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4章 11~12個月寶貝滿周歲了(3)(1 / 3)

對於少數頑固的磨牙症,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睡前服用少量鎮靜藥,這樣可以降低大腦某些區域的興奮性,常常能取

得較好的效果。如果夜間磨牙一時無法糾

正,還可以去醫院口腔科做一個稱為磨牙矯治器的塑料牙墊,晚上睡覺時幫寶寶戴在上下牙之間,防止牙齒磨損。

上呼吸道感染

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因

上呼吸道感染是小兒最常見的疾病,是指上部呼吸道的鼻、咽和喉部以上的急性感染。臨床診斷的“急性鼻咽炎”、“急性咽炎”、“急性扁桃體炎”均統稱為上感。一年四季均可發生,冬春兩季稍多。

上呼吸道感染大部分為病毒感染所致,少數為細菌或肺炎支原體引起的。常見病毒有鼻病毒、腺病毒、柯薩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等。細菌有溶血性鏈球菌、肺炎球菌、葡萄球菌及嗜血流感杆菌等,多繼發於病毒感染,但也有病毒細菌混合感染。肺炎支原體是一種介於病毒和細菌之間的病原微生物,傳播方式為飛沫傳染。

本病有多種誘因,如營養狀況、免疫功能、疾病和環境影響等。有營養不良、先天性心髒病、佝僂病、慢性腹瀉、免疫功能低下的患兒均易發病。當氣候突然變化、沙塵天氣或大氣汙染時,患兒都會明顯增多。居住環境擁擠、潮濕悶熱、通風不良、被動吸煙等,也容易引起小兒患病。

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狀

臨床症狀輕重不一,輕者低熱、鼻塞、流涕、打噴嚏、輕咳、輕度嘔吐或腹瀉等,精神狀態良好,咽部稍紅,鼻黏膜充血水腫,分泌物增多,頷下或頸部淋巴結輕度腫大,自然病程在3?7天。

重者體溫高熱,常在39℃以上,數次給退熱藥效果也不好,有精神弱、陣咳、頭痛、嘔吐、咽痛、畏寒、乏力、食欲下降等表現,咽部充血明顯,扁桃體紅腫,可見斑點狀白色或膿性分泌物,咽後壁有淋巴濾泡,頜下淋巴結腫大壓痛。炎症還可波及鼻竇、中耳和氣管,造成鼻竇炎、中耳炎和氣管炎。

上呼吸道感染的預防

1.平時注意鍛煉身體,增加戶外活動,增強機體的抗病能力。

2.注意天氣變化,及時增減衣服,沙塵天氣盡量不要外出。

3.居室要經常通風換氣,保持適宜的溫度和濕度。

4.感冒流行季節,應少去公共場所。

5.避免與感冒患兒一起玩耍,防止交叉感染。

寶寶患病後的護理

1.保證患病期間寶寶能夠得到充分的休息,其休息環境要安靜、幹淨、舒適,室內保持通風,空氣要新鮮。

2.即使寶寶病情不嚴重,也不要帶他去公園、超市、菜市場等公共場所,那樣可能會使病情加重。

3.寶寶患了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媽媽千萬不要馬上給寶寶服用抗生素,應以清熱解毒、止咳化痰的中藥治療,服用抗生

素的治療應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

4.寶寶低熱時不建議服用退熱藥,可以采用物理降溫的方法,高熱不退要趕快帶寶寶去看醫生。

5.盡管寶寶可能會食欲不振,但仍要讓寶寶進食,以增強身體的抵抗力。

6.寶寶患病後,要讓寶寶多喝水,以補充生病時身體失去的水分。

7.待寶寶病好後,可以給他補充牛初乳,以增強寶寶的免疫力,提高其機體抗病能力。

厭食症

厭食症是小兒常見症狀,多見於1?6歲的兒童,以較長時間的食欲減退或消失為主要特征。它是一種症狀,並非一種獨立的疾病。

寶寶厭食的原因

寶寶厭食有兩種病理因素:一種是因消化道或全身性疾病影響消化功能,另一種是中樞神經係統對消化功能的調節失去平衡。引起厭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1.不良飲食習慣是主要原因,如寶寶平時吃零食太多、偏食、挑食、吃飯不定時、吃飯時看電視等。

2.飲食因素,如寶寶經常吃含有高蛋白和高糖的食品;夏季貪吃冷飲;長期低鹽飲食。

3.消化道或全身性疾病影響,如消化性潰瘍病、急慢性肝炎、慢性腹瀉、結核病、甲狀腺功能低下或腸道寄生蟲等疾病。

育兒怎樣才能增加寶寶的食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