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淺談應急預案編製中事故模擬技術應用(2 / 3)

事故模擬明確了應急救援的範圍和方法,使應急準備和應急管理有據可依、有章可循,便於演習和培訓工作的開展,減少了不必要的救援活動,提高了救援效率。

3.2可行性高。不論是企業采取什麼樣的應急預案框架結構,最終編製的應急預案都必須具備可行性。這是對應急預案最基本、最重要的要求,也是最高要求。

要提高應急預案的可行性,就需要將危險源化分等級,進行相應的事故過程模擬和應急能力評估,使模擬結果能夠有效的融入到預案內容中,使應急預案與企業的實際情況契合,提高救援活動的可行性。

同時,根據模擬分析結果細化應急預案文件中應執行的基本應急行動、步驟和標準等,使應急人員可以準確、高效的開展應急工作,而不會因突發事件而導致手足無措,甚至出現錯誤行為。這是提高應急救援預案可行性的有效手段。

3.3技術性強。高度重視科學技術在預防和應對事故中的重要作用,強調依靠科學戰勝災害,這是我國安全生產所倡導的。各級安全相關法律、法規都重視有關科學技術的研究和科技成果的利用,政府鼓勵和支持相關科學研究,積極推廣研究成果。

應急救援技術水平的提高帶來的不僅僅是事故後果及時有效的得到處理,其人員傷亡、經濟損失和社會影響的減少是巨大的潛在效應。救援技術的提高不僅僅是在相關科學的發展中,其實在事故發生前的模擬中就可以得到有效的提高。以往單純依靠眾多人力救援是行不通的,在事故中“人海戰術”往往會適得其反。合理安排,采取行之有效的救援手段可以有效提高救援技術水平。因此,正確、有效地製定救援策略,運用相關技術充分發揮技術裝備的作用,是應急行動取得良好收效的重要環節。

通過模擬分析技術充分了解事故的性質範圍,有重點的在監測、消防營救、醫療急救、人員防護、消毒清潔等環節安排相應的措施,可以有效的減小事故損失。

3.4措施有效。救援措施是否有效,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救援結果是否成功。措施易行高效是救援工作追求的目標,事故模擬分析使事故過程及其影響形象的展現在救援工作麵前,使得救援措施的采取更加具體、有效。

生產事故發生後,以往應急救援采取的措施是根據實際情況結合以往經驗判斷而決定的,而事故模擬可以準確科學的得到事故發展的程度,從而科學的決定有效的救援措施,避免了對現場認識不足帶來的無效救援活動。

在救援過程中結合之前模擬的基礎,科學、迅速地開展對事故現場及周邊區域的監測和控製,為救援活動提供科學依據,減小了以往救援活動監控範圍過大帶來的救援成本過高、反應速度慢等缺點,使對應急過程中重點區域的控製得到加強。同時,對救援現場操作人員的個人防護以及為指揮疏散範圍提供了科學依據,抑製了事故後果的擴大,減少了事故損失。

3.5防救結合。在事故模擬過程中可以有效的把防護工作和救援工作相互結合,使事故的預防應急救援以及災後重建工作緊密聯係起來,貫徹了“預防為主,預防、響應和恢複相結合”的方針。

事故應急中的救援過程是不計成本的投入人力、物力和財力。而在事故模擬技術的支持下的應急救援可以達到在保證救援效果不降低的同時有效的減少不必要的救援行為,從而為事故救援整體過程爭取寶貴的救援時間和救援力量。

4基於事故模擬的應急救援體係的局限性

編製和應用應急預案的最終目的是控製事故發生和減少事故損失,而編製、演練以及應用事故應急預案的過程,又是一個全員參與、全過程分析、全方位控製的複雜係統工程。也就是說, 應急預案是對事故的全過程進行管理,整個預案貫穿於事故發生到滅亡的整個過程中。

因此,企業要做好此項工作,需要充分發揮企業自身和全體員工的聰明才智和潛力,定期組織編寫和完善應急預案。基於事故模擬的應急預案具有針對性強、可行性高等一係列優點,可是其自身也具有缺點。

4.1複雜性。大型事故的應急救援可能涉及多個相關單位參與,分工種類繁多。各救援單位圍繞著一個總的目標,在同一區域內展開救援活動。如果在協同上出現問題,便對高效的完成任務產生了不利的影響。

組織的疏漏,協調的不利都可能導致救援的混亂局麵。由於多米諾效應在某一環節的失誤,會傳遞到最終的結果,帶來不必要的損失。對於這種參與單位多、活動複雜的大型應急救援活動,增加了事故模擬和預案的編製的工作量,也使得模擬計算複雜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