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老了,也有意思(1 / 2)

我從未想到過我也會老。今年,我忽地感到精力不足,仿佛是該睡時,睡不著;不該睡時,又常常打盹兒。書報上的字小了,通往汽車站的路長了,別人說話聲音輕了,我走路的腳步重了。人說:這就是老了呀!

我不信。我自己定下的老的標準是:一,好回憶以往。過五關斬六將,言必稱“我們那時候”。二,說話重複。一句話翻來覆去,沒完沒了。三,極愛說自己的兒孫、學生,說起來眉飛色舞。要麼見了年輕人就拍人家肩膀,好像都是他的學生。我自以為以上三項我還未達標,心裏也從未想過年齡天天見長這個實實在在的問題。然而,不想不等於時間就此停止不動,認真一想,哎呀,我已經過了七十歲了,難怪街上的孩子叫我“爺爺”,人家沒叫錯。於是我開始承認我生理上的“錯覺”,並非一時之非,乃是“老了”的征象。

真的老了怎麼辦?因為我從未思考過這個問題,所以也一時找不到答案。我想,從前傻乎乎地過來了,今後還傻乎乎地過吧,不必為老了而憂心忡忡。至於最後那一關,反正總得過,怕也不行。眼下還不夠火候,不要為了它的不可阻擋而耽誤了眼前的快樂和自由。哲學的基本問題之一就是生與死。弄懂了死,也就明白了生。周恩來二十歲時寫過一首詩,說:“我們要努力地為著死,也努力地為著生。”我剛看到時不明白這是什麼意思,後來想明白了。他是說隻有明白為什麼而死,才能將生命化作不絕的力量,為那理想而奮鬥,麵對死亡也坦然毅然,而無懼無畏。

因此,我想我得先不懼死,才能不怕老。我已經和閻王先生打過兩次交道,他煩我,嫌我好說好笑,沒個正形。記得“文革”時候,我還披掛著“漏網右派”的彩衣,受著“革命小將”的看管。有時候我竟然忘了“此身非我有”,而自得自樂,輕聲唱起我喜歡的“資產階級”歌曲,甚至還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起來,這當然要挨批判。軍代表嚴肅地對我說:“你就是沒有老師的架子,也得有個老師的樣子。”聽得出來,他同情我,並沒有把我當“敵我矛盾”,但他不認同我的生活態度,或者從他的經驗出發,認定我之所以總是挨批判,就因為“沒有樣子”,而我們的禮儀之邦,是處處需要“樣子”的。

幾年前,我發現患了癌症,動了手術。可我的沒正形,連開刀割肉都管不住,所以閻王老子很討厭我。兩次把我踹回人間,讓我學會點樣子。實話說,我現在有了點樣子,知道什麼時候該老實坐著,什麼時候可以稍微活動活動手腳。這是我拿命換來的知識,是人過花甲方才明白的道理。當然,我還是保留了點自我,在我愛和愛我的人麵前,我依舊沒正形。沒正形是老人對閻王爺的有力武器。至於結結實實的年輕人,或者各級首長,愛怎麼評斷就怎麼評斷。我們是對付死神,又不是對付您,您生什麼氣呀!先賢說:“老要張狂,少要穩當。”這話一準兒是先賢們老了才說的。頭半句是為自己辯解,後半句是堵年輕人的嘴。其實讓我看來,無論年老年輕,都應該真誠地活著,張狂與否全憑自己的個性,和而不同,這才是好日子,死而無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