活,孩子有孩子的生活。由於放任,孩子可以自由行事,物質的需要可以滿足,卻不能滿足對親情的需要。孩子無論怎樣努力也無法得到父母的關心,所以表麵上獨立性很強,跟別人相處也很好,但是,由於情緒不安定,容易受引誘而進入反社會性的小團體。

培養獨立性絕不等於放任自流,應多注意孩子的行為和心理,多關心他們,使之有指導地學會生活。

D得分最高 不一致型:

這樣家庭中的不一致表現在兩個方麵:一是父母對孩子有時嚴厲有時溺愛,如在外麵很嚴厲在家裏卻很溺愛,孩子就學會看父母臉色行事,容易形成表裏不一的性格;一是父母雙方一方非常嚴厲,一方非常溺愛,這會使孩子經常陷於不安與困惑,也容易形成不良人格,如果出了問題,父母再互相推卸責任,就更為不利了。

父母教育孩子的方式可以有差別,也應考慮不同場合不同時間,而取不同方式,但父母應注意溝通,力爭協同合作,對孩子要求始終如一,這是形成孩子良好心理和人格所必需的。

E得分最高 民主型:

在這樣的家庭中,父母一點也不會以自己的想法來強迫孩子,而是傾聽孩子的意見,充分與孩子溝通,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是以經常的關心、豐富的親情、對孩子人格的尊重和信賴為基礎的。親子互相幫助,共同解決難題。孩子在這種民主的親子關係中,形成很強的獨立性,形成爽宜、熱情、親切、誠摯的性格特征,社會適應良好,有良好的人際關係,善於和大家團結協作。這可以說是最理想的親子關係類型。

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卻少有這種理想的親子關係類型,這主要是傳統文化的影響。親子應有勇氣和共識,共同衝破傳統文化的束縛,使家庭教育多些民主化。

有兩個以上相同的高分 混合型。

上麵幾種類型都是典型的類型,在現實的家庭教育上,很少隻屬於一種典型類型,而是多屬於混合的類型,就是高分不完全相同的情況下,也能顯示這種混合型的情形。

混合型能在積極的環境中,適度地站在孩子的立場,找出最適當的親子相處的方式,以改善以往親子間曾有過的不協調,使家教健康發展。

家庭中的心理親和度如何

導語:

家人心理親和度是家庭心理氣氛的晴雨表。您家庭中的親和度怎樣?請就下麵的10個問題,想想自己家裏的實際情況,在備選答案中選擇一項適合的打"√"。當覺得無法分辨時,請選擇最相近的一項。

問題:

1.家人經常在一起玩遊戲嗎?

A。經常一起玩。

B。有時一起玩。

C。很少一起玩。

D。從來不一起玩。

2.家人經常一同出外吃飯嗎?

A。經常去。

B。有時去。

C。很少去。

D。從來不去。

3.家人一起外出旅遊嗎?

A。孩子放假時必定去。

B。暑假或過年時去。

C。至少是暑假時去。

D。幾乎從不去。

4.家人共同分擔家務嗎?

A。不管做什麼事全家人都同心協力去完成。

B。不刻意分派家務,但全家人都同心協力去完成。

C。大致上分派家務,但卻不遵守。

D。似乎所有的家務都給母親做。

5.全家人一起吃飯嗎?

A。一定全家人一起吃。

B。盡可能全家人一起吃。

C。有時會全家人一起吃。

D。大部分都各自吃。

6.和孩子一起洗澡嗎?

A。盡可能一起洗。

B。很少一起洗。

C。幾乎沒有一起洗過。

D。最好不要一起洗。

7.家人團聚嗎?

A。晚飯後一定聚在一起。

B。晚飯後盡可能聚在一起。

C。有特別話題才聚在一起。

D。不常聚在一起。

8.孩子回家後會講學校的趣事嗎?

A。即使父母不問也會自動講。

B。如果父母問就講。

C。很少講。

D。父母不問,孩子也不講。

9.晚飯後做什麼?

A。家人在一起喝茶聊天。

B。全家幫忙收拾餐桌。

C。全家看電視。

D。各自回自己的房間。

10.如何慶祝家人的生日?

A。全家高興地慶祝生日。

B。吃比平常高檔的食物。

C。不特別注意生日這件事。

D。忘記的時候比較多。

評析:

上麵各題的答案,A記4分,B記3分,C記2分,D記1分,計算所得總分,看你們家庭屬於哪種情況。

34分以上 家人心理親和度非常高:

在您的家庭裏,全家人都很團結,不管做任何事情都同心協力完成。在互不隱瞞和無所不談的氣氛中,悠閑快樂。在這種環境中長大的孩子,一定能充分發展其個性。但是,孩子隨著年齡增長,會漸漸跟父母疏遠。父母必須經常維持親子間的溝通,才可以使和諧的家庭氣氛長久地持續下去。

33~26分 家人的心理親和度很高:

您的家庭,在平常保持相當平穩的親密關係,一旦有突發事件,就能立刻更緊密地團結在一起。特別是當全家一起旅遊時,決不會出現誰脫隊的情形。在這種氣氛中,親子間的溝通也不會有障礙。但是,對家事的分擔等方麵還有待加強同心協力的態度。

25~18分 家人的心理親和度欠佳:

您的家人間有自掃門前雪的傾向,相當不容易團結在一起。如果全家人無法團結協作的話,對孩子而言,既無法感受家庭和諧的氣氛,也容易漸漸有自我中心的傾向。

17分以下 家人心理親和度非常缺乏:

您的家庭在各自為政的氣氛下,家中的每個成員都缺少向心力,同時各自又會感到很寂寞。這對孩子而言絕非和諧的氣氛。請增加全家人談話的機會,互相協助做家務,享受一同外出吃飯旅遊的樂趣,如此等等都是增加家人心理親和度,改善家庭氣氛的措施。

日常的親子溝通好不好

導語:

從日常生活中父母和兒女之間對話的情況可以測試家庭親子溝通狀況。請針對下麵的問題,考慮您家庭的實際情形,從備選答案中選擇一個打"√"。

問題:

1.起床後或睡覺前說"好好睡吧""睡得好嗎"之類的話嗎?

A。每天一定說。

B。有時說,有時不說。

C。幾乎從不說。

2.上學前孩子說'我走了',父母回答"慢慢走"一類的話嗎?

A。每天早上送孩子出門一定會說。

B。忙的時候就不說了。

C。幾乎什麼也不說就出fi了。

3.孩子放學回家時說"我回來了",父母答"你回來了"一類的話嗎?

A。父母一定會說"你回來了。"

B。忙的時候就沒有說。

C。彼此什麼話都不說孩子就進了自己房間。

4.孩子問功課時怎麼對待?

A。一定當場回答。

B。忙的時候等一下回答。

C。大部分都說去問父親。

5.吃飯時會問孩子學校發生的事嗎?

A。每天一定問。

B。有時問,有時不問。

C。因為不想說話所以不問。

6.親子吵架之後第二天情形如何?

A。第二天沒有再吵,親子間氣氛輕鬆。

B。有時第二天還在生氣。

C。繼續吵架。

7.吃飯前後說"吃飯了""吃飽了"一類的話嗎?

A。一定說。

B。有時說,有時沒說,尤其常常沒說"吃飽了"。

C。幾乎從不說。

8.孩子覺得飯好吃時會說"好吃"嗎?

A。一定很高興地說。

B。有時會說,但對不好吃的東西常說"難吃"。

C。幾乎從不說"好吃""不好吃"。

9.父母臨時有事外出時怎麼辦?

A。留張紙條說明去處。

B。拜托鄰居照顧孩子。

C。什麼都沒說就出去。

10.孩子小時候睡前講故事給他們聽嗎?

A。常講故事給他們聽。

B。有時會講。

C。幾乎從不講。

11.會注意到孩子不聽話的情形嗎?

A。總是立刻注意到。

B。有時注意到有時沒注意到,根據當時情緒而定。

C。幾乎從沒注意到。

12.孩子有事不說時,父母會注意到他神色不對嗎?

A。隻要一看臉色就知道跟平常不一樣。

B。有時會覺得臉色不一樣。

C。沒有注意到這類事情。

評析:

以上各題選A記3分,B記2分,C記1分,合計總分後便有三種狀況。

30分以上 溝通狀況良好:

這樣的家庭在日常生活中親子經常互通信息,溝通狀況非常好,以日常問候作為開端,輕鬆地對話,孩子輕鬆自在,對父母無所不談,把父母當做傾吐煩惱的對象,家庭充滿明朗舒暢的氣氛。但孩子到青春期時也許會變得不喜歡說話,父母應注意保持溝通。

29~20分 溝通狀況一般:

這樣的家庭對日常生活的問候語並不十分在意,親子間不算特別親密,孩子不會主動地找話說,當父母問話時,有時回答,有時也覺得麻煩不願回答,再追問就一句也不說了。但也不是完全缺乏溝通,隻是缺乏主動交談和暢所欲言。如果從日常生活的問候語開始,增進彼此的溝通,會使家庭更和諧更歡暢。

19分以下 溝通狀況欠佳:

這樣的家庭連日常生活中一些簡單的問候都做不到,更何況親子間的對話呢?因為溝通欠佳,父母常有"不知道孩子想什麼"的煩惱。因此,當務之急就是父母應多付出心力來關心孩子,可以從小小的一句問候語開始,開展溝通,重新密切已經疏遠的親子關係。

父母在教子中扮演了怎樣的角色

導語:

麵對下述各種情況,父母采取哪一種處理方法?請在備選答案中選出最貼切的一個打"√"。如果不太容易選擇,就選擇最相近的一個。

問題:

1.孩子做錯事時:

A。主要是父親責罵,母親袒護。

B。主要是母親責罵,父親袒護。

C。父母一起責罵。

D。幾乎都不責罵。

2.孩子說食物不好吃時:

A。父親不耐煩地說能吃就行了,母親幾乎不說話。

B。母親不耐煩地說能吃就行了,父親幾乎不說話。

C。父母都不耐煩地說能吃就行了。

D。父母幾乎都不說話。

3.孩子要求超過規定數量的零用錢時:

A。父親不理,母親偷偷地給。

B。母親不理,父親偷偷地給。

C。父母都不給。

D。父母經常滿足孩子的要求。

4.孩子考試成績不好時:

A。父親嚴厲地責備,母親鼓勵。

B。母親嚴厲地責備,父親鼓勵。

C。父母都嚴厲地責備。

D。父母都勉勵下次加油。

5.孩子回家晚了時:

A。父親嚴厲地斥責,母親袒護。

B。母親嚴厲地斥責,父親袒護。

C。父母都嚴厲地斥責。

D。父母都不斥責卻非常擔心。

6.在孩子的禮貌教育上:

A。父製很嚴格地教導,母親不常說。

B。母親很嚴格地教導,父親不常說。

C。父母都很嚴格地教導。

D。父母都不常說。

7.孩子做出不讓父母知道的事時:

A。父親嚴厲地追查,母親和顏悅色地問原因。

B。母親嚴厲地追查,父親和顏悅色地問原因。

C。父母都嚴厲地追查。

D。父母都和顏悅色地問原因。

評析:

計算一下哪項備選答案上打"√"最多,最多的就是你們家庭中父母角色形象的類型。

A最多 父嚴母慈型:

這樣的家庭中,父親非常有威嚴,全家人都覺得他令人畏懼,卻又信賴他依靠他。母親非常溫柔慈祥,對孩子十分疼愛,孩子受到父親責備時,就適時地安慰孩子,在父子之間起緩衝的作用,能安定孩子的心。像這樣父母對孩子態度的不同,並非一定是不一致,常常是父母責任分明協調合作的表現。從而,男孩子可以從父親身上學到男子氣概及剛毅精神,女孩子則可以從母親身上學到溫柔賢淑的品質。

B最多 母嚴父慈型:

這樣的家庭中,母親非常嘮叨,對孩子的什麼的事情都加幹涉,如果孩子不聽她的話就會大發雷霆。父親則不太過問孩子的事,但在與孩子的溝通上卻比母親強,常扮演了調停母子衝突的角色。這固然有可取的一麵,但父母常規的角色形象錯位,會給孩子人格發展以不好的影響。因此,母親盡可以操心多些,但父親也應來點威嚴,使父母角色扮演恰當。

C最多 父母皆嚴型:

這樣的家庭中,父母都強烈地關心孩子,都嚴格要求和管教孩子。於是會出現孩子白天不聽母親的話,父親回來後母親向父親告狀,父親又責備孩子的情況。這種家庭中,孩子平時必須非常謹慎,表麵上雖然服從父母,事實上處於非常壓抑的狀態。如果這種情緒上的壓抑長期不能緩解,以後會出現心理障礙。因此,父母以一致的態度對待孩子固然不錯,如果能由父親或母親來製造一些輕鬆的氛圍以使子女有放鬆的心情,則會更好。

D最多 父母皆慈型:

這樣的家庭中,父母都很關心孩子,很少責罵孩子,很有點現代家庭中親子有如兄弟般的關係,家庭中的活動以孩子為中心,父母都盡可能滿足孩子的需求。這樣,孩子可說是生活在幸福之中,但也容易缺乏獨立自主性,特別是因為父親也相當慈祥,男孩子很難發展男性應有的陽剛之氣,而容易有女性化人格特征。因此,父親應慈中有嚴,以便帶孩子走進男性世界,利於孩子形成恰當的性別角色特征。

父母對孩子的了解有多少

導語:

父母對孩子的應有的了解,是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實現良好的家庭教育的前提。您了解自己的孩子嗎?請不要輕率自詡。下麵是一組測試,請在符合自己情況的問題後麵打"√"。需要說明的是這些問題沒有肯定和否定的意義,它們隻是表明您對孩子是否了解,所以不用多慮,就憑直覺快速回答。

問題:

1.孩子最要好的朋友是誰?

2.孩子最喜歡的是什麼顏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