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作訓練
大人可以抓住孩子的雙手,幫助他練習坐起來的動作,一是從俯臥位或仰臥位爬起來坐下,一是從直間狀態坐下。大人還可以把孩子扶坐在自己的膝上,或放在特別的座位裏,使他不會前後左右傾斜,保證坐姿正確。但也不要讓孩子坐的時間過長,以防脊柱彎曲。
家長扶著孩子腋下讓他站在大人腿上跳躍,或拉小兒雙手使之隨力站起試做踏步的姿勢,都能夠鍛煉小兒的骨骼和肌肉,加快動作發育。
6個月的孩子已經能夠由仰臥位翻轉成俯臥位。但電有的孩子還翻不好,家長應該助他一臂之力,使他會翻身後,家長千萬注意看好孩子,不要從床上掉下來,最好給床加上床擋。
如果孩子能熟練翻身,家長可以訓練孩子往前爬,在開始爬的時候,家長可以把一隻手頂住孩子的腳掌,使之用力蹬,這樣孩子的身體可以往前移動一點。然後,再把手換到孩子另一隻腳下,幫助他用力前進,使小兒慢慢體會向前爬的動作。發育較好的孩子很快就能夠學會爬。
為了鍛煉孩子手的活動能力,可以給他一些紙,讓他去撕,這能夠訓練他手指的靈活性。
語言訓練
6個月的孩子已經能夠咕咕發音,這時,要多和孩子談話、交談。讓孩子觀察說話時的不同口形,為以後說話打下基礎。
6個月的孩子能夠知道自己的名字,如果看他沒有反應,家長應該告訴他:“××是你的名字,這是叫你啊!”然後再叫他,如果他有反應就鼓勵他,抱抱他或親親他,反複幾次,孩子聽到叫他的名字就會有反應了。
家長要教孩子認識身體的各部位,比如和孩子一起遊戲,教他指出自己身體上的部位,告訴他:“這是手,這是腳,這是耳朵,這是鼻子……”這樣反複教他幾次後再問他:“手在哪兒?”讓他指出來。
玩具的選擇
孩子6個月之後,開始喜歡看、聽、摸、啃咬各種物體。這時,家長可為孩子提供較多的玩具。選擇玩具,要結實,不怕摔,不易碎,又不能太硬,太硬會碰壞孩子的頭和臉,玩具還必須是無毒、衛生而又不怕啃咬的。玩具也不能太小,太小他會吞下去或放進鼻孔、耳朵裏。不能給嬰兒羊毛製品的玩具。他可能會從玩具身上扯下一根毛,塞進自己嘴裏。也不要給他一串小珠子,因為孩子也許扯斷線繩吞下去幾個珠子。這些玩具都不適合給6個月的孩子玩,以免發生危險。
半歲的孩子可以玩簡單的玩具,例如:皮球、娃娃、塑料的搖鼓、大的沒有上漆的積木等。
將玩具給孩子之前,要清洗幹淨,因為6個月的小兒經常會把玩具放在嘴裏“品嚐”。另外,一次給孩子的玩具不要太多,他玩膩了,便希望給他新的。
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
家長要注意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生活要有規律,孩子的飲食、睡眠、遊戲等都應有固定的時間。生活有規律的孩子,會更健康,快樂,不愛生病,也不愛哭鬧纏人。這樣,家長能夠節省很多的精力和時間去做其他的工作和家務。
當小兒會坐之後,就要訓練他坐盆大便的習慣。最好要定時、定點坐盆,並教他用力。當小兒有大小便表示時,如突然坐立不安或用力“吭吭”的時候,就應該讓他坐盆,逐漸形成習慣,不要隨便在床上、在玩的時候大小便。
6個月的嬰兒的健身操
這個月除了堅持鞏固以前的各節健身操外,可增加一個動作。
單臂起坐運動:嬰兒仰臥兩腿伸直,家長左手扶孩子左腿,右手拇指讓孩子握住,輕輕拉起孩子。重複兩遍。
智能發育測試(6個月)
動作訓練
7個月嬰兒已能獨坐了,應該開始訓練他爬。爬是一種全身的運動,可以鍛煉孩子胸、腹、腰和上、下肢各組肌群,為今後站立做準備。爬可擴大孩子認識範圍,增加孩子的感知能力,促進心理發展,爬對孩子來說,並不是輕而易舉的事情。有些孩子不愛活動,可以在他麵前放些會動的,有趣的玩具,啟發、引逗他爬。
學習匍行會促進腦發育。家長可以采用遊戲方法訓練寶寶爬行。如讓寶寶俯臥,用兩臂支持前身,腹部著床,可用雙手推著孩子的腳底向前爬。在他前麵用玩具逗引他,並使他學會用一隻手臂支撐身體,另一隻手拿到玩具。當孩子會爬之後,就要為他爬創造條件,如:把他放在有床欄的大床裏或放在地毯上,讓他自由活動。
語言訓練
家長要注意培養孩子的觀察能力,除引導他觀察說話時的不同口形,為以後學話打基礎之外,還要讓他觀察成人的麵部表情,懂得喜、怒、哀、樂。家長在與孩子說話時,一定要臉對著孩子,使他注意到大人的麵部表情。
要經常給孩子聽優美的音樂和兒重歌曲,讓他感受音樂藝術語言,感受音樂的美,用音樂啟發孩子的智力。
教育孩子懂道理
7個月嬰兒已經知道控製自己的行為。這時,凡是他的合理要求,家長應該滿足他,而對於他的不合理要求,不論他如何哭鬧,也不能答應他。比如,他要扭動電視機的按鈕,玩電燈的開關……家長就要板起麵孔,向他擺手,嚴肅地告訴他“不行”。關鍵的不是怕電視機壞了和電燈繩斷了,而是要使孩子節製自己的行為,知道有些事可以去做,而另一些事不可以去做。家長要使孩子從小養成講道理的習慣,以免長大後成為無法無天的“小霸王”。
養成良好的飲食衛生習慣
要使孩子養成良好的飲食衛生習慣,應每天在固定的地方、位置喂孩子吃飯,給他一個良好的進食環境。在吃飯時,不要和他逗笑,不要分散他的注意力。可以讓他自己拿餅幹吃。也可以讓他拿小勺,開始學著用勺子吃東西。家長不要因為孩子吃得到處都是就堅持喂孩子。每個人都要有這個過程。但如果他隻是拿著勺子玩,而不好好吃飯,則應該收走小勺。
培養孩子的良好衛生習慣,到孩子會坐的時候,便可逐漸培養大小便坐便盆了。這時嬰兒還坐不穩,一定要由家長扶著,但坐盆的時間不能太長。開始隻是培養習慣,一般孩子不習慣,一坐盆就打挺,這時不要太勉強,但每天都要堅持讓孩子坐,這樣訓練幾次就可以了。
孩子最好用塑料的小便盆,盆邊要寬而且要光滑。這樣的便盆不管夏天還是冬天都適用。搪瓷便盆,到了冬天很涼,孩子不願坐。
7個月嬰兒的健身操
腰部運動:嬰兒仰臥兩腿伸直,家長右手攏住孩子腰部,左手按住兩腳腕部,右手用力將孩子腰部輕輕托起。托起腰部時,注意孩子的頭部不要離開床麵,用力不要過猛。智能發育測試(7個月)
分類項目測評方法通過標準大動作獨坐自如讓寶寶獨坐在床上,給其玩具能獨坐10分鍾,無需用手支撐身體扶雙手站立扶寶寶雙手腕站立扶站10秒以上精細動作拇指和其他手指配合抓起玩具寶寶坐在床上,將一塊小積木放在其手能抓到的地方能用拇指和其他四指配合抓起小積木撥弄到桌上的小丸寶寶坐位,將小丸如魚肝油膠丸,大米花等放在桌子上,鼓勵其取小丸會將所有手指彎曲把弄到小丸用一個玩具敲打另一個玩具讓寶寶手中拿一隻帶柄塑料玩具,大人示範用小勺敲擊桌麵或一塊小積木會用帶柄玩具敲擊另一個玩具認知能力找當麵藏起來的玩具當麵將一玩具藏在枕頭下麵能找到玩具會模仿拍手大人說“拍拍手”並示範會模仿拍手會認新物品大人說出寶寶物品名稱,觀察其是用眼注視還是用手指全注視或手指聽到的物品言語發出“爸爸”、“媽媽”聲音寶寶愉快時觀察他是否發出過聲音,並無所指能發這些音,但無所指聽到“爸爸”把頭轉向爸爸一方(懂“爸爸”的語意)父親站在寶寶麵前,母親問:
“爸爸呢”,觀察反應聽到“爸爸”能把頭轉向爸爸
情緒與社會行為見父母熟人要求抱觀察寶寶見到父母或其他經常照料的人時的反應主動要求抱8個月嬰兒的早期教育與訓練
動作訓練
8個月的孩子已經爬得很好了,家長應該訓練他站起來。開始先訓練他扶欄杆站立。站立是行走的基礎,隻有當孩子的肌肉和骨骼係統強壯起來,才能扶欄杆站立,並逐漸站穩。
開始,孩子站不起來時,家長不要著急,可以給他幫幫忙,但要讓他逐漸學會用力。當孩子能夠扶著欄杆站起來的時候,家長要表揚他,稱讚他,讓他反複地鍛煉,一直到能夠很熟練地一扶欄杆就站起來,並且站的很穩。
要繼續訓練孩子手的動作,如讓他把瓶蓋扣到瓶子上,把環套在棍子上,把一塊方木疊在另一塊方木上……家長可以先做示範動作,然後讓孩子模仿去做。在反複的動作中,使小兒會對不同物體和不同動作,發現物體之間的關係,促進智力發能,同時也鍛煉手的靈活性和眼的協調。
感知能力的訓練
可用多彩的玩具和孩子感興趣的物質,引導小兒去擺弄,邊玩邊看,提高感知能力。
語言訓練
教小兒把動作和相應的詞聯係起來,如說“再見”,一邊說一邊讓孩子擺手,大人也邊說“再見”邊向他擺手,使孩子把擺手的動作和再見聯係起來,逐漸懂得這個詞的意思。還可以教他拍手“歡迎”,點頭“謝謝”等。訓練他按照家長的話做出相應的動作,加深對語言的理解。
生活習慣的培養
1.大便。8個月的孩子已經能坐得很好了,每天要讓他自己坐盆大小便,在坐便的時候不要讓他吃東西,也不要讓他玩,不要坐的時間太長,大小便完後就起來。
2.按時吃和睡。如果孩子不能按時吃和睡,也不必著急,每到該吃的時候,繼續喂他吃,但不必強迫他吃;到該睡的時候仍然把他放在床上去睡。當他做得好的時候就稱讚他,長時間堅持下去,就能使孩子養成有規律的生活習慣。
培養良好的品德
不能讓嬰兒帶著玩具上床。如果每晚上床睡覺時都給孩子玩具,他或許會隻顧玩玩具而不睡覺。孩子一旦養成某種習慣,就會持續很多年,再大一點時,他可能會把更多的玩具帶到床上去。
但是在特殊的情況下,如孩子有在睡前咬被角或吸吮手指的毛病時,可給他一個玩具,幫助他改變壞習慣,這樣做的時間不能太長,一二周即可。
給8個月的嬰兒選玩具
可以給8個月的嬰兒選購塑料或橡皮狗、貓、公雞等動物玩具。一邊玩一邊向孩子講:“這是小狗,小狗‘汪汪’地叫”。以後當孩子玩到這個小狗玩具時,就會聯想到小狗的叫聲,並有了“狗”的概念。
和孩子一起做遊戲
可以和8個月的嬰兒一起玩照鏡子的遊戲抱著孩子麵對一麵大鏡子,一邊讓他看,一邊對他講:“看看這個是誰呀?這是××(孩子的名字)”。孩子開始會很奇怪,甚至到鏡子後邊去看看,以後就會逐漸明白這就是他自己。他會開始了解實物和影像的不同。
另外,還可以對鏡子做出各種表情,如微笑、大笑、皺眉、噘嘴,孩子也會模仿去做。
8個月嬰兒的健身操
腿部運動:讓寶寶成俯臥狀態,家長在孩子後麵,兩手握住其手腕部,扶著寶寶跪起,然後再扶其站直。重複兩遍。應該注意,當寶寶跪直後應該盡量讓他自己用力站起來。
給9個月小兒選玩具
可以給9個月嬰兒上些能夠拆開,又能夠再組合到一起的玩具,讓他拆了再裝,裝了再拆,他會感到有意思。但是拆開的玩具一定要足夠大,如果太小,孩子會把它放在口中吞下去或塞入耳朵和鼻孔裏,發生危險。最好給他一個收藏玩具的大盒子或籃子,這樣玩具比較容易保存。每次玩時,可以讓孩子坐在大床上或地毯上,也可以讓他坐在小桌子旁邊的小椅子上玩。讓他自己從玩具盒裏拿出玩具,玩過之後再自己放回原處,當然,在開始訓練這樣做的時候,大人要幫助他,逐漸形成習慣。再大一點兒,他就可以完全自己做了。
智力與遊戲
1.爬行拉物運動。家長可以在大床上放些玩具,引逗寶寶來回爬行。還可以用電動玩具引逗孩子捕捉。這樣,孩子爬來爬去,一會兒向前,一會反後退,可以訓練大腦指揮肌肉協調運動,擴大寶寶認識周圍世界的視野,促進大腦發育。有的專家認為,讓孩子先學會爬,再學習走,有益於孩子語言的發展。
2.拉抽屜:拿一樣寶寶喜歡的玩具,告訴他放在桌子抽屜,不要把抽屜關得太嚴,讓玩具外露一點,然後讓孩子接著開抽屜,取出喜愛的玩具。反複多次可以訓練孩子手臂的運動,理解物與物之間的相互關係,促進解決簡單問題的思維發展。
動作訓練
9個月的孩子如果已經能夠扶著木欄站得很穩了,就該訓練他扶著床杆橫著走。這看起來很簡單,實際上也很不容易,這畢竟是小兒跨出的第一步,但是必需這第一步,以後才能夠扶著床欄走來走去。開始家長可以拿著有趣的玩具在床欄的一頭來引逗孩子,孩子為了拿到玩具,就要想方設法地移動自己的身體,如果失敗了,家長要鼓勵他,如果成功了,家長要讚揚他。
本月經繼續訓練孩子手的動作。如把小棍插進孔裏,再拔出來;把玩具放在小桶裏,再倒出來,兩手同時拿玩具並將東西換手拿。鍛煉小兒同時對兩種物體做出兩種動作,手眼協調一致。還應該訓練他學用杯子喝水。
大人可以通過遊戲來訓練孩子。當著孩子的麵,讓他眼睛看著,把玩具藏起來。然後告訴他“沒了!”吸引孩子到處找,這樣可以培養他追尋和探究的興趣。
語言訓練
9個月的孩子不但要教他聽懂詞音,而且該教他聽懂詞義,家長要訓練孩子把一些詞和常用物體聯係起來,因為這時小兒雖然還不會說話,但是已經會用動作來回答大人說和話了。比如,家長可指著電燈告訴孩子說:“這是電燈”,然後再問他:“電燈在哪?”他就會轉向電燈方向,或用手指電燈,同時可能會發出聲音。這雖然還不是語言,但對小兒發音器官是一個很好的鍛煉,為模仿說話打基礎。
家長還可以聯係吃、喝、拿、給、尿、娃娃、皮球、小兔、狗等跟孩子說簡單的詞語,讓他理解並把語言和物體與動作聯係起來。
培養良好的品質
1.不要嗬斥孩子。當嬰兒要動什麼東西時,家長突然大聲嗬斥,會嚇得孩子不敢去動了,這種作法是錯誤的。這會使孩子受到驚嚇。正確的方法是告訴他為什麼不能動這東西,並且拿其的他東西代替它,比如一個玩具等。另外,經常嗬斥別人,並且吵鬧、發脾氣。因為嬰兒的模仿能力特別強,所以父母想讓孩子學好,必須言傳身教。
2.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家長在每次飯前要給孩子洗手,晚上睡覺前也要洗臉、洗手、洗屁股、洗腳,然後才能讓孩子去睡覺。
孩子在夏天要洗澡,最熱時可以每天洗兩次澡,即午睡前和晚上睡覺之前。
天氣冷了,也每星期洗一次澡,洗澡時注意室溫和水溫,動作要快,不要讓孩子受涼。
孩子的頭發要每天梳理,經常洗,因為孩子還小,所以女孩子也不要留長頭發。
9個月嬰兒的健身操
寶寶俯臥,兩肘支撐身體,家長在孩子身後雙手握住寶寶的兩隻小腿,將雙腿提起約30度,此時應讓寶寶雙手用力支撐,並向上抬頭。可鍛煉臂力和頸肌。
給10個月小兒選玩具
10個月的孩子已經開始學走路了,可以給他選購能拉著走並發出聲響的玩具,如拖拉鴨子等,以提高孩子學走路的興趣。
不能給孩子選購容易破碎或有尖銳棱角的玩具,也不要給他太重的玩具,以免受到意外傷害。更不要給他玻璃瓶、鉛筆、火柴、體溫表這類的東西當玩具,以免發生危險。
智力訓練
認圖片,訓練識別能力、記憶力、理解力。家長可以先讓寶寶看圖,再讓他看實物,經多次反複對比觀看,孩子會很快認識哪張圖片代表哪個實物。最後可以把他熟悉的幾張圖片和其他圖片混在一起,再讓他從中找出他熟悉的那幾張圖片。如果孩子做到了就要大加讚揚,以增強寶寶學習的信心。
動作訓練
10個月的孩子大部分的動作仍是爬,有時扶欄站立和橫走。身體很好的孩子,往往有獨自站立的要求,扶著欄杆站立起來之後,會稍稍鬆手,以顯示一下自己站立的能力,有時他能夠站得很穩,甚至還會不扶任何東西自己站起來。這時,家長不要去阻止他,隨他去站好了。為了訓練他獨自站立,家長可以先訓練他從蹲著站起來,再蹲下再站起來。開始可以拉他一隻手,使他借助一點力。獨立站立是小兒走的前奏。
家長要訓練孩子配合大人穿衣服、穿襪子、洗臉、洗手和擦手等動作。因為這時小兒已經能夠模仿大人動作了,手的動作也更加靈活了。
感官功能訓練
可以用各種人物及動作的色彩鮮豔的圖片,讓小兒觀看,並結合看到的東西講給他聽,這時孩子雖然說不出,但完全看的懂。
語言訓練
10個月嬰兒已經能夠聽懂成人的話了,應該教他模仿成人發音。
模仿語音是一個複雜的過程,小兒要看成人的嘴,模仿口形,要聽發音,注意過程中口形的變化,協調發音器官唇、舌、聲帶的活動,控製發聲氣流等。這麼多的環節發音差,都給發音帶來困難。家長教小兒說話時,一定要豐富,讓孩子看清成人說話時的口形、嘴的動作,加深對語言、語調的感受,區別複雜的音調,逐漸模仿成人發音。此外,還可讓孩子多聽些兒童歌曲,使他感受音樂藝術語言。
培養良好的品質
現在的獨生子女,都是父母的掌上明珠,但如果孩子有不合理要求時,家長應該拒絕他,絕不能看到他一哭一鬧,心軟了就對他讓步而遷就他。要知道遷就使孩子養成任性的習慣,越遷就,孩子越任性,長大之後就難以糾正了。比如,他玩玩具煩了,想要玩大人的眼鏡,就要明確地告訴他:“這不是玩具,不能給你玩。”不管他如何哭鬧,都不要理睬他,等他鬧過了,再和他講道理,如果家長因為他哭鬧而妥協的話,以後凡是沒有達到孩子要求,他就會更加拚命的哭鬧來達到目的。這樣放任的結果是害了孩子。
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
除了非常寒冷的天氣外,應該每天讓孩子外出堅持戶外活動,接受陽光和新鮮空氣。日光中含有紅外線,可使人全身血管擴張,感到溫暖,抵抗力增強。日光浴可以促使皮膚製造維生素D,幫助鈣、磷吸收,使骨骼長得結實,可預防和治療佝僂病。經常曬太陽,對小兒身體發育很有好處。
夏天曬太陽要注意防止中暑,不要在中午太陽最毒的時候出來。曬太陽時,給孩子戴上草帽,不要讓陽光直射頭部。冬天曬太陽時,不要給孩子捂得太嚴,也不要衣服穿得太多,影響孩子活動。
10個月嬰兒的保健操
俯臥直立運動:讓寶寶俯臥在床上,家長在其身後用雙手握住孩子兩臂肘部,輕輕扶著寶寶讓他自己用力站立起來。反複幾遍。
這一時期主要培養孩子做大動作並掌握平衡能力,通過學搖擺舞培養節奏感。
讓寶寶從在床上或扶站在床邊,打開收錄機放一節奏感較強的嬰兒音樂。大人可以用手扶著他的兩臂腋下,左右搖擺。經反複多次練習,逐漸讓他自己學會隨著音樂的節奏而擺動。
動作訓練
11個月的孩子如果已經站得很穩了,就該訓練他跨步向前走。開始,大人可以扶著他兩隻手向前走,以後再扶一隻手,逐漸過渡到鬆開手,讓他獨立跨走。如果孩子膽小,大人可以保護他,使他有安全感。開始練走時,一定要防止孩子摔倒,以使孩子減少一些恐懼心理;等他體會到走路的愉快之後,他就會大膽邁步了。
若趕上冬季,剛開始學走路的孩子,衣服不要穿得太厚,以免行動起來很不方便。孩子的鞋要輕,合適,不要太大或太小,洲練孩子走路的地方要平坦,每次訓練時間不要過長,不要太勞累。
認知訓練
給寶寶兩塊積木,一個乒乓球,教他把積木搭起來。再試把乒乓球放在第二塊積木上,但乒乓球總是會掉下來滾走,這時再給他一塊積木放在第二塊積木上,這次他成功了。這樣可訓練寶寶的觀察力和肌肉的動作,認識物體的立體感,物與物之間的關係,圓形物體可以滾動的概念。
語言訓練
對11個月的孩子,家長要給他創造說話的條件,如果孩子仍用表情或手勢、動作提出要救濟金,家長就不要理睬他,要拒絕他,使他不得不使用語言。如果小兒發音不準,要及時糾正,幫他講清楚,不要笑話他,否則他會不願或不敢再說話了。
培養孩子語言美
孩子模仿能力很強,聽見罵人的話也模仿,11個月的孩子頭腦中還沒有是非觀念,他並不知道這樣做對不對。當他第一次罵人時,家長就必須嚴肅地製止和糾正,讓他知道罵人是錯誤的。千萬不要因為孩子可愛,認為說出罵人的話也挺好玩,就慫恿他。這樣,小孩會把罵人的事當作好玩的事來幹,養成壞習慣。
11個月嬰兒的健身操
彎腰運動:孩子直立,家長在後麵一手扶住寶寶腹部,另一隻手扶著兩膝,在孩子前方放一玩具,讓孩子彎腰撿起玩具,反複幾次。
1歲孩子的發育
1歲左右的孩子,各方麵較前都有了進步,不能再隻讓孩子玩玩彩球、彩帶,搖搖嘩啷棒了。這時教育的重點應放在接觸生活實際,了解周圍環境,發展認人識物的能力、獨立行走的能力以及語言表達能力上。
1歲左右的孩子能站立了,但行走還不夠穩,這時可以給孩子買幾樣帶輪的帶響的玩具。如學步車、小推車、一拉就叫的小木鴨等,以提高孩子學走路的興趣。在這一階段孩子視野開闊了,所見到的、聽到的,接觸到的各類事物比以前增加許多,但記住的還不多,會說出來的就更少了。因此需要大人反複地教,把玩具或某種東西放在他的麵前,告訴他這個東西叫什麼,是做什麼用的,鼓勵孩子說出來。如在吃飯前把桌子放好,再擺上吃飯用具筷子、勺、碗等,教孩子認識,再結合可口的飯菜,能很快增加孩子的理解能力和記憶能力。這樣孩子學起來容易,如果拿一些很抽象的詞教孩子,沒有實物,孩子不易接受。
1歲以後,家長要幫助孩子學會認識事物,可以到動物園看看各類動物。周歲左右的孩子,對一些事物非常喜歡,不但想看,而且還想摸。家長可讓他摸摸家養的貓、兔、小鳥,但不要用動物嚇孩子。
在實際生活中還有許多知識,需要家長認真堅持教孩子學習,比如,孩子每天吃水果之前,家長可把蘋果、梨、香蕉、橘子等水果拿給孩子看,給他講其形狀、顏色、味道等,然後再給孩子吃。另外,還可以給孩子選購一些嬰兒畫冊,要內容簡單、色彩鮮豔、圖形較大的,一邊看一邊講給孩子昕,時間不能太長,一般5~10分鍾即可。在孩子學走路的過程中,免不了要摔跤,有時還把衣服弄得很髒。父母不要責怪孩子,要鼓勵孩子,讓他自己站立,不要怕,要勇敢地繼續往前走。在教孩子早說話時,不要操之過急,慢慢來,更不要哄嚇。因為學習說話並不是教得多學的多,這要靠語言中樞神經的發育逐步成熟。當然如果到了語言中樞發育成熟階段,沒有人教孩子說話,他也不會說話的,如果教孩子說話過於著急,甚至恐嚇,容易使孩子形成“口吃”。
這麼大的孩子,可以與大人玩簡單的遊戲了,孩子們都愛捉迷藏,一旦捉到,孩子高興得直叫。也可把玩具藏到不易找到的地方,讓孩子去找,他會很認真地尋覓“狗熊哪兒去了?”“汽車放在哪啦?”他會東轉轉、西瞅瞅,經過自己的努力,若找到了,會表現得極為高興,連喊帶叫。這些令孩子愉快而有趣的遊戲可以鍛煉孩子的智能和身體感覺,體驗空間的位置,這是發展空間知覺的重要方法。
1周歲的孩子,手更加靈活了,不但能拿住東西,而且還能鬆開,這也是一大進步。還能用拇指和食指準確地捏取大米花或線繩,能把一塊積木搭在另一塊積木之上,還會把小玩具塊放在小桶裏收起來。
在這一段時間,主要訓練孩子獨自站立、蹲下、邁步及走路。在冬季,室內要盡量安排出寬敞安全的流動區,注意將花盆、熱水瓶、火爐放好,注意電插孔要封好,防止碰燙著孩子,防止孩子小手放進插孔內觸電。天氣好時,最好在室外活動。
模仿訓練
模仿動物舉止與叫聲,發展語言能力興趣,鍛煉運動的平衡能力。
從動物圖片上,找到他喜歡的圖片。如小狗、小貓、小雞、小鴨、小羊等。可以給他講故事、唱兒歌。一邊講,一邊讓孩子出示圖片。
如:小雞唱歌嘰嘰嘰,
小鴨唱歌嘎嘎嘎,
小狗唱歌汪汪汪,
小羊唱歌咩咩咩,
小貓唱歌喵喵喵。
一邊說還可以一邊做動作,這樣反複遊戲後,再讓寶寶模仿動物的叫聲和動作。
滑梯運動
培養寶寶勇敢進取的精神,鍛煉平衡技巧能力。
在兒童遊樂場,找一約有成人腰高的小滑梯,大人從側麵將寶寶抱上滑梯,再扶著他從上慢慢滑下來。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寶寶就會自己玩耍了。
1歲嬰兒的健身操
跳躍運動:寶寶直立,家長雙手扶住孩子腋下,讓孩子跳躍。開始跳時,家長雙手可稍用力向上托,逐漸過渡到孩子自己跳躍。
1個月嬰兒的喂養指導
母親的飲食(為哺乳做好準備)
哺乳的母親要注意自己的飲食營養和清潔衛生,預防各種疾病。飲食方麵應多吃些既營養豐富又容易下奶的食品,如魚湯、肉湯加些青菜等。
下麵介紹一些下奶的食療方劑,供乳母參考:
1.鮮鯽魚500克,清燉,加黃酒三杯,吃魚喝湯。
2.羊肉25克,豬蹄1個,加入配料共燉,喝湯,每日1~2次,連服一周。
3.黑芝麻250克,炒後研成細末,用豬蹄湯衝服,每次16克,每日三次。
4.赤小豆250克,煮粥食。或赤小豆250克,煮湯,去豆飲湯,連服3~5日。
有的母親因怕乳房下墜,體型變化而拒絕哺乳,這樣會造成嬰兒的不適,影響孩子的發育成長。在哺乳期間,為了防止乳房下墜,母親可以用乳罩托起乳房,但不要壓迫乳頭,最好在乳罩的乳頭部剪一個洞,使乳頭得以舒展。為了保持體形,可以堅持每天做一做仰臥起坐保健操,幫助恢複腹肌,以保持體形的健美。
嬰兒的飲食
完全牛奶喂養的孩子,原來吃稀釋奶的,現在可以喂全奶了,根據孩子的食欲情況而定奶量。一般全天奶量在500~750毫升,按每天喂6次計算,每次喂75~125毫升,孩子的活動量不同,每個孩子的食量也不同,這要根據每個孩子的具體情況確定,不能強求一致。
母親平時要注意孩子的大便情況、體重增長情況、孩子的精神狀態等。人工喂養的孩子每日喂奶的時間可以安排在早5:00時,上午9:00時,中午13:00時,下午17:00時,晚上20:00時,夜間1:00時,白天在兩次喂奶中間,應加喂蔬菜水、鮮果汁水,每次25~30毫升。
孩子一般從生後第15天,開始服用魚肝油和鈣片,濃魚肝油滴劑每次1~2滴,每天3次;鈣片1~2片,每天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