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都過去不少的時間,。
然而,玄青子卻還在看著金絲玉書。
就在王竹喜的心裏,漸漸變得急躁的時候,玄青子抬起了頭。
“吳兄,好了。”玄青子長長的舒了口氣。
說著,他將金絲玉書,折疊了起來,放進了自己的背包裏。
“我的媽呀,真是累死我了。”吳明擦了擦額頭上的汗,吸了口氣說道:“這簡直比大戰一場還累。”
此時,他身上的異象已經完全消失。
他那綠色眼底的眼眸,也變得和常人無異。
“我不也一樣。”玄青子揉著發澀的雙眼,說道:“精神一直這樣高度集中,不累那才怪。”
“道長,金絲玉書上都寫了些什麼?你怎麼看了這麼長的時間?”王竹喜插話問道。
他現在的心裏,既是好奇,又是疑惑。
這金絲玉書,也就大約二十厘米長,十厘米左右寬。
即便是字體小,也就萬把多個字。
根本用不了這麼長的時間。
“金絲玉書上有一副地圖,我在背下它的時候,遇到了些麻煩。”玄青子平靜的解釋道:“所以,浪費了不少的時間。”
“地圖?”吳明眉毛一挑,很是驚奇:“這上麵,難道記載的不是楊門三王、鎮壓苗族叛亂的事?”
“是,也不是。”玄青子眼眸,目光一閃,緩緩的說道。
他這麼模棱兩可的話,使得吳明和王竹喜兩人,更加的詫異和疑惑。
“金絲玉書上,的確記載了楊門三王的事跡。”玄青子繼續說道:“但苗族的叛亂,並非曆史上所記載的那樣。”
“不一樣?”吳明先是驚疑了一聲。
接著,他便興奮的笑著說道:“難道金絲玉書上的記載,與現在正史史書裏的記載,有著驚天的大反轉?”
“反轉倒是談不上。”玄青子思索著,組織著自己的語言:“不過,苗族叛亂事件的緣由、發生、經過和結果,卻和曆史書上記載的稍有不同。”
“金絲玉書上記載,苗族叛亂,並不是整個苗族部落全部反叛。”
“而是其中的一部分苗族之民,與整個苗族部落,發生了衝突。”
“這衝突,慢慢逐漸演變升級,直至使得整個苗族,發生了大暴亂。”
“大暴亂愈演愈烈,結果就殃及了,周圍其它地方的人。”
“那這麼說來,應該是苗族周圍,被殃及魚池的人,向南宋朝廷求救,使得宋高宗派出了楊門三王,去鎮壓苗族的暴亂。”吳明摩挲著下巴,猜測道。
“吳兄,你猜錯了。”玄青子看著吳明,微微一笑。
“猜錯了?”吳明一臉錯愕,心道:“不是殃及魚池的人求救,難道還是苗族自己求救的不成?”
而這時,王竹喜皺著眉頭,帶著一臉的古怪之色,說道:“是苗族自己,向南宋朝廷求的救。”
“王兄說對了。”玄青子笑著,微微點了點頭。
既而,他又感慨的說道:“曆史的真相,往往讓人出乎意料。”
“楊門三王鎮壓苗族叛亂的事,誰又曾想,還有這樣的事實。”
玄青子的這一番慨歎,讓吳明和王竹喜,不由的點頭讚同。
這使得吳明,猛然間想到了一句話。
“要想找出,被湮沒的曆史真相,那就讓曆史再飛一會兒。”