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教授關上房門,將門反鎖住之後,長長地舒了一口氣。
他在房間裏不停地翻找,他要找到一張照片,一張發黃的老照片。
不是夾進了哪本書裏,那就是放在了相冊裏,還有可能在箱底壓著。到底在哪裏呢?到底放哪了呢?那張他們在八十年代引以為傲的照片——大學畢業照。
找到了,找到了,竟然被他放在了櫃子頂部。夏教授拍拍上麵的灰塵,上麵的人影已模糊不清,隻見輪廓。二十多年前的記憶慢慢變得清晰,恍如昨日。
那年,夏教授隻是一個剛剛考入大學的寒門學子,在上課的第一天,他便對熱情開朗大方得體的花如汐一見傾心。
花如汐,人如其名——俏麗如三春之桃,清素若九秋之菊;嫻靜猶如花照水,行動好比風扶柳;笑顏如花綻,玉音婉轉流……再美的詩也不及花如汐在夏教授的心裏的美。
可是當時的夏教授內向又自卑,連對著女孩子說話都會臉紅,他又怎麼敢上前去跟花如汐說話呢?他隻能靜靜地觀望,偷偷地想念,在暗夜裏獨自承受那份不可得的感情。
大三那年,學生會組織全校詩詞比賽,而從小熱愛詩詞歌賦的夏教授鼓起勇氣報名參加比賽,而和他一起報名的還有花如汐以及魚齊立。
過五關斬六將,決賽的那天,正好是中秋佳節。決賽的舞台上,隻剩下夏教授、花如汐、魚齊立三人。其中魚齊立是中文係的大才子,而夏教授和花如汐皆是考古係的學生。毫無疑問,冠軍亞軍季軍當會在他們三人之中產生。到底最後冠軍的桂冠會花落誰家,魚齊立都要全力以赴,不能丟了中文係的人!
最後一局,考的是自由作詩,體裁不限,七律、五言、樂府、詞都可以,但是主題必須圍繞“中秋”二字。
“聽月樓頭一陣香,吹過花夕笑語聲”當主持人念出這句詩的時候,樓下傳來一片唏噓之聲。
夏教授給了自己三年的時間,終於在這次詩詞比賽上,將深藏了三年的感情噴發而出。自此,他再無任何遺憾。
冠軍的桂冠終是落在了魚齊立的頭上。而從此,魚齊立也看上了同愛詩詞的花如汐。他的攻勢不是沉默,是勢不可擋。雖然同為寒門學子,魚齊立的性格和夏教授的性格完全不同。
很快,在魚齊立的強烈攻勢之下,花如汐淪陷,有情人執手相伴。夏教授徹底死心,但是對於花如汐的愛卻始終沒有放下。
夏教授繼續留校深造,魚齊立帶著花如汐離開,回老家做起了販魚的營生,真是浪費了兩個棟梁之才。
三年之後,夏教授已留校執教。後來他跟隨省裏成立的考古發掘隊來到了一個海邊小城。在一條小路上,他見到了三年未見的花如汐,她坐在一個魚攤前,難道他們的生意就是擺個地攤?這真不適合花如汐。曾經青春靚麗的少女,無論站在哪裏都是一道風景線,再見時她卻成為了一位持家操勞的婦女,她懷裏還抱著一個嗷嗷待哺的嬰兒。
花如汐也認出了夏教授,擠出一絲勉強的笑容。原來,這幾年他們生活的很不好,不懂生意經的魚齊立連連生意失敗,脾氣也越來越古怪。經常酗酒家暴成性,幾次想離開這個家的花如汐看到手中的嬰兒心有不忍,隻好向命運低頭妥協。
經過幾次交集,夏教授和花如汐慢慢熟識。花如汐告訴他,對他的那首詩,她曾經有過心動,可是沒有哪個女人願意等一個不主動而懦弱的男人。
原來是自己的怯懦才生生把她丟給了別人,夏教授傷心悔恨,可是這一切都已成定局……
有一天夜晚,夏教授迷迷糊糊中,聽到一陣敲門聲,他打開門,一身傷痕的花如汐站在他麵前。
“帶我走!”花如汐再也受不了了!她沒有帶上那個幾個月大的孩子,她隻會成為她的累贅。
夏教授請了假,第二天一早起來便帶上了花如汐,離開了海邊小城。這是上天在給他第二次機會,好好愛她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