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聯合報仇(2 / 2)

淩毅每天無事可幹,便跟著鐵匠鋪的一幫人學打鐵。混熟了之後,淩毅才知道。這個鐵匠鋪表麵上看和普普通通的村子鐵匠鋪沒什麼區別。實際上那些擺在外麵的農具隻不過是用來掩人耳目所用。每天叮叮當當打造的都是藏在屋裏的那些兵器。

張良此人本是韓國的貴族,祖上做過韓國的國相。自秦滅韓之後,張良一夜之間從貴族公子變成了普通平民,張良的耳朵裏每天都能聽見祖先們呼喊他複國的聲音。張良的弟弟死了,他沒有安葬,而是散盡家財、遣散奴仆,在這個平平常常的村裏弄起了這個鐵匠鋪,暗中積蓄力量準備行刺皇帝。如今手下已經聚集三五十眾,各個都是不怕死的壯士。

淩毅有打石頭的基礎,力氣奇大,掄起打鐵的大錘一天都不覺得累。經他打過的刀劍,上麵的雲紋更加清晰。為了這次的刺殺,淩毅為自己專門打造了一個重達八十斤的大鐵錘。以淩毅的說法,這一錘下去便能將嬴政連同他的馬車,砸的腦漿崩裂。

除了打鐵,淩毅閑暇之時,就在鐵匠鋪的後院跟著一個從楚國來的劍士學劍。這名劍士頗不簡單,他乃是鑄劍世家,所鑄寶劍都是削鐵如泥的寶刃。他告訴淩毅,劍的訣竅不再凶狠,而在靈動。比起大錘大斧,寶劍沒有強大的分量,比起匕首、飛刀,寶劍沒有靈活的速度。寶劍的精妙之處在於長短合適,輕巧靈活。向前可殺敵於手臂開外,向後可格擋進攻。

此人不善言談,隻有說道寶劍之時,才變的滔滔不絕。淩毅一心求學,他則樂於教授,兩人便把鐵匠鋪的後院變成了教學場。此人劍法沒有花哨的招式,沒有狠命的劈砍。殺人隻在一兩招之間,這些都是他們家族幾代人從鑄劍之中摸索出來的訣竅。淩毅每每與此人對上,三招之內必敗。

淩毅多次想拜此人為師,那人隻是笑笑,搖頭道:“我們乃是世家,所有絕學皆不外傳,你若拜我為師,我便是壞了家規,死後便不能葬於祖陵,還是以朋友相稱為好!”

淩毅又問那人姓名,那人又笑笑道:“今日之朋友,他日或許便會同赴黃泉路,何必多一個牽掛,我和你隻是隨便玩耍,當不得真!”

閑暇十分,挑選鐵鋪裏最好的鐵胚,由那人親自掌錘,淩毅在一旁幫忙,兩人叮叮當當的整整忙活了三天三夜。直到第四天清晨,那人從炭火中拿一柄發著紅光的寶劍,一把抓住淩毅的手。將暗紅色寶劍塞在他的手裏。淩毅額頭上冷汗都下來了,卻不敢吭一聲。周圍的人都看著,不知道這是造出了什麼。

一股燒焦的皮肉味道,可淩毅皮膚並沒有完全燒焦,鮮血在劍身上慢慢的流淌,一條長長的印記從劍尖一直流到劍柄處。眾人看著寶劍在淩毅鮮血的滋養下,由暗紅色慢慢的變成鮮紅。直到一片火紅,那劍士才將寶劍置於水桶之內進行淬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