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生命就是一場幻覺,(1 / 3)

生命是幻覺。可是我需要你在。

-----

安妮寶貝

單位扔著一本安的,同事拿起來讀了一天,看完之後她問我,這是誰的書,我看著她一臉陰鬱,急忙搖搖頭,說,不知道.

完全沒有讓人了解的欲望,在那個場合,每個人都已經沉溺在不能拔出的現實,並且所有工作的內容都和罪惡有關,鬧市裏所有喧囂的問題隻能被選擇,生計是最重要的一項環節.理想完全是一種遭人唾棄並且不屑的幻覺.於是這樣的書籍成為標簽,它預示著你不正常的缺失.

清晰的記得裏的所有環節,喬創造的南生與和平,讀了兩遍之後才能明白的關係,南生幾乎用盡年少和年輕,也未曾圓滿的故事.線索是執拗的堅持,圍繞著一個女人的力量與手段,和一種近似於心理疾病的依賴,思念被感染成毒,眼裏失去了所有光澤,因為不被愛.於是南生看不到除了和平之外的一切美好,拒絕除了和平之外的一切召喚,堅定的錯過,堅定的尋找,沉默,暗晦,甘願被拋棄.最後一把尖刀刺進身體,還是沒能了結.

死亡在南生偏執要愛的那一刻,已經微不足道.

喬在最後出現,後來才明白,那隻是喬的一場念想.雖然那些人物也許正默默的散在每個地方,也許那就是喬自己.但總不能在現實中被發現.因為隱藏的足夠深.

愛情在沒有被徹底蹂躪之前,成為寄托,即便是幻覺,可是我需要你在.

典感的愛,可以在靜默中沒有任何聲響和要求地存在。暗中點燃的小小火焰,隻用來溫暖自己的靈魂,照亮對方的眼睛。而潔淨的愛,它也許會有盲目,猶豫,創傷,但一定不會有任何功利性的目的,也無私心,仿佛隻是為了信仰而存在。

-------安妮寶貝

後來看到許多關於對安的評論,抨擊好象總是噱頭,因為批評比讚美更讓人能得到發泄和滿足,已經失去了開始的目的.

封殺.流言.詆毀,更多的是不被介意閱讀,很多人說她的文章在模仿杜拉斯,而更多的人又在模仿安,卻總也沒有那樣平靜的陳述.陰鬱成為名詞,卻沒能看到背後渴望的日光.

安最終還是存活,很多人並不參與,所做的隻是安靜的讀完她的所有文章,然後沉沉的睡去,雖然清楚的預知第二天仍舊是平庸而墮落的生產日,生活還不夠被一本書所改變,留下的隻能是心底淡淡痕跡,最理智的抗爭是沉默.而被迂腐淪陷的那一刻,清楚的看見自己最後的堅持,也便足夠.而之所以被影響,隻是因為本身的漫無目的和做作的哀怨.

其實讀到最後的人都會懂,安寫的書,是講述道理的寓言.

一首歌。一本書。或者一個人。都是如此,喜歡過就很好。因喜歡其實並不容易。它是這樣挑剔。很直接深刻,也很無根底。並且在遇見的第一個五分鍾裏,預感就已決定一切。有刹那的電光照耀存在。那麼此後即使錯過或失落,也是應該。

------安妮寶貝

有一段時間,讀書不能選擇,倘若有足夠的時間和耐心去消遣,才能翻完最後的頁碼.能夠喜歡的書全部讀完,才發現已經很難再接受其他的書籍,而對之前所喜愛的作者又接連開始失望,於是興趣出現嚴重的畏縮.一個成功的故事,其中必然喘息著每個人的影子,講述者通過文字揭開已經被人遺忘卻仍舊真實的麵頰,用另外的姿態坦然麵對.就像一場散去的戲,劇院裏已經沒有觀眾,但座椅上還殘掛著溫度.劇終的時候,並沒喧囂熱鬧的聚攏和討論,滿滿的場地刹那又恢複之前的安靜.但每個人已經悄悄的帶走了想要的東西.這便是頗為完美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