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卷軸,上麵究竟寫了些什麼呢?
當時的背囊是用竹筒做的,中間掏空,放入公文密件等需要傳遞的信件,上麵用一個被稱為“檢”的木版覆蓋著,用來加密。竹筒和檢都刻著深深的凹槽,一條青色的絲繩將二者緊緊捆紮在一起。在絲繩係結的地方,用紅色的蠟泥壓住,嚴密封緘,蠟泥上還蓋有發件人的印信。
透過背囊紮口的縫隙,看不見卷軸上所寫的收件人、發件人以及文書的名稱,更不用說上麵的文字了。
當驛馬經過穀水橋時,發現日影已經稍稍偏過往常經過這橋時的地方,他不再多想,匆匆打馬急行。
行道樹的樹影從兩側飛速閃過,耳畔風聲獵獵。
當脊背上的汗水終於彙流而下,濕透了衣褲的時候,上陽宮鱗次頡比的宏偉的宮殿群漸漸在蒙蒙雲氣和藹藹樹影中顯現出來了。
驛卒繼續飛馳行進,通過幾處關卡時,他隻向熟識的守衛揮手示意,卻並不減慢速度。驛馬馳行在天津橋上,飛奔的馬蹄急促地敲擊著橋麵厚實的木板,節奏急促地輕輕的聲響被河麵上拂過的微風送到很遠很遠……
轉過最後一個彎道,高大的得勝樓進入了視野,這本來是鄭吉推行變法時所構築的最宏偉的紀念性建築,現在已經成為何洋權勢無上的象征。得勝樓的下部,是方正厚重的基石。頂上宏大的宇蓋襯托著青天,顯得異常威嚴。
魏國公府終於已經不遠了。
辛苦不堪的騎者輕輕舒了口氣,驛馬也已經力竭,他不再加鞭,任由駿馬沿著官道輕步小跑。
忽然,當他舉目看到正對大路的府門時,禁不住全身戰栗起來。
……在高大的府門正中,站立著一位身穿紅色長袍的身材魁梧的人。
他腰佩長劍,峨冠上的珠飾閃爍著光芒。身後兩側,站立著數十名威武的武士,一律金盔金甲,刀鋒凜凜。
“是公爺!……”
平時都是由小吏出府門接收驛報,今天為什麼公爺親自——
驛卒內心異常驚恐,他下意識地用手探護背上裝有驛報的背囊,還好還在。就在他暗自慶幸之時,卻無意中鬆開了韁繩。
那匹驛馬可能被武士那亮閃閃的盔甲所反射的陽光晃了下,突然一聲嘶鳴,沿著大道狂奔而來。飛蹄嗒嗒,眼看就要衝到何洋站立的地方。這時那些武士個個驚慌失措,有的出於本能向兩側躲閃,有的一步步向後麵退縮,甚至還有一個武士將手中的利刃用力擲向驚馬,那馬更加怒不可遏,奮蹄衝向人群。
隻有何洋一人佇立在原地,他絲毫不動聲色,冷眼迎向那狂奔的烈馬。
這時原先站在府門內的馮雲柔聽到外麵的動靜,趕忙跑出來看發生何事,見狀不由得高聲驚叫。說也奇怪,那馬似乎被何洋冷峻的目光所懾服,在離何洋二三步遠的地方突然停步,高聲長嘶著昂立起來。
飛揚的塵土繼續向前移動,象一團雲霧一般裹住何洋。
三五個武士手忙腳亂地撲了上去扯住馬韁。何洋卻冷冷地看著沉沉地摔在地上的驛卒。
那驛卒滿臉滿身都是汗塵和血汙,卻仍然死死抱住裝有驛報的背囊。他雖然額頭受到劇烈的撞擊,眼前一片昏黑,但卻仍然聽到了何洋厲聲的命令:
“快快呈上驛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