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43年春夏之交,陰霾滿天的上午,一個身材欣長的年輕人離開魏國都城大梁,走在通往南方的官道上,偶爾緊張地回頭觀望。
大梁城剛剛經曆了一場政治地震,戰國四公子之一的魏公子信陵君去世,舉世震驚。魏王釐王驅散了前往吊唁的各國使臣,廣捕信陵君門下食客。這個年輕人就是從混亂之中剛剛逃脫的門客。
當騎兵隊衝進信陵君府邸大院的時候,他就知道事情不妙。魏王早就聽信秦國人所說的“俠者以武犯禁”那一套,對君侯貴胄招攬俠士門人的行為深為忌憚。信陵君一死,魏王一定會對信陵君的門客下手。
趁官兵還沒有嚴密合圍,他與另兩位門客翻過不高的院牆,衝進了巷道裏。
他在朋友家裏躲了三天。
“已經安排好了,你立刻混在送葬的隊伍中出城。”朋友說。
“大恩不言謝!容日後再報!”年輕人長揖。
“別談報恩,眼下活命要緊。先離開大梁城。”
他將佩劍送給了朋友,隨著送葬的隊伍出了南城門。
現在的他,一身粗麻衣,一根短棍挑著一個麻布包袱扛在肩上,看上去就像一個普通仆役。
不時有小隊騎兵從身邊馳過,所幸沒有人停下來盤問。
十七歲那年就以勇武過人成為信陵君門客,本以為將有遠大前程,可兩年後的今天,卻成為魏國的逃犯。
往哪裏逃呢?
家是早沒了,何況現在有家也不能回。兒時就記得家人早已死在一場戰亂中,全村被秦人斬盡夷平,自己命大,竟然躲在野地裏逃過一劫。
與戎人雜居、半人半獸的秦人以斬獲敵人首級多寡論軍功,而在作戰中紛紛砍殺平民腦袋充數。為掩蓋實情,往往屠滅全村。這種禽獸之國不滅,天理不容!可這個禽獸之國竟然這麼強大,強大到沒有一個諸侯國是它的對手。生為魏人,與秦國為鄰,真是倒黴透頂!
魏王也不是個好東西。若不是他解除信陵君的兵權,讓信陵君鬱鬱寡歡,信陵君哪會就這樣英年就早逝?若是信陵君還健在,自己是個最年輕的信陵君門下食客,是何等的榮耀!
據說原因竟然是魏王釐王擔心他的親弟弟信陵君會稱王!
這太可笑了,連自己的親兄弟都不相信!
老百姓都知道這是秦國使用的離間計。因為秦國懼怕信陵君。想當年,信陵君竊符救趙,大破秦軍,美名傳遍天下。四年前,秦國又大舉進攻魏國,信陵君臨危受命,率五國聯軍將秦國人趕入函穀關,再不敢踏進山東一步,讓秦國的虎狼之師變成逃命的喪家犬。信陵君沒了,魏國拿什麼抵擋秦國那幫禽獸?整個魏國還有何人有組織五國聯軍的號召力?
這真是一個昏君!
連自己的親兄弟都信不過。不就是一個王位麼?即便不做大王,退下來封個侯,也是花天酒地、萬人羨慕的日子。真不知道那些大人物們都是怎麼想的。
我沒有親兄弟,但我不會這樣猜疑自己的朋友。信陵君門下的食客們大碗喝酒、大口吃肉,從不會去計較這麼無聊的得失。隻要稍退一步,即海闊天空,皆大歡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