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你個何洋,這就要搶班奪權了!周貞心中暗罵,他正要上前說話,卻被人從旁邊拉了一下,他扭頭一看,周諒對他搖頭笑笑,示意他不要做聲。
這時王弘威站起來,說道:“啟稟太後,其實立皇太孫即位亦無不可……”“噢!王卿家此話怎講?”總算有人敢出來講話了,太後覺得有了新的依靠。
王弘威大聲說道:“先帝在顯仁宮大殿親口承認皇太孫之時,在座的列位也都親眼看見了。皇孫乃是故太子殿下親子,乃是嫡出。古禮有雲:有嫡自當立嫡。既然先帝嫡孫在,自當立太孫為帝!”
“如果立了太孫,國有幼主,強敵皆以為中原軟弱可欺,國家恐怕難以安定!”張賓不安地說道。
“隻要你們同心同德,共效死力。怎麼會懼外敵?”何洋皺眉說道。
太後連連點頭,對著逼宮的諸將說道:“你們自貪富貴,立幼孫為天子,能從命則可,不然,斷不能立。”
眾將一齊下拜,同聲說:“臣等惟命是從!自當誓死效忠皇太孫殿下!”
“好!”太後發旨了,一口氣說出一串任命:“以張賓為太傅,仍兼中書令。以尹尚為少師,權秘書監、仍兼尚書仆射。以何洋為上柱國開府儀同三司、上將軍、都督中外諸軍事。以王睿為左宿武衛將軍、兼禦營節度使。加趙羽為柱國。王弘威為右侯車騎將軍。其他官員,任職如前,不許辭職!”
張賓等連忙下跪謝恩。
“張卿家,就由你來籌備新皇登基之事吧!”老太後繼續說道。
“臣領旨!”
“你們看還有什麼任命需要宣布?”太後問道。
這時,何洋用眼睛的餘光看見了一旁下跪的周氏兄,他想了想,慢慢說道:“啟稟太後,現在西蜀寇邊,當派宗室前去鎮撫。可否以周貞為西京留守,周諒為巴漢路行軍總管。”
太後也覺得如果留二人在朝內,日久難免生出事端,還是讓其出鎮外地。另外漢王周勇治、秦王王弘策老成持重,足以壓製二人,也不怕他們翻出天去。便點頭答應了。
“好你個何洋!”周諒心中冷笑,“你以為自己大權在握,別高興得太早!”
“以後一般的事情,你們就看著處理吧!大事直接進宮向哀家稟報!”太後吩咐道。
“遵旨!”何洋等忙跪下叩頭。
退朝時,望著趾高氣昂的何洋一夥,周貞對著周諒說道:“六弟,剛才殿中何洋那副模樣,你怎麼不給他兩句,打打他的威風?”
“剛才他們人多勢重,貿然行動恐怕反被其所害!等我們計劃妥當,殺他個措手不及,看他們還能得意到什麼時候!”
“可是你我兄弟授命出鎮外地,不日定會啟程。恐怕時間不夠寬餘吧!”周貞不無擔心。
“怎麼說,也得等新皇登基大典之後再啟程吧!時間足夠了!”周諒獰笑著說道。
“六弟,還是要多加小心……”周貞囁囁地說道。
周諒撇下他走了。跟這種膽小的家夥,沒什麼好說的。
……
傍晚,何洋便一大疊奏折進宮來見太後。這些奏折,內容幾乎相同,都是希望立皇太孫即帝位的。不止是軍中諸將領、三省中樞也有不少官員也支持立皇孫。
“看來立皇太孫乃是大勢所趨啊!”太後感歎道,“阿洋啊!坐!”說完,她指著旁邊的繡墩對何洋說道。
“謝太後!”何洋謙恭地坐了上去。
“這裏沒有外人,就不要拘禮了。”太後隨意地說道,“我們姑侄二人好久沒有這樣說說話了,家裏怎麼樣了?你媳婦還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