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2章 幫助孩子掌握考試的答題技巧(1 / 2)

家長們經常遇到孩子一考試就怯場,發揮不好的問題,而對孩子考試怯場卻束手無策。其實,考試怯場是一個比較普遍的現象,在任何有考試的場合都可能出現,在小學生中更多些。怯場是一種短暫性心理失常現象,是由於各種原因造成情緒過度緊張所致。表現為原來已經熟記的材料、熟練的動作不能重新回憶、再現或再做。嚴重者還可能出現頭暈(俗稱暈場)、目眩、心悸、惡心等症狀,結果造成考試失利。

產生怯場的生理原因,是大腦皮層中由於情緒高度緊張而出現了優勢興奮中心,這個優勢興奮中心又因為免誘導規律而使大腦皮層的其他部位產生抑製,簡單地說,就是大腦中緊張的興奮中心把其他該興奮的地方給壓抑住了。因此,解決怯場問題,關鍵在於消除幹擾性的優勢興奮中心。

孩子的過度緊張是由於過度的壓力製成的,這壓力既有外部的,也有自身的。

(1)壓力來自家長

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期望值非常高,而且把期望變成了言語、行動,不斷給孩子施加壓力:“你一定要考好,考好了有獎勵。”“考不好就是沒出息。”“父母的希望全在你身上,考不好就全完了。”“考不好,回來跟你算賬”……而且家長還在行動上重點保護即將考試的孩子,準備營養品、補腦液、高級飲料……這些言行成為有形和無形的壓力,集中到孩子腦子裏去。

(2)壓力來自學校

有些學校以及老師運用動員、成績排隊甚至倒計時方式促使學生好好念書,提高成績。對於麵臨升學考試的學生,更是雙管齊下,造成緊張氣氛。其實,這對學生的壓力是很大的。

(3)壓力來自社會

由於社會上競爭日趨激烈,各種考試成為人們的一個熱門話題。親友們見到孩子,經常會問:“書念得怎樣,考試得多少分?”而且往往鼓勵幾句:“好好念,將來考大學,當專家。”殊不知這些關切的話語,對孩子都會成為心理壓力。

如果一個孩子對這些壓力能夠正確認識,自我調控,變壓力為動力,在考場上不亂方寸,那麼,不但不會影響成績,還有可能考得比較好。

如果一個孩子本來成績就不好,而且沒有信心,對這些壓力抱無所謂態度。任誰怎麼說,我行我素,考試也不會見起色。

問題在於,有的孩子心很重,把這些“石頭”一塊一塊摞在腦子裏,而且自己給自己加壓,自我期望值也很高,但是又缺乏堅強的意誌來調控高度緊張的情緒。一到考試的時候,高度緊張的情緒就成為嚴重的幹擾源,當然考不好了。

那麼,家長應該怎樣做才能幫助孩子解決考試怯場的問題呢?看專家們給家長支的招吧。

(1)讓孩子保持平常心,要從考前複習開始

許多孩子都有這樣的經曆:在離考試還有一個星期左右,會突然發現以前記住的不少知識點都忘了。“打開書什麼都明白,合上書大腦一片空白。”於是心裏越來越焦急,越心急,越看不進書,開始了惡性循環。

這種心態是由於過分在乎考試結果,一心想取得好成績,壓力大,過於緊張所致。家長應該提前告訴孩子,若遇到這種情況,應靜下心來,不要過多地考慮考試成績的問題,還要注意勞逸結合,有計劃地安排好複習,穩步求進展。

(2)家長帶頭做好考試減壓工作

幫助孩子解決考試怯場就要從家長自身開始做起,做好減壓的工作。一方麵,家長不要在平時給孩子太多的精神壓力,不要盲目地給孩子定過高的指標,達不到就如何如何。在臨近考試時,尤其不要天天嘴不離口地談考試的事,因為你說得越多,考試時刺激孩子產生緊張情緒的信號就會越多。另一方麵,不宜在孩子考試前和考試期間,為孩子做過多的物質準備和具體服務,如買很多的營養品,像保護大熊貓似的處處服務周到,這些做法會給孩子增壓。適當改善一下飲食是可以的,不能過分。

(3)淡化考試氣氛,放鬆心情

像競技運動比賽前的放鬆、調整一樣,家長應該有意識地為孩子減壓,盡量讓孩子感到考試不過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和其他的日子一樣,其實並沒有什麼本質的不同,切不可製造出“臨戰”時草木皆兵的緊張氣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