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孩子而言,心理學是一門非常重要的學問。
對人的一生而言,心理成長是一個充滿了危機和考驗的過程,除了陽光和芬芳外,也潛伏暴雨、狂風和雷電,甚至有時會威脅年輕生命的成長。是否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將決定一個孩子在長大以後能否充分發展自己、能否獲得成功、能否生活得幸福。一個心理品質欠佳或有心理障礙的人,即使知識再豐富、頭腦再聰明,也難以適應社會的需要,甚至還有在人才競爭中被淘汰的危險。
即使僅僅為應付考試,心理學對孩子也是非常有用的。中國科學院王極盛教授曾對某一年全國高考狀元進行了20個因素在高考成功中的作用的定量研究,以這些因素在高考中的作用大小排列,考生考試中的心態在高考成功中的作用排列第一位,考生考前心態在高考成功中的作用排列第二位。這項研究表明,孩子的心理素質與他的考試成績有明顯的相關性。因此,提高自身心理素質,是提高學習質量,提高考試成績的重要途徑。
一個人的成長是個漫長漸變的過程,隨著生理、心理、智力的一天天成熟,我們充分享受著成長的喜悅。同時,又必須麵對家庭、學校乃至社會等環境在內的社會適應性等諸多方麵的發展壓力,需要非常用心處理好這些發展項之間相互關係的和諧,這些便成為成長中煩惱的源頭。
喜悅和煩惱都是不可或缺的生命體驗,也正是心理成長過程中生活滋味和生命魅力的體現,因為其間蘊藏著人情緒、情感的萬千變化。心理的健康成長,除了需要陽光的關愛,也需要經過艱苦的磨礪曆程。羅曼·羅蘭曾說:“痛苦這把犁刀一方麵割破了你的心,一方麵掘出了生命的新的水源。”
煩惱雖不可避免,但並不可怕。張愛玲16歲時曾說過這樣的話:“生命是一襲華美的袍,布滿了虱子。”我們在健康生活中遇到的心理小煩惱,不過是那華美的生命之袍上的虱子而已。
當然,我們也不能任由這些“虱子”橫行,因為“虱子”雖不會危及生命,卻讓人煩惱不已,進而影響生活大計。但要清除“虱子”,靠別人幫自己,隻能是一時之勞,還需要自己學會清除“虱子”的方法,這才是趕走“虱子”,讓心理、心靈和生命都健康成長的最好選擇。
為了幫助廣大在成長中的孩子學會清除“虱子”的方法,我編寫了這本書。
本書從生理、人際交往、學習、情感等方麵詳細介紹了青少年的心理特點,告訴青少年如何察覺自己的心理問題,如何緩解不良情緒,如何糾正偏差的行為,如何抵抗心理疾病的侵襲,如何使自己在心理上成熟起來,成為一名有責任心、積極樂觀、健康向上的人。
對每個成長中的孩子來說,本書中提供的知識和閱讀內容都是十分有用的,足以解決孩子成長過程中的主要問題。認真閱讀本書,你能夠學到很多有益的東西,甚至會有一種恍然大悟的感覺。以後再遇到心靈上的困惑時,你不再驚慌失措,而是變得從容不迫。
願每一個孩子的內心都更加健康,生活也變得更加美好,這樣,我們未來的世界也將變得更加和諧,更加美滿。
這,也是我寫作本書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