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以為這隻是一個神話,現代醫學也已經證實了人類是一種具有神奇潛能的神奇動物,隻是人類很少意識到這一點而已。
現代醫學發現,每個人的大腦皮層舒展開來,都在2500平方厘米左右,每個人都有140億個左右的腦細胞。倘若每個腦細胞有工作一秒鍾的機會便死亡,一個人一生中有效工作時間才28800萬秒,即使夜以繼日,假日都用來工作,也不過10億秒。據此,生理解剖學家和心理學家都認為,最傑出的科學家,也隻不過用了大腦資源的1/10,而普通人浪費的腦潛能就更多了。
1964年前蘇聯《今日生活》載文:在正常情況下工作的人,一般隻使用了其思維能力的很小一部分。如果我們迫使自己的大腦達到其一半的工作能力,我們就可以輕而易舉地學會40種語言,也可將一本大百科全書背得滾瓜爛熟,還能夠學完數十所大學的課程。這種對人類潛能的推論現在已為人們所接受。前捷克斯洛伐克有位叫米蘭·米凱什的語言奇才,他精通40國語言,共懂116種語言。立陶宛有一位叫拉比·伊萊賈的人,隻讀一遍就能記住的書竟有200冊之多。
生活中,很多人羨慕別人的成就,卻缺乏改變自己的信心和勇氣,甘於自身的平庸,他們自卑、懶惰、安於現狀、不思進取,最終在碌碌無為中度過一生。如果我們能多給自己一點刺激,多給自己一些積極的暗示,多一點信心、勇氣、幹勁,多一分膽略和毅力,就有可能使自己身上處於休眠狀態的潛能發揮出來,創造出連自己也吃驚的成功來。
成長加油站143:如何讓自己變得更加勇敢(1)大聲宣泄法。將自己的恐懼大聲地喊出來,讓它暴露在陽光下,這樣,恐懼就不會那麼可怕了,然後告訴自己,恐懼是一種很正常的感覺,隻要正確對待,就會變得勇敢。
(2)參加拓展訓練。訓練自己的膽量的最好方法,就是在控製的情境下練習克服恐懼。參加各種實境勇敢訓練活動,是增強勇氣的最好辦法。如有一項名為“跨越空中斷橋”的訓練能很好地訓練人們克服恐懼、提高膽量的心理素質。
訓練方法:由參與者站在一處距離地麵10米左右、顫顫巍巍的木板上,參與者需要僅靠一條護腰繩索邁過眼前的斷橋,斷橋兩側的木板相距1米多。這個距離若在地麵,人們可以輕鬆地邁過,但在高空,則增加了不少難度和驚險度。參與者會擔心萬一“失足”,就會被懸於空中,因此很多參與者不敢邁步。
勇氣來自自信,行動是戰勝恐懼的最好辦法。如果參與者能成功邁過斷橋,他的興奮是用語言無法表達的,這是戰勝恐懼、挑戰自我的一個小小的勝利,將成為增強自信和勇氣的起點。
成功隻需要一點點勇氣美國內戰結束後,法國記者馬維爾去采訪林肯。他向林肯提問:“據我所知,上兩屆總統都想過廢除黑奴製度,《解放黑奴宣言》也早在他們那個時期就已草就,可是他們都沒拿起筆簽署它。請問總統先生,他們是不是想把這一偉業留下來,給您去成就英名?”
林肯微笑著回答:“可能有這個意思吧。不過,如果他們知道拿起筆需要的僅是一點勇氣,我想他們一定非常懊喪。”
馬維爾一直都沒弄明白林肯這句話的含義。直到林肯去世50年後,馬維爾才在林肯致朋友的一封信中找到答案。林肯在信中談到幼年時的一段經曆:“我父親在西雅圖有一處農場,上麵有許多石頭。正因為此,父親才得以以較低的價格買下。有一天,母親建議把上麵的石頭搬走。父親說,如果可以搬,主人就不會賣給我們了,它們是一座座小山頭,都與大山連著。有一年,父親去城裏買馬,母親帶我們在農場裏勞動。母親說,讓我們把這些礙事的東西搬走好嗎?於是我們開始挖那一塊塊石頭。不長時間,就把它們給弄走了,因為它們並不是父親想象的山頭,而是一塊塊孤零零的石塊,隻要往下挖一英尺,就可以把它們晃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