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章邯圍邯鄲(1 / 2)

列國之勢已成,現在最大的問題是要擊潰章邯主力,否則造反者一個個死無葬身之地。

項梁擁立熊心稱王之後,現在的楚國兵多將廣,未來的西楚霸王項羽、英布、蒲將軍、劉邦及其手下樊噲、曹參等一幹戰將,個個都是未來名震天下的角色。項梁率軍北上,誓要殲滅章邯。

一直攻無不克、已經掃蕩了大半個天下的章邯見楚軍主力北上,遂引兵三十萬前來,意在一舉剿滅楚軍。但沒想到,這幫楚軍和以前的楚軍完全不同,偷襲的三萬騎兵竟然中了楚軍埋伏,全軍覆沒。再戰之下,楚軍勇猛異常,竟然以少勝多,在亢父、東阿兩地連敗章邯軍。這是章邯東出鹹陽以來的首次失利,十萬奴隸軍逃亡殆盡,二十萬秦軍主力也死傷近半。

章邯退兵至定陶,急向朝廷請奏讓王離率長城軍南下。

項梁進至定陶,再次大敗章邯。

項梁大喜,下令犒賞三軍,來日西進,直搗鹹陽。

形勢開始變得對義軍有利,能連續擊敗章邯,楚國已經成為當之無愧的盟主。

然而,項梁雖然是軍事家,卻將政治家的習慣帶入到軍事行動中,未能向章邯一樣,對對手窮追猛打。政治鬥爭是妥協的藝術,但軍事鬥爭是沒有妥協的,一旦行動,必須取勝,且要讓對方無再無反手之力。項梁見到章邯連吃敗仗,遂大意起來,讓章邯有喘息機會。

將領宋義很是擔心,諫道:“章邯凶狠善戰,武信君不可大意,宜速整軍西進,乘勝擊垮章邯。”

項梁:“哈哈!章邯小兒,不過爾爾。給他時間準備,也不是我楚軍敵手。”

宋義見此,隻有幹著急的份。

很快,王離的十萬長城軍加入到章邯軍隊伍,這十萬長城軍,以騎兵為主,專擅長途奔襲、迂回作戰。章邯痛定思痛,采取各個擊破的戰術,趁項梁分兵之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將項梁的楚軍主力分割包圍,甚至連劉邦、項羽都來不及趕來相救,項梁就已兵敗於定陶,力戰身死。

楚軍主力被殲,小股部隊分頭逃命,剛剛名震天下的項梁,還不到半個月時間,就命喪沙場,諸侯瞬時又陷入險境。吸進

又輪到章邯威風了。

擊破楚軍主力之後,章邯立即回師魏國,再將臨濟團團圍住。魏王魏咎見大勢已去,遂與章邯談判,願意繳械投降,以換取臨濟滿城百姓性命。章邯允諾,魏王遂開成投降,自己把自己關在屋子裏****而亡。

章邯滅了魏國,見楚軍已不成氣候,而趙國卻在張耳、陳餘的經營下,擁立趙歇為王,勢力正在逐步擴大,成為諸侯中實力最強勁的國家,遂準備率領大軍越過大河,準備一舉剿滅趙國,再伐燕、齊、楚,平定天下。這一策略無疑是正確的,先攻擊最強的反叛勢力,再逐一收拾小股起義軍,可取到立竿見影的震懾效果。

項梁兵敗身死,楚國主力被殲,已經讓諸侯心驚膽戰,紛紛收縮防線。現在隻有趙國將防線擴至章邯軍側翼,大有突襲之意。這更堅定了章邯先破趙國的決心。

章邯大軍挾大勝之威,越過大河,以五萬騎兵突襲朱丹、張魘。朱丹、張魘雖有準備,但還是不敵,力戰之下,向東敗走。

陳餘率中軍十萬力拒章邯,三日後不支,率部退守邯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