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讀天下
藏界新事
京城畫廊顯現新舊交替
近日,有媒體報道今年上半年北京新增畫廊數十家,它們大部分分布在北京各大藝術區,也有的身處二環內的鬧市區,甚至還有的紮進胡同深處,獨享安逸。與此同時,受今年藝術市場整體遇冷影響,北京有不少畫廊紛紛關閉。對此,北京畫廊協會秘書長、“藝術北京”總監董夢陽認為,新舊交替是正常現象。以前的一些畫廊在經營理念上沒有考慮得很清晰,被淘汰也是件好事,新進場的一些畫廊則會引進新的理念,而優勝劣汰是所有行業的發展規律。從大趨勢來看,藝術市場一直在成長,過去二級市場發展迅速,如今逐漸呈現回落態勢,一級市場則更接近人們的消費,穩步成長是一個過程。
文物違法舉報中心成立
日前,國家文物局文物違法舉報中心在京正式揭牌,這是國家層麵首次設立的文物違法舉報中心。據介紹,文物違法舉報中心的主要職責是:受理涉及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館藏一級文物,以及涉嫌損毀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違法行為的實名舉報;調查核實受理的涉嫌違法行為;舉報信息的整理、管理、研究,提出預測預警建議。文化部部長雒樹剛表示,舉報中心要將自己定位在全國文物違法案件處理的神經中樞,對群眾舉報的案件線索、地方文物部門對於上級督辦轉辦的案件線索,要做到“事事有反饋,件件有回音”,並主動接受群眾和社會監督;對文物違法行為的發展變化趨勢作出判斷,增強遏製文物違法行為的主動性。
藝術品運輸安全成難題
近日,一則畫家狀告快遞公司的消息引發藝術圈內人士的熱議。廣州一位畫家陳某因創作的一幅油畫作品經快遞公司運送遭到破損後,將快遞公司告上法庭,要求賠償經濟損失。實際上,近年來藝術品因為運輸不到位而屢遭破壞的現象屢有發生,作為國際藝術品交易大國,中國內地藝術品運輸和保險的基礎問題一直難以解決。業內人士表示,藝術品定價難成為運輸難的關鍵。目前,沒有權威性的評估鑒定機構給多方提供一個標準,所以在鑒定、估價、認知上難以達成共識。據了解,在歐美發達國家,藝術品運輸、保險已經形成一個相對成熟的體係,相比之下,我國的藝術品市場相關基礎服務還遠未形成規模。
燕京八絕集體觸網遇冷
經常網購的收藏愛好者李先生最近在京東商城淘到了一件景泰藍筆筒,“不到500塊錢,還挺實惠。”目前,已有9家北京傳統工美企業入駐京東商城,體現燕京八絕精湛技藝的“高價格高顏值”商品是這些旗艦店的主打,然而網上的關注度卻很低。據悉,這9家北京傳統工美旗艦店在售商品琳琅滿目,大部分價格都在數千元至上萬元。不過,瀏覽網頁可以看到,這些價格不菲的工藝精品,難逃孤芳自賞的“高冷”形象,幾乎都是零成交。而從實際成交情況看,銷量靠前的商品都在1000元以下。“網上銷售隻是第一步,我們要讓大數據顯示消費者的審美偏好、價格偏好。”業內人士認為,傳統工美不能總是做老古董的擺件,結合現代審美和實用功能的設計轉型最為關鍵。
高息回購錢幣可能是圈套
近期,不少投資錢幣的收藏愛好者反映自己陷入騙局。據悉,很多文化公司超範圍經營收藏幣業務,以承諾定期高收益回購作為“定心丸”,把收藏幣以遠高出市場的價格出售給民眾,不少人在等待回購過程中遭遇公司跑路、拒絕履行承諾,想脫手卻無門路的尷尬境地。業內人士提醒收藏投資者,收藏幣像股票一樣,有升有落,要看市場行情和周圍的環境。“收藏幣由於缺乏監管,更容易被操控和炒作,價格炒高以後往往是老百姓來承擔,公司從中獲利。”另外,“有些公司並不是真正想投資收藏幣,而是本著非法集資的目的來經營。”
APP為博物館藝術項目籌錢
近日,梵蒂岡博物館宣布創建了名為Patrum的APP,旨在為藝術修複項目籌集資金。據悉,Patrum用戶可向梵蒂岡博物館的修複項目捐獻資金,最少不低於10美金。初級捐贈者將擁有“銀色讚助”頭銜。獨立資助單個修複項目的捐贈者將獲得“金色讚助”頭銜,並且可以向博物館館長發起私人對話。梵蒂岡博物館數字項目經理Juliana Biondo稱,網上籌集已成為藝術修複資金籌集的新的重要來源。“我們可用於藝術修護的資金太少了。我們希望Patrum可以為所有藝術捐贈者搭建溝通的橋梁,共同交流對藝術品的鑒賞及捐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