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叫賴依研。”一個長相甜美可愛女孩跟我主動打招呼,她很愛笑,笑起來眼睛彎彎的。

“你好。夢夏。”我回答道。

“我知道,你的名字好容易記住,我上周六有看到你,還有另外一個很漂亮的姐姐,我可以叫你夢夏姐姐嗎?”她甜甜地說。

我詫異她的好記性,這麼多參賽的女孩子,我似乎隻認得伊一,我第一次發現自己居然有點臉盲。

“你多大?”我問道,看上去似乎挺小的。

“我十六。”她笑著說。

“姑娘們,安靜了。”一個聲音把我們拉了回來,是一個胖胖中等身材有點年紀的女人。

“這周你們將進行一周的訓練,我是你們的聲樂輔導老師Amy,在這一周中你們將被分為2人一組,進行20強晉級賽的排練,我會協助你們選定歌曲和歌曲排練。”

我和一個叫菜佳的女孩分到了一組,她是一個土生土長的廈門人,個子和我差不多高,皮膚略黑。Amy姐為我們選了一首鄧麗君的歌,由蘇軾的水調歌頭改編而成,叫《明月幾時有》,蘇軾是我高中時期特別喜歡的一個宋代詩人,他的很多詩詞風格豪邁,特別是那首《赤壁懷古》。而這首《明月幾時有》是我特別熟悉和喜歡的其中一首,這讓我頓時信心大增。

“夢夏,你之前參加過比賽嗎?”菜佳問。

我搖了搖頭。

“你的聲音真好聽。”菜佳讚美道。

我微微笑了笑,剛才已經領教了菜佳的實力唱歌,我後來才知道她是音樂學院大四的學生。

“這是我第三次來參加這個比賽了,我今年快24了,如果今年再進不了決賽,我發過誓畢業後就老老實實的回去做一個音樂老師。”

我敬佩她的勇氣,如果是我,可能連第二次的機會都不會給自己,我習慣了做一個悲觀主義者。

很幸運,Amy姐是個特別耐心、溫和的人,她耐心地指導我們每個組員的排練,據伊一說他們組的導師是個很凶、脾氣火爆又帶點娘的男人。

一周的時間是短暫而倉促的,周五的時候我們被帶到了廈門電視台的演播廳進行彩排,輔導老師給每人分發了比賽的製服,是枚紅色印有一個卡通的唱歌大嘴的T恤。

“夢夏,緊張的時候嚐試忘掉一些想想最開心的事。”這是傑哥第一次直呼我的全名,不知道為什麼,一種幸福感又湧上了心頭,那是周六的早上,當我正準備出門前往電視台。

“嗯,加油。”我調皮開心地說道,隻有在傑哥麵前我才會像個小孩子撒嬌、哭泣。

就這樣,傑哥的一句話使我帶著一個幸福、愉悅的心情踏上了新的賽場,我似乎已忘卻了還有一場激烈的比賽正等待著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