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國殤(上)(2 / 3)

尹尚緊走一步,低聲問了一句:“大王來過了嗎!”侍女答道:“回長史,國主尚未前來,說下午駕臨!”說完,道個萬福便先走了。而尹尚也沒再說什麼,隻是回頭對那些將領說道:“列位將軍請!”

從偏廳到都督的寢室要穿過二進院落。尹尚在前帶路。走在冷冷清清的院落裏,不由得輕輕地發出歎息。即使是方才,這裏還是人頭攢動,官吏如梭。但是都督這一口血一吐,偌大的都督府竟變成門口羅雀的冷清之所。難道這就是人情世故、宦海沉浮嗎!?

等進了李世傑的寢室,尹尚等人見李世傑正斜靠在榻上,紛紛拱手作揖道:“尹尚見過大都督!”“鍾濟見過大都督!”“許峻見過大都督!”“末將見過大都督!”……

李世傑揮揮手,侍女們退了下去。“夫人,你也回避吧!”李世傑一向不願內眷幹預政事,凡有大事,必定囑咐夫人回避。夫人知道他的講究,起身離坐,發出幽幽的一聲歎息後走出門去了。

李世傑看了看站在榻前的這些人,這都是東吳的股肱之臣啊,一直以來都和自己朝夕相處。遇有戰事,都一起拚殺在戰場之上,做這能統一天下之夢。但是天不假年,自己恐怕是看不到這一天了。但現在有了他,就一定能幫自己完成這一心願。想到這裏不禁感到欣慰,他費勁地張開嘴,語調緩慢地說道:“列位將軍,本督看來是不行了!”

眾將一聽,悅忙跪倒在地,說道:“都督,您不能這麼說啊!您生的是小病,都督請安心養病啊!”說著,說著有些人甚至流出了眼淚。

李世傑卻緩緩地搖了搖頭,說道:“生死有命,富貴在天。諸位都是在戰場上九死一生的人,怎麼到現在還參悟不通這生死啊!都站起來吧!”說著,他淡淡地一笑,把目光對準了尹尚說道:“文淵啊!你在我幕府方三個月,但對我來說受益非淺!有道是,朝聞道,夕死可矣。看到我吳國有你這樣的英才,本督就是死也瞑目了!”說完,激動地又激烈地咳嗽起來。

尹尚趕忙替他捶著背,說道:“下官獲罪之身,為大都督所救延攬至幕府,雖然隻是三個月。但這三個月來遍覽群書,且跟著大都督精研軍務,受益頗多。下官銘記大都督的大恩大德!”說話間,眼中帶著一絲淡淡的憂傷。

李世傑搖了搖手,平息了下氣息後說道:“好了,不說這些了。你怎麼看我吳國?”聽到這,眾將紛紛看著尹尚。

尹尚知道考驗自己的時候到了,他深吸一口氣,說道:“吳國之勢,有可為?有可不為?”

“何以見得?”李世傑渾濁的聲音中透露出驚訝之色。

“其可為矣有二。一則,我吳國自先帝以來奉行對外通商之策,廣開門外的港口,現在所停泊的船便可見一斑。如此能使我國國庫十分充裕,不愁無錢無糧;二則,將士們同仇敵愾,不懼強敵,鍾離之戰便是佐證。”尹尚侃侃而談。

“那何為不可為呢?”鍾濟插話道。

“其不可為者有三!”尹尚環顧四周,說道:“一則,大王即位後,醉心於詩詞歌賦,不務國本,不理國政。如此國君,對吳國之事毫無洞察之力,對人才也是毫不渴求!徒有大都督也不重用;二則,吳國官場**奢靡之風日盛,小人橫行,趨炎附勢之人比比皆是;三則,丞相聶士成總攬朝政,此人心胸狹隘,做事單憑一己好惡,否則也不會出現韋將軍被捕之事!”說到這,他不禁恨恨地咬了咬牙齒,沉重地歎息一聲。接著,他叉幽幽地說道:“大都督,如果長此下去,吳國堪憂啊!想那北周任用鄭吉為相進行變法,銳意進取,實行削藩。等其後方完全穩固之後,定會傾全國之兵南征,那時候吳國一切就完了!”

李世傑緊緊盯著他,聽著、聽著,在眼中閃出一種奇特的光芒:“文淵啊!你的見解總是那麼獨到,這也是本督要向大王推薦你接任大都督之職的原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