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吉徐徐地說道:“陛下是否還為數年前那封題卷而煩心?”孝武帝卻沒有動彈。於是他將尹尚當年那篇《惡政論》原封不動地背誦起來。
當他念到“斯惡政猛於虎”時,孝武帝長歎一聲道:“鄭愛卿,務須再念下去了!”鄭吉忙停了下來,躬身行禮:“陛下!”
孝武帝說道:“朕一心想要複興大周,變法圖強,取得的累累碩果,有目共睹,為何就偏偏有人要推翻呢?”鄭吉肅然說道:“敢問陛下,誌向是什麼?”
孝武帝詫異地看著他,回答道:“強國圖霸……”
“既然如此,陛下為什麼要介懷呢?曆來行大事者不拘小節,做什麼都會有人得益、有人失益。陛下施行變法,受益者黎民百姓也,失益者世族貴族爾。他們怎麼能不嫉恨陛下呢?”
孝武帝點了點頭,鄭吉接著說道:“隻要陛下一心為國,何必管他人如何評論自己呢?”“嗯!愛卿所說有理!”
“陛下,臣有一事啟奏!”趁著孝武帝心情轉優,鄭吉將剛發生的那宗事情的原委說了一遍。
直聽得孝武帝是張目結舌,好一會兒,才將信將疑地問:“愛卿,你所說的可是真的?那《強國論》真是那人所寫出來的?”
鄭吉躬身拜倒在地說:“臣有罪,這些年來將他人之成果竊為己有。臣有貪功冒領之罪!”孝武帝說道:“哎,豈可如此說啊!若非愛卿,此人縱有經天緯地之才,恐怕也已經被朕錯殺了!愛卿啊,此等人才定要委以重用啊!”
鄭吉道:“是啊!不過陛下,此人乃吳國人!恐怕……”“古語雲:楚才晉用。如此人才他國不用,來投我大周乃是上天的恩賜。愛卿啊!”
“臣在!”
“你立刻擬旨,朕要重用於他!”孝武帝興奮地說道。
但是,鄭吉卻說道:“且慢!陛下,臣有一個想法,不知使不使得?”
不一會兒,殿內傳出孝武帝爽朗的笑聲,皇上終於高興了,使殿外的李德全高興不已,
……
翌日,聖旨下發到大理寺,詔令由掌邢部事二皇子琳為主審、掌兵部事大皇子誠、掌吏部事六皇子諒二人會審,共同審理此案,並且限期結案。
韓緝接到這封聖旨後,樂得可以與此事脫離關係。而侯英則大言不慚地說道:“何必勞煩殿下們,隻要讓侯某動刑,還怕這他們不招供?數日之內,便有結果!”
周琳稱讚道:“侯大人公忠體國,真是我大周之幸也!”說著,側身看著自己的兄弟,嘲諷道:“豈可一味護短,置朝廷顏麵何在!”這時,就見那周誠、周諒臉色微變,而侯英則獻媚說道:“殿下所言甚是!”
將三位殿下讓到內堂之後,坐定,奉上香茗。周誠說道:“本部主事梁承與尹尚是什麼關係?”侯英忙說道:“他們乃是同年的士子!”周諒不緊不慢地說道:“聽說侯大人也是那榜的士子吧!侯大人倒是處事公允啊……”話氣中暗帶嘲諷
那侯英聞聽此言,臉漲得通紅,卻又不敢發作。周琳忙幫腔說道:“為國辦案,何分親疏!侯大人如此行事,方為正事!”周諒也就不在說話了。
“好了,無須多說了!先升堂吧!”周誠開腔道。
……
不一會兒,尹尚等人批枷帶鎖地走進了大理寺正堂。由於韓緝關照獄吏要好生照料他們,倒也沒受什麼大刑。隻是身在獄中,難免有些憔悴!等他們到了大堂,抬頭一看上麵坐著三位皇子,梁承等趕忙下跪,叩了個頭,哽咽道:“殿下……”
周誠、周諒見他們這樣子,心中頓覺不忍,親自下座將他們扶起,說道:“不要怕,有小王在此,諒也不能把你們怎麼樣!”說著,眼睛直盯著侯英。侯英忙轉看他處,裝作沒看見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